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阳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乡梆子戏老词片断(四)——南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鴻言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梆子戏 老词片段 南阳关

    伍云昭唱:西门外放罢了三声炮。伍云昭我上了马鞍桥。(使腔转快板)是方才小伍保一声报,韩擒虎兴兵来到了。他那里来意我知晓,领人马把我的南阳勦。扭转回头叫伍保,少爷有话听分晓。你只把挡箭牌城头吊,谨防敌人的箭翎雕。伍保儿领少爷上城道,我站在城楼上把兵瞧。那一个是大将来把话表,再莫要七言八语乱吵吵。韩擒虎唱二八板:我观年侄面不老,莫非是眼花耳聋了。韩擒虎我是你伯父来到,领人马来把年侄瞧。伍云昭唱一鼓二锣:一听说韩伯父你来到,伍云昭在城头把手操,一问安二问好,问

  • 文章南阳的戏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南阳 戏曲 河南梆子 河南坠子

    南阳城内仅「大华戏院」一所,鄕下并无戏院之建立。凡庙会、丰收、祭祀、演戏,均系临时搭建戏台,请流动戏班演唱,通常演唱三天。敬神戏均属正规戏,如梆子、越调、二簧等,谓之大戏。他如曲子戏素有「淫曲浪调」之称,故不能用于敬神演唱。河南梆子原为秦腔别支,因地城影响,其间亦有区分。其一为豫东调,即所谓开封调,自名伶陈素眞出,由樊粹庭扶持,改良唱腔,编写剧本,演出新剧,甚为观众所喜爱,风行西北、西南各地。其二为豫西调,即洛阳调,伶人以常香玉为最著。其三是「靠山簧

  • 文章为筹医圣馆,南阳去取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3期  作者:董延齡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中医药 国医节 南阳 医生祠 张仲景

    九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台湾中医药界将近千人,齐集台北市仁爱路青少年活动中心庆祝第七十七届国医节,会中邀请张步桃医师和笔者演讲,讲毕,休息时,我和步桃兄相邻而坐,闲谈时,自然谈到《伤寒大论坛》等话题上。我说:「你是张仲景之后裔,又是台湾伤寒论之大家,何不在台湾筹设一永久纪念张仲景会馆?一则纪念张仲景对人类健康之贡献,一则纪念张氏宗族之丰功伟业。」组团赴南阳考察不意,我这个无心插柳的建议,竟然引起步桃兄的极大兴趣。次日(十七日)一早,他即打电话给我:「延龄兄

  • 文章南阳首届书画展纪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南阳 书画展 开幕实况 内乡县衙

    今年五月正值「煞菌」流行之际,因事回南阳,遇到原在省台办工作的萧河处长及初识的钞会长庚秀,相偕到舍下叙谈,萧处长因系旧识,彼此过往十数年之久,深有了解。钞会长虽为初识,但其为人爽朗,快人快语,一见如故,相谈之下,力邀我回乡办个展览,回想自元月在广州市,二月十二日又在东莞市长安图书,连续的奔波实在有点吃不消,祇是他们二位的热诚,使我无法推拒,好在书画还存放在深圳;用邮寄就可以到达南阳,于是就答应了下来。这个展览因提供招待,乃以南阳艺术家为对象,所以台北

  • 文章台北市南阳同鄕会成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敬業 出版时间:1985-01-30
    关键字: 台北市 南阳同乡会 成立通知

    南阳县同鄕会」在台北市「河南省」县级同鄕会中,继郾城县、开封县之后,第三个县正式经申请登记立案成立了同鄕会,在以县为单位的组织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社团。南阳旅台同鄕,早在四年之前,即已经筹备成立了「联谊会」,四年以来,该会大力发展会务,致同鄕人数及财力基础,年年都在增加,今该县能取得连络的同鄕已近千人,基金累积将达新台币四十万之多,该会自办「南阳鄕讯」发行已至五期,且于七十二年由丁华永执笔完成「南阳文物志」一书,由王汝泮鄕长独捐五万元赞助出版,会务突飞猛

  • 文章南阳文献创刊忆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南阳文献》 创刊 回忆 同乡会 编辑

    南阳文献」是南阳人在台湾唯一的一份文化资产。这些年来,南阳鄕亲对这份浓重鄕土气息的刊物都怀着深厚的感情,每年春节团拜,与会同鄕都人手一册,免费赠阅;也算是同鄕会给鄕亲们一份礼物。作为「南阳文献」的编者,一旦像产妇般的看见她产下的宝贝婴儿,什么疲惫痛苦也就在那一刹那间烟消云散了!「南阳文献」的成长最初祇是一份八开小报——南阳鄕讯。那是民国七十年间同鄕会成立之初,大家倡议印一份小报,以刊登同鄕会的财务状况,同鄕会费的缴纳;以及同鄕们的活动情形。这些零星琐碎

  • 文章中原地区的艺术瑰宝,南阳鼓儿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李燕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南阳鼓词 民间艺术 唱腔特点 代表剧目

    南阳鼓儿哼,也叫南阳鼓词,是中原地区一种古老的曲艺表演形式,它不仅在豫西南,而且在河南省内及鄂、皖、陕等省交界处都有着广泛的听众。南阳鼓儿哼,不仅吸收了姊妹艺术的优点,而且具备了地方曲种三弦书河南坠子和豫西越调的风味,其唱腔俏丽,音韵独特,形式简单而热闹。30年代到70年代,该曲演唱只有一个演员,左手拿铜板,右手拿鼓棰,没有乐器伴奏,不受限制,演唱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一类的武段子,以及故事曲折缠绵的《金鞭记》、《响马传》、《刘公案》、《大八义》等本

  • 文章曉風劇社點將錄(下)後曉風劇社時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王協順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晓风剧社 丰县保安旅 黄体润 戏剧精选 《南阳关》

    别具一格,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就好像平剧红净泰斗李桐春先生,江南名老生麒麟童先生,豫剧名伶毛兰花小姐,其音韵都是怪怪的,可是很多观众却喜欢这种怪味。李云鹏(斧头)属中生代,外地学艺回乡表演,生就的一张娃娃脸,二虎把门的金牙,演小生戏,先天上就占了便宜,扮像英俊,音韵清脆悦耳,台风舞步很潮流,对观众很有新鲜感,一出「南阳关」非常的轰动。李云鹏得意,马奎吃味,南阳关一戏自己不知演过多少次,从未如此的轰动,眞是外来和尙会唸经吗?不能叫他专美而独具风骚,必须设法与他分享

  • 文章片石上的汉代中国——河南南阳汉画馆观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1期  作者:武林甲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河南省南阳市汉画馆 汉代中国天文科学 汉画像石 汉代中国生活图景

    刚过罢年,慕名来到著名的河南省南阳市汉画馆进行参观。我不仅从那些简单、粗犷又流畅的线条中体会到了那传承千年却犹存古韵的美,更阅读到了汉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貌。广泛的汉画题材,展现出汉代中国的生活图景。南阳汉画像石题材极其广泛,涉及到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具体又分为社会生活、舞乐百戏、角抵戏、天文星象、祥瑞升仙、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建筑、装饰图案等多个类别。内容不可谓不丰富,观察视角不可谓不广多。不仅是一部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