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感怀共返回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探親掃墓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2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0-06-01
    关键字: 探亲 扫墓 人物感怀

    還鄕離鄕忽忽四十年,親朋友好不共天,花開花落知多少,恰似雲烟過眼般。掃墓㈠音信不通已負親,堂前未奉更違倫,罪深不孝千夫指,兒是終天抱恨人。掃墓㈡倚門整天望兒歸,眼花心煩氣已微,今日兒歸不見母,天昏地暗無盡泣,掃墓㈢遙天淚眼喚爹娘,浪跡孩兒返家鄕,一坯黃土埋遺恨,墓門追憶空懷想。晤親友兒時景物已全非,親情音容恨久違,相見姓名多難憶,恍如隔世忽來歸。惜別時淚眼難捨故鄕情,滿懷離愁伴我行,暫短聚晤解離恨,回程悲痛未減輕。

  • 文章篆刻木蘭辭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03-30
    关键字: 篆刻 木兰辞 人物感怀

    中原藝苑主人任敬之君,精硏金石,垂數十年,閒居台中,設帳授徒,熱心指導,三年有成。爲宣揚女傑,鼓勵士氣,特選衆高足中成績最優異者董信、楊雲、陳錦川、張自強、黃和勳、黃佩環等十餘人合刻木蘭辭一首,刀法入古,具見功力。倘能精進弗懈,將來必有大成。木蘭辭亦名木蘭詩,乃北方民間叙事詩之傑作也。其年代古人早有討論。如後村詩話、藝苑卮言,皆主成於唐代,因唐韋元甫有擬作木蘭辭,故後人疑木蘭詩亦出自韋氏之手。中國文學發展史作者又以木蘭詩與折楊柳枝歌中之詞句相近爲由,確認...

  • 文章詩、詞、聯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黃嘉謨 張緬 潘宗武 姚懿庭 許紹明 譚劍生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对联 人物感怀

    潘主委賀節詩讀後黃嘉謨年終樂事奉佳音,排律詩篇字句斟。大德遐齡尤矍鑠,宏觀雅韻誌登臨。胸懷曠朗人群重,器量寬弘庶衆箴。海外春融傳節慶,猴王獻歲古猶今。民國九三元旦試筆黃嘉謨陽光轉進又新年,默誦詩書慕聖賢。計劃生平求實效,鑽研旦夕向真詮。春風乍起聞啼鳥,夏雨時行愛翠蓮。四季循環屏俗處,烏雲散盡日中天。二〇〇三歲暮誌感黃嘉謨歡欣耶誕慶零三,歲暮佳辰萬事甘。憲政施行同吉旦,蕭牆釁起拼紅藍。傳承兩岸宏觀異,播越群生世味諳。但願天恩垂教化,人間怨恨互包涵。甲申正朔...

  • 文章沒有見過面的故鄉

    来源期刊:《浦東》 第1期  作者:徐大本  出版时间:1975-05-15
    关键字: 向往故乡 乡情乡音 人物感怀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二月二十三日,正是一年一度歡度春節接近尾聲的元宵節的前兩天,我們一家照例興高彩烈地參加了同鄕會的年會,一來可以會晤難得見面的鄕長們,二來也好向長輩們拜個晚年。人是故鄕親,四百多位同鄕同音,濟濟一堂,像做喜事般的,熱鬧非凡。團拜和討論會務過後,在熱烈掌聲中,我又一次地跟隨着鄕兄鄕姐們走上主席臺,從陸公公手裏接過了長輩們惠賜的奬學金、奬狀和紀念品。算來,這是我第六次幸運地獲得這份意義深長的榮譽,它蘊藏着無限鄕情和溫暖,也給予我無比...

  • 文章建墓思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李天培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回乡建墓 思念双亲 人物感怀

    自大陸開放探親,迄今先後五度返鄕,於八十二年春間覓得海州東門外王團莊焦山有關單位造建墓園,當今決定在該墓區最高點選定爲先父母墓位之處,於八十三年淸明節前移葬斯處,以示慎終追遠及爲兒孫後輩永久追思紀念,以盡人子之道。余自民國二十三年投效鹽務稅警訓練所暨松江官佐敎練所,後經派任淮北稅警濤雒特區39隊隊長,嗣逢二十六年七七事變,抗戰軍興抽調參加上海八一三抗日戰役,堅守大桅尖戰役。抗戰勝利後,歷經變亂,又由舟山來台,脫離軍職,流落他鄕,現已臨垂老之齡,先後離鄕長達...

