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作家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土情——三多产作家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9期  作者:劉陽先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台东 郑金祥 作家

    得心应手」,难怪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刘阳先——

  • 文章千百里路程 六十年神交 文學前輩海峽情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蒟林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胡今虛 作家 艺术家 联盟

    編者按:尹雪曼先生已於四月廿七日率同兩岸文藝交流訪問團抵達杭州,並與我溫藝文前輩胡今老會晤暢敍,成爲這次文藝活動之佳話,値得爲二老宿願以嘗賀。

  • 文章旅居上海著名作家高锌教授特惠函庆贺「鄕讯」四十周年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9期  出版时间:2008-10-05
    关键字: 作家 高锌 庆贺 《武进乡讯》

    旅居上海的著名作家髙锌教授,为庆贺「武进鄕讯」创刊四十周年,特亲书贺联致祝。甚为感念。髙锌教授多年来惠赐大作,使鄕讯益增光彩,谨此致谢。(编者敬上)

  • 文章参加中韩中日作家会议日记(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7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中韩中日作家会议 参会日记 作家代表团 釜山

    为加强中韩、中日文化交流,我国文艺界人士特组成了中华民国作家代表团,先后访问韩、日两国文化界人士,并分别举行会议,成果丰硕。此外,并考察游览两国建设及名胜古蹟。笔者应邀参加代表团,下面是以日记方式,报导此行经过。九月十二日上午八时在台北三军军官俱乐部集合,出发至中正机场。代表团一行二十余人,由尹雪曼任团长、胡秀为祕书长、庄原、臧冠华任祕书。赵文艺、朱啸秋、公孙燕、黄永武、林明德为顾问。团员包括王贤忠、王怡、吴东权、李冰、宋瑞、姚宜琰、夏楚、陆英育、童世璋

  • 文章望蘇詩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李望蘇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中国作家》 晚清剧作家 刘清韵 诗词作品

    一、参加九七《中国作家》笔会感赋京华十月向春雷,会聚神州屈宋才;黄叶村前人欲醉,江东罗隐庆登台。二、咏晚清海州女剧作家刘清韵海州女史留清韵,俞樾先生赞不休;碧玉无双孤馆梦,牢愁满腹泪千秋。三、赞沭阳京剧演员耿露丹青难绘美姣容,嘹亮歌喉似鼎钟;十月金秋鸣沪上,攀登何惧岭千重。四、过淮安桃花垠人文荟萃古今讴,壮丽东南第一州;应是桃垠春色好,归来还忆楚城游。五、观新浦籍演员王善平女士演出《醉青天》秦淮演出醉青天,妙趣横生醒世篇;俏丽刁蛮堪绝唱,一台精品献牛年。

  • 文章一树三花,春光独占——温州剧作家三届昆剧节成就佳话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5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昆剧节 剧作家 张烈 昆曲

    七月五曰于苏州启幕的第三届中国昆剧节上,全国共有七个院团的八台大戏参加角逐,此外,尚有来自香港、台湾三个昆剧团的剧目参加展演。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公孙子都》获得优秀剧目奖的第一名;湖南省昆剧院演出的《湘水郎中》荣获剧目奖的第一名;江苏省昆剧院演出的《小孙屠》获剧目奖第四名。这三个剧目的编剧都是温州市剧作家张烈。在同一届汇演中,一位剧作家所编的三本戏都能够在一流剧团上演,并且在全国性的昆剧节上全部获得大奖,这是中国戏剧界的稀罕事,算得上是一桩梨园佳话。张烈

  • 文章温州作家雅集大罗山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章方松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温州 作家 文化周活动 大罗山

    西元二〇〇四年,岁在甲申立冬,温州市作协举办文学周活动,组织温州六县二市三区作家,邀约雅集,相聚鹿城,泊舟孤屿,文坛论剑,游走罗山,赋颂山水。月临蓬莱,天高气爽,幻美诗岛,微云淡河汉,远浦归帆,沙灯渔火,望双塔凌云,櫖情水榭,品绿茗悟味,析烦蠲忧,闻浪涛拍岸,诗兴潮涌,韵致雅趣,寄怀未尽。瓯在海中,大罗山横空出世,高巅平湖,百岗尖巍峨雄奇,为瓯越人神往而仰之。晨渡朔门,车至茶山,翻越百岗,聚合天柱。沿径山行,一路风景:雨后朗润,林木爽丽;长溪潺流,清音传

  • 文章浙籍在台作家及艺术家小传(卅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9期  作者:王牧之 出版时间:1987-09-10
    关键字: 浙籍乡贤 作家 艺术家 名人传记

    发行人兼主编、联合报专栏作家。民国五十三年及五十七年出任联合国敎科文组织中国代表团顾问。民国五十七年受聘美国夏威夷大学东亚文化中心资深学人。民国六十四年受聘美国奥斯汀大学客座敎授一年,旋囘国任东海大学敎授兼系主任。杜氏于国际法有甚深硏究,近年来以国际法观点剖析中美关系,在报章发表专栏,甚受中外人士之重视。民国六十六年春,在联合报刊登「这是美国对华新政策吗?」一文之英译,曾经美国参议员高华德建议列入美国「国会纪录」。民国六十一年及六十三年,杜氏曾代表中华民国出席

  • 文章浙籍在台作家及艺术家小传(七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2期  作者:王牧之 出版时间:2008-12-10
    关键字: 浙籍 作家 艺术家 人物传略 作品

    一、俞大纲俞大纲,男,浙江绍兴人,民国前四年(一九〇八)生。上海光华大学毕业。自承受徐志摩的影响,而研究古诗,并在徐志摩主编的《新月》杂志上发表新诗。一九三二年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所,随史学家陈寅恪研究中古史,毕业后入中央研究院工作,并在浙江大学教授历史及诗词,从此奠定他成为史学家与戏剧作家地位的基础。他于一九四九年来台,先后在台湾大学和淡江学院讲授「李商隐诗研究」,文化大学及国立艺专讲授「中国戏剧概论」。撰写〈戏剧纵横谈〉专栏,颇受文坛重视。其间并编著

  • 文章浙籍在台作家及艺术家小传(八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6期  作者:王牧之 出版时间:2010-06-10
    关键字: 浙江籍 台湾作家 艺术家 传记

    八、王東林 木雕藝術家王東林,男,浙江龍游人,民國前九(一九〇三)年生。他出身農村,自幼為家貧失學所苦;但立志向學,十五歲時,以堅定的意志和毅力,徒步至上海拜師學藝,歷經五十年的刻苦奮鬥,終於創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成為現代木雕藝術的先驅。他從事木雕藝術的創新,從上海到香港,又於五十年代由香港遷住台灣新竹,均有卓越的表現。歷任香港自由工會主席、新竹藝術之家雕刻木業公司董事長。曾在六十年代,運用美軍顧問的關係,全力拓展雕刻木器家具與飾品的外銷,為國家爭取...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