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友情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濃郁的鄕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4期  作者:廣春樓主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乡友情谊 诗作

    從右到左:前排吳克英老師、藍萼公、郭盛老。後排藍紹華、藍占傑、藍仁昌、范欽高、詹邦畿、朱晉韶、劉應濤、吳克勇。(藍占柱攝)有朋自遠方來情誼深厚而正在惦念著的老友,又從天外飛來,心中歡樂,其樂何如?睽違四十多年的同窗,卻在彼此垂暮之年,突然重急於客地,心中驚喜,其喜何如?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老夫子所用的這個「悅」字,頗是傳神,亦最能表達此時的心境。十一月中旬,虎公一些老校友,與來自星馬的藍仁昌、朱晉韶兩位學長聚首於台北,開懷暢飮,歡然敍舊,...

  • 文章我的畫家朋友——封奇蒼先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張興渠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封奇苍 往事回忆 朋友情谊

    我與封奇蒼兄交往的過程,已蒙蒼兄撰文刊登於貴刊〈我所認識的張興渠〉一文中。其實在一九四八年那年,正是烽煙四起,戰亂頻仍之際,我與封奇蒼都在鎭江讀高中,雖不是同一所學校,但兩校相距不遠,時相過從,交誼益篤。奇蒼兄天資聰敏過人,寫就一手好書法,每一用筆,滿目生輝,人見人愛。他古典文學根基深厚,有一次,他與我聯句背誦晏凡道的〈臨江仙〉,他背一句,我就接下一句,他背道:「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宇羅衣......」我接道:「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此情此...

  • 文章回眸五華故鄉情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4期  作者:張杞芳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乡情 友情 离乡经过 返乡祭祖

    政协主席徐可仍,台辨主任何超华,政协副主席兼统战部长赖定环等领导们都曾接待过笔者。三十年前五华的家乡十分落后,经济条件也非常困难,梅林镇到海北的村道,机车几乎无法行走,经村委会干部要求,我出资伍万元建了一条从琴口到梅北增坑村道,路名由村委会决定为”思乡路”梅北小学也兴建了”杞芳教学楼”前些年因村道两座桥被大水冲坏,我用两个儿子的名义捐出三万人民币重新改建完成,对家乡的事情身在台湾的我,总是有些关心和感念。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把友情升华到亲情

  • 文章革命老人嶺南才彥梁均默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黎晉偉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三研会 梁实秋 友情 人物追忆 梁寒操

    也是「机关学校化」的热心倡导者。梁先生很笃于友情,更乐于奖掖后进,我也算是受他奖掖的一人。记得抗战时,有一位本党同志廖平子,广东顺德人,工诗善书,不求闻达,香港沦陷后避居澳门,衣食不继,要写自己诗作卖字为生,后来辗转到了曲江,一病而死,中山大学敎授黄尊生是他的友好,写了几首五言律诗哀悼他,并寄给梁先生,时我尙任职中央周刋,梁先生写了一封信给我,对廖平子的淸高耿介,称许备至,要我无论如何也设法把黄尊生的诗刋出,作为本党忠贞同志的典范,我将他的原函请示陶百川社长

  • 文章感恩——七十八残叟回顾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0期  作者:李謙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人生回忆 亲恩 师恩 友情恩谊 事业成就

    二十四期的同学数十人,奉国防令调回宪令部经历连长指挥官等职务,七十七年以少将主任限龄退伍,校长罗中将治校严谨,更具爱心关怀师生,我侥幸忝列门墙,蒙受教诲,且特准我等头上有疤痕之同学,受训后期不必剃光头,改蓄发受训,免因仪容有瑕疵而遭受退训,师恩天高地厚,没齿难忘。其三—友情恩谊。民国四十二年六月十六日校庆当天,本(二十四)期毕业后,我分发母校预备军官班第二期第十四中队任少尉教育班长,班内有黄姓学生为省立台南工学院化工系毕业,受训期间,其父病逝,且家境清寒,经

  • 文章兩岸校友 意摯情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呂達階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返乡之旅 乡音乡情 校友情深

    我们将热情接待,提供方便。」这一席话,说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餐叙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继续进行,大家的兴致越来越浓,校友会常务副秘书长孙志俊先生即兴拉起了小提琴,邀请一九五〇届校友袁玉英女士唱起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渔家女》及抗日歌曲《松花江上》,大家高声附和。陈汝煦鄕长与女公子陈余铭女士也即席唱起了《小城故事多》、《阿里山的姑娘》等台湾歌曲。此刻,琴声、歌声、欢笑声在室内荡漾,鄕情、友情、同学情在胸中燃烧,进入了高潮。最后,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祝润之先生

  • 文章憶見歡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田廕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亲情 同学情 友情 格律诗

    一、庚午之秋有從弟庚自上海來一、别朐陽四十年,啓關狂喜認從前,眉頤尙現兒童秀,慷慨猶承伯父賢。情摯毋庸恭客套,家常不受禮拘牽,驪歌但怕明朝唱,把酒三更月滿天。二、辛未初冬有海師老同學楊少仁自山東來讓座車廂邂逅逢,稱名握手憶華容,三年談笑情猶在,册載沉浮信不通。别去臨沂攻水利,退歸東海探親朋,人生相會何匆促,站站停停一刻鐘。三、壬申仲秋有朋子方自台灣來新浦提前訪老彭,安排時地兩相逢,松風細語迎嘉客,橋水流光照落鴻。執手凝眸情摯洽,傾心話舊意朦朧,文人墨士港...

  • 文章深山中的友情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9期  作者:連麗鐘  出版时间:1994-01-20
    关键字: 滋根行动 深山友情 活动感受 中华滋根协会

    本文原刊於中華滋根協會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出版之「滋根會訊」第六期承協會惠允轉載,謹致謝忱。—編者

  • 文章詩二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陳拙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人生感悟 友情 海峡两岸 格律诗

    一、无题一声呼老拙,两眼漾清泉[1],把臂知君健,倾谈品味甜[2],发鬓全飞白,鄕音半改弦[3],嘴角眉梢处,四十五年前[4]。二、夜宴仲衡诸老友月潭灌水两相溶,阿里云台一色峰,故地故人说故事,鄕情鄕菜伴鄕醇,欢声笑语还年少,琴韵歌喉着意浓,祝福海隅诸伉俪,人生幸会是重逢。[1] 四月二十日晚,仲衡探亲抵家,相见未识,竟向我自报姓名,后认出乃呼「老拙」。「老友相见不相识」,令人眼底发烫。[2] 前些年书信中,知仲衡健康状况较差,今几番把臂

  • 文章致胡濟生先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周振熙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赠诗友人 胡济生 诗歌写作 朋友情谊

    一、丹心甘苦入詩中,指點江山效放翁;皓首吟哦尋句樂,驅歌盛世頌英雄。二、取奶吳家喜識荆,愧言耄耋學哦吟;鐵鞋踏破尋詩友,騷客胡公卻有情。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