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共内战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桂林奔命到小董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周覺民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军民撤退 奔命小董

    一、揮不去離愁别緒民國三十八夫十一月十六日,我到桂林高中辦理離校手續後,到唐國華家裡幫他整理行李便回家,吿訴媽今夜要住在皇城省政府內。於是提前晩餐,媽特別蒸了一盤香腸。平時見有肉食便不相讓的弟弟妹妹們,都客氣起來要我多吃,我心中一酸,幾乎掉下眼淚來。媽只是望著我要我多保重,常寫信回來。只有小妹國英正學走路,不知離愁。我勉強塞下兩碗飯,便在黃昏中悲痛的向家人吿別,並期許最多像第一次離家一樣四年後再見。誰知這一別竟長達四十一年後才相見。離開家門便到小唐家裡,...

  • 文章懷念救命恩人 濟寧城中醫師李老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王敬軒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李老先生 救命恩人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近閱山東文獻第八卷第三期,陳子雷鄕長之大作「晚淸文風鼎盛之濟寧孫氏三先」,因而憶起救命恩人——濟寧中醫師李老先生(忘其大名)——。筆者係抗戰末期自家鄕——臨沂縣——奔向後方,卽皖北阜陽,考取山東省立第二臨時中學的流亡學生。至民國三十四年八月抗戰勝利,山東省政府復員濟南。吾校原預訂第二批復員山東,但因抗戰勝利後不久,**繼之叛亂,爲阻撓我政府復員接收,到處破壞交通,並向我政府派遣之接收人員曁軍隊襲擊,致使各鐵公路交通線中斷,津浦鐵路被破壞尤甚,故吾校被迫滯留...

  • 文章回歸長安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石臨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个人回忆 逃亡台湾 回乡探亲

    重回長安,忽忽一個多月,每日走在西關大道上,俯首低迴,離開長安已五十五個年頭了。那年離開是跟著駐西稍門機場的空軍三供處走的,距離西安淪陷一九四九年五月二〇日還不到半年光景,先是逃到了漢中,在那裡過了四九年的春節,於端午節那天又逃到了成都。蘭州淪陷前已向原三供處自請遣散離處,後因種種原因又自請歸隊,於同年十一月初離開了祖國大陸,於五〇年元月十八日才輾轉到了台灣。五十多年了,想起來眞像是做了一場夢。仔細回憶一下,當時的情形,猶歷歷如昨,一九四八年冬,西安吃緊...

  • 文章古稀囘憶錄(十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周覺民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个人回忆 国共内战 求学经历

    「前文摘要:回桂林团聚主意既定,便准备暑假起程。由重庆乘江轮沿长江到汉口,再由武昌改乘火车经衡阳回桂林。虽和家人团聚,而爹却至江西履新。我凭自己努力以插班考进桂林中学高中二年级。未久爹在经费上又遭受诬告被撤职,才回桂林见面,但家中已显穷困。爹将仅有余钱购一袋地(没有自由出入的土地)建木屋,先解决住的问题。这时期,国共内战越来越不利国军,共军渡过长江,共分三路向华东、华中及西南进攻、华中长官公署司令官白崇禧将军,原在湖南设下口袋战术,无奈守军不是投降便是

  • 文章永遠的感動、難忘的記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加拿大 李銘(謝又新)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求学经历 武汉大学 人物自述

    師恩重如山,學友厚仁義,他鄉蒙扶助,萍水情誼重,是我這一生最為感動難忘的記憶。我生逢戰亂、憂患重重,幸遇貴人,始有今日。多少感恩和自省,總是點點滴滴常在心頭。如今因年事已高,時不我與。且爭朝夕,抱病憶往——一九四七年夏,我畢業於湖北省隨縣三高,炎夏三伏,驕陽似火,我與資山鎮上的楊德華表姑結伴赴省城武漢趕考,自隨縣澴潭鎮乘運小麥的商家小船,上曬下蒸,趴在船中兩夜三天,到漢川改搭汽划子到達漢陽碼頭,再搭過江輪渡,去武昌乘馬車直奔珞珈山武漢大學,去女生宿舍「白...

