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制作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淺談幾樣家鄉味的做法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家乡菜 制作方法

    「月是故鄕明」,還應該說:「菜是家鄕香」。這也許是人不忘本吧!我認爲只要有點像家鄕味的菜,都是好吃的。因爲在我的感覺上,牠有種特殊味道,不是任何名菜所能比擬的,那就是因爲帶有濃重的鄕思和鄕情。我自結婚後,卽脫離伙食團式的生活,自家做飯吃,總是喜歡思惟着吃家鄕味。離家時還小,根本不會做,只是想着那個樣子、味道,以「嚐試錯誤」式的試着來。所幸我妻張素琴女士,她是碭山人,飮食方式無異,一有空就討論、試做家鄕飯,先從簡單的做起,如雞蛋蒜、焦餅、芝蔴鹽、烙饃、熗綠...

  • 文章家乡表演特技与制作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鄧貞蘭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表演特技 制作 江苏梆子剧

    的表演特技与制作选例。表演特技以表演为主,给人以生动、形象和逼眞的直观感觉,如身临其境。它可以烘托气氛,弥补唱念的不足,使戏曲舞台锦上添花,给人以多种艺术享受,大大增强了演出效果。表演特技常以『精』、『险』、『奇』、『美』夺人,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戏班里常常借此大搞宣传,如演《李翠莲大上吊》,他们前两天就在台口的门柱上绑上吊杆,以招引观众。表演特技有文有武,有的十分细腻精彩,并有趣味性、娱乐性,使观众赞不绝口,掌声不断,哄堂大笑。有的特技则十分惊险,表演者技艺高超

  • 文章為「鳥」造房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7期  作者:胡平 湯亞平  出版时间:2014-09-25
    关键字: 史国荃 手工制作 鸟笼 工艺传承 同乡会

    在雕庄街道中村,提起史国荃,无人不知。他手工制作的鸟笼,在养鸟人眼中,那可是珍品,连上海的养鸟人都专程赶来购买,号称「鸟笼第一人」。以前,中村手工制作鸟笼的,有四十人左右,由于工作的单调乏味,现在还在做的,就只有他和哥哥史国民了,史国民只会其中的几道工序,其中大部分都要史国荃亲手完成。在中村小小一间屋子就是史国荃制作鸟笼的工场,小屋里,大大小小,金属的、木头的;塞得满满当当,满眼都是做鸟笼的各种工具,有机械化的,更多是手工的。因为长年切割竹子而扬起的竹尖

  • 文章翟瑞靋全心灌注書剣千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书剑千秋》 赵树海 电视剧制作

    翟瑞靋头痛不已。赵树海目前主持一周播出五天的「大家一起来」、「大家一条心」及「龙凤争辉」三个节目,虽然他说录这三个节目,每周祇要廿五个小时,其他时间接「书剑千秋」的通告毫无问题,但是难免有撞档的时候。邱于庭则另外接了一出单元剧「玉碟」,是外景作业的节目,耗时也甚多。中视节目部在敲定两人扮演主要主角时即已考虑到轧戏的问题。然而开拍后还是发生了。翟瑞靋对自己筹备了一年来制作这样一出大戏觉得压力很重,因此赵树海和邱于庭未能顺利的接通告,当然会「头大」。不过

  • 文章家鄉的皮影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1期  作者:宋世昌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皮影戏 皮影戏制作 木偶戏 布袋戏 灯艺音乐

    家鄕(山西省靈石縣)的皮影戯,一般稱作「燈藝」,顧名思義,係藉著燈光之照映於幕上而產生的一種藝術,所以謂之燈藝。或謂「皮猴子」,蓋因此種燈藝經常演出「西遊記」,而西遊記中以孫悟空表現的機會最多,且多以猴形出現,所以俗謂皮猴子,蓋以孫猴子而槪括之也。其實我家鄕的燈藝,除了演西遊記外,常演的戯碼有:封神榜、水滸傳、西廂記、白蛇傳等神話,俠義、愛情故事,所以號召力與吸引力非常之大,且演出時都是整本成套的,連續三、四個晚上,只能演出一齣戯,使觀衆欲罷不能,今天看...

  • 文章翟瑞瀝談工作甘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0期  作者:潘大芸 出版时间:1979-10-25
    关键字: 翟瑞沥 文艺工作者 工作经历 电视节目制作

    由十年前家喩户晓的「你、我、他」开始,到现在每周一次的「名剧精选」,中视女制作人翟瑞沥(见图)制作了不少好节目,囘顾十年的制作生涯,她说:「其中的酸甜苦辣是道不尽的。」电视制作人的工作到底是做些什么?翟瑞沥打个比喩:「我们像是饭馆的大厨师,编剧、导播、演员像是一道道拼盘。大厨师的工作是把这一道道拼盘和成一道菜,端上酒席;电视制作人则是把原本无关的演员、导播等人集合起来,为他们安排角色,呈献在观众眼前。」「在学校时我就对戏剧有偏好,还当过话剧社社长。」所以

  • 文章漫話鄢陵的民間工藝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9期  作者:葛國崢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鄢陵手工艺 制作童鞋 香囊 草编 桧柏造型 现代发展

    鄢陵地处中原腹地,系民间工艺之鄕,绚丽多姿的手工艺之花可谓无处不开。工艺美术是植根于民间的一种造型艺术,它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它既具有美的欣赏价値,又有实用价値,散发著浓郁的泥土气息,故特受人们的喜爱。在鄢陵农村,心灵手巧的母亲为孩子们制作的童鞋,色彩绚丽,造型古朴典雅,样式品种繁多,妙趣横生,别具一格,美术欣赏价値早已远远超出了它的实用价値可谓是中原民间工艺的一枝奇葩。童鞋属日用工艺,除去它的实用价値不谈,它是一种特殊

  • 文章燈前話影——皮影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詹國祥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皮影戏 皮影历史 皮影制作 影台影卷 乡音

    「燕窩」的老表陳振紳,知道我愛「影子」,特別作了一首詩,夜晩由綠衣人送來,並附電視週刊一本,眞是盛情可感,其中有關皮影戲一文,特抄錄於後,以嚮同好。皮影戲,是我國古老的民俗藝術之一種,它在歷史上出現的正確時間,是漢武帝年間,「搜神記」載:「故老相承,言影戲之源,出於漢武帝,李夫人之亡,齊人少翁言能致其魂,迺使致之。少翁夜爲方帷,張燈爐,帝坐他帳,自帷中望見之,彷彿夫人像也,故今有影戲。」司馬遷所著史記也有類似記述,不過那時僅是江湖術士專利品,偶而獻於宮庭...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