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术研究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梅花是國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梅花 国花 学术研究

    梅花我們定爲國花,現在中國大陸老百姓也都主張以梅花作爲國花。因爲:①它是通知春季到來的花朶;②中國的特產;③象徵民族與英雄;④數千年來中國人就喜歡它的香味;⑤代表中國民族的骨氣等。但立法委員林炳森去年十一月間曾向行政院質詢,籲請爲梅花硏究訂適宜的英文名稱,俾便對外宣傳。因爲梅是道道地地土生土長的中國原生植物,不是世界性的,所以根本就沒有英文名稱,行政院新聞局把梅花的英文名稱叫做Plum Flower,譯成中文應是李花,幽默大師林語堂編著的當代漢英詞典也如此翻譯,今...

  • 文章二黃腔的來源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8期  作者:劉國杰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二黄腔 来源争议 学术研究

    大陸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的劉國杰,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即從事戲曲闖作與研究,就其課間講義,彙整編輯為《西皮二簧概論》,對二黃也有深入研究看法:

  • 文章台語與閩南語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3期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语言 台语 闽南语 学术研究

    血統、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爲構成一個民族不可或缺的條件。台語是指通行於台灣的語言,即指佔全島絕大多數人口的福佬人的語言,也就是指的閩南語。閩南語是通行於閩南一帶的語言,那是包括泉州語、漳州語、廈門語以及逸出在粤地潮州、汕頭的語言。約四百年前,世界移民潮興起,在西方則有英國淸敎徒跨越大洋,移民美洲;在東方則有閩南泉州、漳州兩地的人跨越海峽,移民台灣。於是移民的母語遂隨著移民流播到海外。海外的新天地因着風土的殊異,造成移民新的性格,新的習俗與觀念。自然這...

  • 文章粤劇歌樂近百年來的遷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陳鐵兒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粤剧 民歌 历史演变 学术研究

    粤曲本分多種,近年香港坊間出一本「粤曲大全」以爲包羅萬有?其實廣府方面通俗淸唱歌曲計有;粤謳、南音、龍舟、解心、木魚、河調、山歌、鹹水歌、送嫁曲、輓歌………。已各有不同的唱法。它像集體唱出配用音樂的有「大棚」的傀戲,歌而不舞的是八音班,「班本」屬於粤劇台詞。論淸唱的是無需音樂,觸景興懷,俯拾便是,像文人墨客吟詩唱詞一般,悠然自得,自鳴天籟,又如志士慷慨高歌,壯懷激烈,情動於中,擊壤鼓盆,未嘗不是時代心聲之作。前有唱龍舟出身的某大富人,當年在廣州沿門歌唱,...

  • 文章欣慰和感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学术研究 散文 人生感悟

    二〇〇四年下半年,我在新溫州大學同時講授《中國哲學》《中西比較文學》《紅樓夢研究》等課程,修學者四八五人,《中國哲學》課,修業的同學竟達二三八人。目前國內某些高校對于和功利無密切關係的人文學科和基礎學科敬而遠之厭學成風,相對而言,這是極為難得的。一次,我乘汽車從市區到茶山高教園區,途中遇路阻,體驗到了路阻的境況和滋味。前前後後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汽車擁擠在一起,原來所謂汽車,便是氣車——令人嘆氣生氣的車。坐在這「氣車」上,身不由己,進不得退又不能,于是不免...

  • 文章台北市閩東同鄉會計劃修纂「閩東方志」修纂「閩東方志」計劃 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台北市闽南同乡会 《闽东方志》 学术研究

    閩東地區爲福寧府屬,原乃福建省之第一行政區,嗣則改稱爲第八行政區。本年六月間,台北市閩東同鄕會理事長陳嗚鑾先生擬有修篡「閩東方志」計劃,誠盛事也,特爲刋出如右,亦冀付諸實現。

  • 文章台灣當代書法名家胡恆先生(選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9期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胡恒 书法家 人物事略 学术研究

    孫過庭「書譜」說:「楷以使轉爲形質,草以使轉爲形情。」胡教授認爲:「形質就是結構,形情是氣質。」

  • 文章伊理事長應邀參加「溫州學」學術研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本刊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温州学 学术研究 海峡两岸

    *本會伊理事長應故鄉溫州經濟研究所之邀於四月一日再度赴溫州市商洽有關「溫州學」學術研討及推廣問題,四月二日續與李所長丁富研談,並承允代為本會蒐集(購)關於溫州人及鄉土介紹書刊,以充實本會圖書資料,籍供來會鄉親與青年子弟參閱,午後該所胡主任及賴先生驅車陪同遊覽樂清北雁蕩山大龍湫並觀賞夜景,四月三日由盧副所長陪同遊覽江心嶼,參訪江心寺及東西雙塔,印證本會會歌所頌「三江水、兩雁峰、江心雙塔」及會旗會徽圖案之傳神可觀,備感貼切。*四月四日伊理事長由溫州市台辦聯絡處...

  • 文章文字畫硏究自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文字画 作者回忆 学术研究

    我初來臺灣那幾年,常到臺北拜訪鄕前輩董彥堂先生請敎。彥老硏究甲骨文字,而且並以善書甲骨文字蜚聲藝壇。有時彥老給我寫,我給彥老畫,燈前揮毫,樂不可言。從那時起,我對於古文字便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也蒐集硏究金石文字的書。於茶餘飯後,閱覽欣賞。我每當聚精會神玩味商周金文和殷墟甲骨文的時候,便不自覺的會讚賞它結構之美和線劃之樸。因此、我便下定決心,要把象形字從實用的符號裡解放出來。不但恢復其本來的面目,並且更賦予它詩的意境,重新組合爲簡單、樸拙、有生命、有趣味...

  • 文章國父名言其來有自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孙中山 名言出处 思想著作 学术研究

    國父早年在香港西醫書院求學時,課暇嗜讀達爾文《進化論》,他所創發的《三一民主義》深深烙印有達氏的思想。但他後來對克魯泡特金的《互助論》深表贊同,尤為折服!清末民初,國事如麻,歐風美雨,交迫而至。青年愛國心切,醉心進化論者多。時有一位革命將領曾以「優勝劣敗,物競天擇」的達氏名言,懇請國父賜書留念。不久,他應邀到國父的書房取字時,一看,國父另書寫了「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八個大字取代。這位將領甚有感悟,他就是後來國父的革命志業的繼承者先總統蔣中正先生。國父學貫...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