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音乡情共返回5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秦腔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趙宋岑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秦腔 西北戏剧 乡音乡情

    秦腔爲西北各省普遍演唱之戲劇,今日其流行地區雖偏於一隅,不若平劇之普及全國,但秦腔之歷史甚爲悠久,在中國戲劇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細考戲劇源流,近兩三百年間,流行國內之重要戲劇,多有承襲摹仿秦腔之線索可尋。秦腔之起源難於稽考,但關中在周、秦、漢、唐各代,久爲全國政治中心,料必有以秦腔爲本之腔調流行。今日之秦腔當爲梆子腔、西皮調、亂彈三種揉合而成,試看以下清人之筆記:秦云擷英小錄談及梆子腔有云:「秦腔自唐、宋、元、明以來,音皆如此;後復間以絃索。至於燕京及齊、...

  • 文章美夢成眞返鄉探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李新民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故乡回忆 乡音乡情

    自三十五年春離開故鄉河南洛寧余庄後,一別四十三年,無日不在懷念,總望有一天能回去看看,皇天有眼,夢想成眞,第一次於民七十八年四月二日登程,由小港而香港、廣州、鄭州而洛寧,去西安、北京觀光,乘火車至廣州,再搭輪到香港,乘機於二十七日返家,歷時三週餘,第二次於七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由小港飛香港,經深圳而廣州,再乘機飛桂林與北京,繼乘火車往無鍚。蘇州、抗州、上海等地,五月十五日由上海而洛陽,鄉親駕車送往故鄉,完成父母合葬立碑、岳父立碑之大事,晤敘河南大學農院同學...

  • 文章跨年度的台灣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3期  作者:田子渝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访台交流 发掘史料 乡音乡情

    二〇〇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星期天)下午四時許,我與武漢市地方誌辦公室的杜福祿主任、周建華、吳明堂一行四人乘坐的波音七四七大型客機正沿著我國南海往北飛,機長用中英文廣播:本航班將於十六時三十五分抵達桃園中正國際機場。周建華、吳明堂不約而同探起身,透過窗戶向下看:一片一片的白雲飄過,湛藍湛藍的大海上,一艘一艘的輪船划過的白浪成爲一條一條的長線,一個一個的小島瞬息從視線裡消失,接著就是褐色的土地,農舍和城市建築撲面而來……當我們站在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明亮的出口大...

  • 文章參觀「山東文獻」展出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舒君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山东文献》展 参观感想 乡音乡情

    七十四年六月十六日(星期日)山東文獻社爲慶祝創刋十週年紀念,在 國父紀念館舉辦首次展出,其中有山東文獻季刋、圖書、山東史料、古今名人書畫、名人著作、以及成文出版社之各縣縣志、學生書局出版之山東方志等展出。這對我們多年來離鄕背井之遊子來說,是一項好消息,一則可以一睹山東的文物,藉可回憶到過去故鄕一切的往事,另一則也可以藉此機會,會一會多年不見的鄕友,敍敍闊別之情,以慰多年不見的思慕。展覽室在 國父紀念館第八展覽室,一進門就看到,牆壁上掛滿了名人字畫,書案上也...

  • 文章我喜愛昆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張家豪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昆明 旅行游记 昆华中学 今昔对比 乡音乡情

    我是一九四五年秋季,由家鄕貴州盤縣,被甫自中央軍官學校畢業的國棟叔去雲南昆明向第五軍報到時,帶去昆明考入省立昆華中學初五十二班挿班生的。後因成績優良,直升高中四十八班。到大陸之政治變遷,我才離開了昆明。至海峽兩岸開放後不久,我偕內子首度還鄕探親,便假道昆明,且往返都在此停留。原因是我喜愛昆明。那兒不但有我的許多好同學和我的母校昆中;還有我唯一的近親姑表姐瞿家惠一家人。尤其是昆明的市況,可說所有的街巷,我都記得很清楚。昆明的氣候又四季如春,民族性亦和我們貴...

