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事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3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预言 同乡 趣闻

    七〇、预言三则卅五年,重庆江边有一老翁,年已古稀,善筮。某君往问谋,翁曰:「日内有人名带「凤」字者来,即可解决。」稍后毛人凤氏至渝,某君往见,果畀予工作。重庆市张市长笃伦,于三十七年三月下旬,应本地绅耆邀宴。座中某绅,善观气色,谓张十日内当有调迁。张以先毫无所闻,笑而弗信。因指谓在座诸人:「如十日内某君言果应验,我当请客;否则祇好烦某君作东耳。」众鼓掌称善,绅亦笑允。嗣后张候至第十日中午尙无消息,遂以电话吿当日在座友人:「某君请客殆成定局矣!」殊是日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4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同乡会 链气 除夕异梦

    八六、炼气民国廿一年,余在成都肄业初级中学,体育敎员章君,出身行伍,孔武有力,某次壮汉一二十人寻衅围攻,被其挥拳击退,负伤者甚众。自言少日旅游峨山,遇一老道,授以炼气之术,平时聚气于腹,有时则运行全身或集中一㸃,可以却病延年,强身御侮。余笑而未信。章君嘱以手按其腹部,觉与常人无异;忽见其一转身,再按之,则腹已坚如铁石矣。试其手臂,亦然。余诧其运气之速。章君曰:「是不难;功夫须从静坐入手,但持之有恒耳。」又云:「如遇火灾水厄,须设法脱险时,可闭气一二小时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8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3-04-01
    关键字: 倩女离魂 杨能鼎 破相 同乡会

    四二、倩女离魂同鄕某君谈:其曾祖淸末家居成都,某次祝寿设宴,贺客盈门。其祖甫娶,新妇入厨帮忙,承命携取杯盘,因图省,重叠捧行,踰门槛时,不愼倾跌,所携尽碎。其姑以非吉兆,当众呵责;十目所视,女羞愤难当,遂入室阖户自缢。投缳后气闭难受,自觉头部似渐膨胀,如箩筐大,至为痛苦;旋失知觉。忽身如蝉蜕,仍立地面,仰视梁上,故我高悬。欲启户外出,则门闩甚重,手弱难擧。不得已,退坐床上。俄闻有敲门声,呼唤声,人语嘈杂,似甚紧张。不久闻有重物撞门声,门破,其夫与数男女

  • 文章二次返鄉探親感言

    来源期刊:《連聲》 第10期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家乡 感言 往事 晚宴

    家请兄侄前来搬运行李,中步道被挖坏,高低不平,泥泞满地,昏黑中行走约三百多公尺,跌了十几跤,满身是泥土,才到达家门,请胞兄、侄儿用手电筒照明,始将行李搬回家,已经晚上十一点,洗好浴,换好衣裳与胞兄攀谈硏商,修理坟墓,建造祖屋等,谈到凌晨三点才去就寝。农历八月初五日起修理父母坟墓,正在购买建材准备建筑祖屋时,忽有亲族中之增德(口名七海),仗其子桃芳势力(以前曾任生产队长)前来家中大肆咆哮,说我娶妻时欠他会谷,我父亲欠他一千二百毫子,我问他民国

  • 文章朱尚威将军倡办家乡公益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朱尚威 家乡公益 家乡建设 人物事略

    朱尚威将军光德地灵毓杰雄,将星闪耀傲苍穷。建功立业鸿猷展,义举仁风福利丰。儒雅温文普润惠,乡亲黎庶尽欢容。关怀桑梓爱心献,日月双辉庆大同。「朱翁布德泽,光德生光辉」。这是「山中山」大埔县老百姓对旅台北乡贤朱尚威将军热心倡办家乡公益事业的赞歌。朱尚威将军已逾八秩高寿,广东大埔县光德镇上磜村人,幼年家贫,五岁丧父,靠母亲勤劳俭朴,操持家计,生活窘迫使他小学尚未毕业便辍学,只好到瓷厂打短工,尝尽艰辛;少时的艰难困苦,磨砺造就了他坚毅俭朴、宽厚仁慈、儒雅谦逊