  • 文章忠平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汪忠平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探亲 还家 祭母 人物感怀

    一、赴上海大姐家探親久別申江重舊遊,親人相見淚如流。無言獨對西樓月,照我靑絲換白頭。二、還家死地生還怕近家,心揣小鹿亂如麻。憶昔送別垂楊柳,而今依舊走天涯。紅顏孤女流離苦,白髮雙親日暮斜。可憐七尺男子漢,獨向蒼天拋淚花。三、祭母亂世喪親家赤貧,藍衫浸透淚痕淋。年深常憶靑容貌,日久猶存孝子心。叩首墓前肝膽碎,惟燒紙箔寄深情。雲開天霽舒心志,吿慰慈親泉下靈。

  • 文章迎胞兄佐鵬探親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9期  作者:張振鵬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探亲 人物感怀 两岸情深

    飛鴻傳吿兄返鄕,激動喜悅心異常,手忙脚亂備迎接,萬千思緖縈心房;人間多少傷心事,哪有我等心更傷,世上萬千別離苦,哪有如兄別離長;我兄海外忙耕耘,故土文化萬里揚,秦腔唱聲多壯美,年老體健志剛強。我兄英年從戎去,抗日救國志豪壯,誰料一去幾十載,杳無音訊好痛傷;黃河怨聲連天湧,長江怒濤動地傷,神州切盼成一統,人爲痼疾應掃光;熱愛故鄕重親情,寬厚仁慈孚衆望,我等每每多感激,股股暖流湧心上。母親常年淚溼襟,倚門總是朝南望,呼喚兄名盼兄歸,不知我兄在哪方?!四十多年...

  • 文章返鄉悼念景物依舊人事已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0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3-04-10
    关键字: 返乡悼念 人物感怀 诗词

    文·鄧海翔前記:歲月悠悠,世事蒼茫。遠在民國三十三年二月,我在原籍廣西思恩縣辭掉水源鄉中心國民學校輔導主任,去南丹縣政府軍法室任「承案(審)書記」,隨即投筆從軍,向時任思恩縣城環江中心國民學校一年級教師的婉儀告别。回信滿懷幽怨;「自此往後,你走你的陽關道,祝你『蛟龍入海,猛虎歸山』,前程遠大。我度我的獨木橋,過一天是一天,走一步是一步,不要因為像我這樣的一位『孤女』掛念。婉儀絶筆。」沒有料到,「絕筆」二字,真是「一語成讖」。同年十二月我在當時的陪都重慶,...

  • 文章願爲國劇傳薪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7期  作者:郭小莊 出版时间:1982-07-30
    关键字: 戏剧 花旦 舞台表演 人物感怀

    我自八歲進入空軍大鵬劇校,一年之後學「花旦」。十五歲時,甫自劇校畢業,卽加入大鵬國劇隊,憑着師長們諄諄的敎誨與觀衆親切的支持,使我漸漸在表演技藝上邁進。這其間,我認識了兩位好老師,日後給我極大的影響:第一位是名琴師朱少龍老師,他敎我唱唸表演技巧,爲我伴奏,同時擔任每一齣新戲的編腔與音樂設計工作。另一位是已故的兪大綱老師,兪老師曾爲我編寫四齣新戲:「楊八妹」、「王魁負桂英」、「兒女英豪」與「百花公主」,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造型與性格,或者依照傳統型式發展,或...

  • 文章中秋佳節懷感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9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中秋 佳节 诗歌 人物感怀

    萬家酒綠映燈紅,佳節良霄兩岸同,神越海峽情繾綣,淚濕鄕夢眼朦朧。應將思怨輕芻狗,切記炎黃共祖宗,生見金甌完好日,不須家祭吿親翁。

共48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