  • 文章隴原尋根萬里心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8、69期  作者:台北市甘肅同鄉會理事長 徐新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陇原寻根万里心 返乡寻根 乡音乡情

    厚厚的黃土,覆蓋著修長的甘肅,那是我們祖先生活的地方,是隔離了五十年的根。尋根的衝動,驅使我在第一次去大陸時,就回到了甘肅。那是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去廣州參加兩岸三地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研討會。會議只有三天,我想趁機回故鄉看看,怕甘肅太冷,原決定先只去武漢看母親的老家。但見過舅舅阿姨表親後,和張溫璞主任通了一個電話,就不怕天寒,直奔甘肅了。後來我又和大弟竹民連袂返鄉一次,參加慶陽的香包節盛會。當腳掌再度踏上故鄉土地時,心情還是那麼激動。這次台北甘肅同鄉會組...

  • 文章隴台情深長 回鄉心路情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0、81期  作者:李正言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演讲词 回乡探亲 两岸交流 乡音乡情

    各位尊敬親愛的甘肅鄉親長輩,大家好,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與各位分享,我的姓名是李正言,是我們甘肅省慶陽市的同鄉晚輩,我的父親是李麟徵先生,可能少部分的年長鄉長仍認識他;因為我的父親,於40年前,我小學一年級時,即以47歲中壯年之齡,英年早逝。當時,我的姑爹,也是我們慶陽鄉親,時任監察院的郭學禮委員,對我們家照顧甚多,甚為感念。至台灣後,早期父親因於中原理工學院任教(現中原大學),故我們都在中壢生長,後期父親至台北市司法院任職期間至去世後,舉家就搬來台北居住至今...

  • 文章故郷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人物见闻 乡音乡情

    我是民國卅八年端節的次日離家的,韶光荏苒,隨軍來台於茲已經四十年矣!回憶當年我離開家門時,正值戰局逆轉之秋,那時我的大哥還親送我到永陽市區過渡,臨行曾再三叮囑我,如果在外不如意的話就回家好了,言猶在耳,銘感心頭,想不到自此一別竟成永袂了,寧不令我悲傷耶?!在這漫長的歲月裏,遊子的我時刻無不渴望和親人團聚,惟每當午夜夢廻常繞依椿萱膝下,或徘徊於庭院間,醒來竟是南柯一夢,淚濕枕巾,生於亂世,夫復何言?自開放返郷探親政策後,我於(77)年二月依規定提出申請,同年...

  • 文章還鄉探親瑣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劉德真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还乡探亲 风土习俗 乡音乡情 名胜古迹

    一、朝發夕至我這次還鄕探親算是第五次了,第一次是民國七十七年四月八日至三十日,那是政府開放大陸探親第一次,個人獨自返鄕,算是探路之旅。第二次三月至四月,偕同內人楊漢芳返鄕淸明節掃墓,適値淸明時節紛紛雨,行動諸多不便,印象極深。因此第三和第四次乃選定秋高氣爽的重陽,也含有秋季掃墓的意義。那幾次還鄕,不受時間限制,旅程可自由安排,第一天由中正機場飛香港,在香港住一夜,如在香港買電視機或機車返鄕送親友,要到廣州提貨,由廣州坐船到梧州。如不購物,第二天早上由香港...

  • 文章回鄉之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吳翊麟  出版时间:2007-04-30
    关键字: 回乡探亲 中山同乡会 乡音乡情 血脉相连

    一、廣東香山,是筆者的故鄉。那是早在一九一九年,筆者以三歲的稚齡,由父母從家鄉帶到上海時的地名。後來因爲 國父中山先生是香山人,而改名中山。說清楚一點,我的家鄉是中山的隆都,再仔細一點,是隆都的龍聚環,而心所寄、魂所依的則是龍聚環的老祖屋。在上海,先父曾經是幾間中小學的校長,在某次回鄉時,還開辦了一間鄉校,只不知那間鄉校至今是否仍然存在?筆者曾於一九四九年跟隨國民政府退到廣州,稍有逗留,可是因爲事忙,並未想到回鄉一行。但筆者對於祖屋的事,並不陌生。因爲抗...

共53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