  • 文章返鄕感言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4期  作者:丘秀山  出版时间:1990-02-04
    关键字: 返乡感受 家乡变化 往事回忆

    之行,他日看看照片,也可囘味囘味。在鄕时备了猪羊等丰盛祭品,表达游子归来追思敬祖念先之心意,在祠堂里总拜一次,另外择日备三牲香烛、纸宝、财帛、茶酒、水菓、炮竹等项拜祀祖墓,曾登上龙峯山,俯瞰底下迤逦的群山和蜿蜒奔流的瑶河,我突然想到四十五年前的端午节前二天,父亲带我也曾登临此峯,坐在峯顶的林荫下,看远处风光、田野村舍、蓝天白云、听松涛声、鸟鸣吱喳,眞是一次愉快的父子游,也是人间乐。而我此次再游此地,却无林荫、涛声与鸟鸣了,双亲也已作古,人沧桑,令人

  • 文章故鄉心 臺灣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張趙蘭花 繆正西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回忆往事 回乡探亲 家乡风貌

    ,自民国三十八年起,先后创办了「台北育达商职」、「桃园育达商职」,为台湾工商业起飞的年代,培育了会计工作的人才;王国秀女士(河南汝南人)、张明将军(湖南望城人)伉俪,民国六十年在台中县创办「勤益工专」,为广大高职生提供升学二专的管道,用心良苦。万兴先生,积劳成疾,不幸壮年早殒;但广亚先生则「化悲痛为力量」,为私立学校的未来,而组织「中华民国私教协会」,出任理长,建立我私校的退休制度,以及比照公立学校的叙薪、私校教职员工保险制度。其功在私校,令人景仰。其次

  • 文章胡小蘋捐款建橋簡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先紀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胡小苹 捐款建桥 家乡建设 同乡事略

    菊英曾在村中修路,鄕里称善。其父胡一帆,亦在数年前捐款修排山桥,对农村建设尽一分心力,村中父老颇多赞赏。胡小苹,台湾大学外语系毕业,国立政治大学外硏所曁美国佛莱契尔外交学院硕士,是苑前鄕目前在澳大利亚唯一侨民。其夫是澳大利亚英裔后代,在外商银行服务,曾游美、日、韩、新加坡、荷兰、法、英等国。这件小只是她抛石引玉的工作。期望有力量的人,人人做好,以造福桑梓。

  • 文章回顧與感念(平陸·台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文孫管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怀念家乡 台北生活

    遥念路坪:一九九二年五月偕内子钟荣宙,由客居地台北市返乡探亲,回到离别了五十多年的平陆县路坪故乡,夜宿祁家河庙坪村晚餐后,诸多乡亲谈到本乡经济情况,提及路坪村民生活环境较差,此次装设电灯,村民缴不出装灯配合款,所以住户就无法装电灯。我当时问路坪是何许之地。他们说:路坪就是你们山上的老家。当时我甚感愧憾,之后我问胞弟文福盛及贤侄女婿黄保龙等告知:路坪地名很早就有的,只是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已忘记了。我十岁以前出生及成长于斯地,那时只称为前沟、后沟住户地名

  • 文章故鄉情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乡亲捐资 家乡教育 捐资建设 公益事业

    珍女士,近年来先后慷慨捐资二百多万元,兴办了“上 小学”等数项公益业。“尙威学校”为朱尙威先生捐资十一万五千元兴建,“吴秀珍福利院”总投资五十多万元,其中吴秀珍女士捐资二十六万元。(淡阳 增城)罗新权捐建枫朗勤石小学最近,由大埔县枫朗鎭旅外侨胞罗新权捐资四十多万元兴建的该鎭芹彩洋村勤石小学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解决了该鎭一百多名适龄儿童上学困难的问题。(何建尉 何凯涛)卓济民捐资改造西河公路大埔县西河缜鎭八十多岁高龄的旅外侨领卓济民先生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最近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