  • 文章團結才能美名千古留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国共内战 时代悲剧 团结 两岸关系

    一九四九国共内战,家鄕烽火满天,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第一线之军人,从此走上了人生奋斗之战场,经过多少的惊涛骇浪,受尽多少辛酸!这是时代所赐予,一切只有忍受!在这个时代里,我读过一篇亲情在宿昔的短篇文章「梦见妈妈」。就是我们大家心情的写照,我深深的还记得:「我的妈妈正抚着我的额角悲泣,猛然一声砲响,把我从梦中惊醒!妈妈呀!妳刚才为什么那样的悽苦?那样的哀伤?莫不是在这个风烛残年的寒冬惦念著天涯飘泊的爱儿!妈妈儿此时听到的是枪声断续,战马长嘶,寒村犬吠

  • 文章相思寄雁投無處——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罔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国共内战 探亲互通 忆恋人 书信

    YC:一九四九年歲暮—十二月廿日,時局風聲鶴唳,迫使我們在上金碼頭分手,不覺已足足四十年,對整個人生來說,四十年該是多麼漫長和幽遠的一段歲月。龍州,這個古樸偏遠的山域,我雖然只是停留了將近三百多個日子,在數十年浪跡生涯中,也只是短暫的一剎那而已。但造化弄人,它卻給我留下一串串難以抹去的掛念與依戀。那夜,寒月扁舟,左江水冷。你堅持要在爲我送行特別雇來的那條小漁船上陪我一夜,翌日凌晨才讓我跟著「督辦公署」的船隊南下寧明。其時,我因爲憂國亡家,前途吉凶難料,內心...

  • 文章一位小人物的傳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魯弓長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熊和庭 军阀混战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人物生平

    小人物魯 弓長敬述一、先從解題説起一個人來到人世間,匆匆數十年,在歷史的長流中來說,僅如花開花落月圓月缺,似一眨眼之瞬時耳。談什麼大小,比什麼得失。可是對國家社會眞正有成就有供獻者又當別論。或學術造詣突破前人,或技術發明石破天驚。或生前眞正功在國家,或道德典型一代。自然都應不折不扣的列爲大人物。這樣等級的大人物,一個時代中實際上屈指可數。至於生前當過大官,發過大財,或巧取得志,或豪奪奏功,在世俗的眼光中,也看成是大人物。實際在歷史洪流中一衡量,他們是上不...

  • 文章衞濱人話生平(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丁一塵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国共内战 儿女琐记 人生经历

    十一三十七年九月間,東北局勢日非,華北五省成立剿匪總部,由傅作義出任總司令,中央將華北五省軍政大權悉付傅作義,傅乃一鹵莽滅裂之軍人,上官以副總司令代表傅到中央述職,我隨往,參謀總長顧祝同先生,深知上官才智超羣,擬薦其接任山東主席,上官爲報其盛意,答應先到山東看看,再作決定,遂携我飛往濟南,住城防司令李杏村將軍家(李與上官爲保定同期同學),在濟南三日,王主席曾召集所屬向上官先生簡報敵我態勢,上官洞悉局面已無挽回可能。卽飛回上海,他到廬山處理產業,我一人先飛...

  • 文章由剝而復·内戰憾恨將過去 建立互信共為百姓謀幸福 中華民族終於苦盡甘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作者:陳履安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国共内战 政治局势 两岸互信

    當一甲子後,撫今追昔,相信海峽兩岸的同胞,應該都會深切的期望與衷心祝願,以往內戰的憾恨,一切將隨之過去,繼之而來的是和平鐘聲響起,中華民族終於苦盡甘來。六十年來,國民黨在變,共產黨也在變。從堅持蘇維埃國際,到標舉建立中國特色;從階級鬥爭,到和諧社會;從無產階級專政,推進到以人為本;從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到強調和平發展,關心環保;從不要褲子,也要原子,到聲明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這一切看似默默,實際是天翻地覆的變化;行之平穩,實際需要...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