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习性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引黃花魚汛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江湖 唱腔 立夏 习性

    黄花鱼窜进网目时,在惊吓之下,使想退游图逃,可是这时候它的两腿已挂在网目上,愈挣扎便挂得愈紧。白勒鱼的淸形则相反,窜进网日后便拚命向前游,但是它的头小腹宽且有硬刺,也紧紧地挂在网目中了。当网目中挂满了鱼,沉子与浮子缠绕,网便成为圆筒状,整个的滋流便浮出海面如一道长虹,此时就可收网了。到了立夏以后,这些老一代的黄花鱼所产下的卵孵出小鱼后。仍依它们遗传的习性渐向北方汤去;一到了明年的淸明节才再来东引,生产它下一的卵。如此循环不息,年年如是。(完)·文·

  • 文章談布榖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衣魚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布谷鸟 杜鹃花 繁殖习性 鸠占鹊巢 杜鹃啼血

    今春返鄕探親,正逢穀雨時節,剛好這個時候,那令人喜悅的布穀鳥,也同時來到了。離家四十載,沒有聽到布穀鳥的叫聲,乍聽之下,感到悅耳而清新。布穀鳥是以牠的叫聲而命名的,海屬人叫牠「聒哥」,也是因爲叫聲的關係。布穀鳥繁殖期間,飛到了歐亞大陸,牠們以特殊「托卵」的方式,延續後代,所謂「托卵」,是指布穀鳥不做巢,而在其他的鳥巢產下卵,同時把孵卵和養育的責任,也交給那些不知情的—養父母—鳥類。布穀鳥雄的才叫,發出「聒哥,聒哥」的聲音,雌的只會嘎嘎嘎嘎的,牠們不像一般...

  • 文章雲南「蝴蝶嶺」發現人類化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資料組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蝴蝶人化石 古人类 生活习性

    〔美聯社北平二十八日電〕考古學家在雲南省境發現了四百萬年前的「蝴蝶人」的化石,這項發現使得人類最早會使用工具的祖先再向前推了大約二百萬年。雲南夷族自治區古物管理中心一位「官員」說,在雲南小河村(譯音)所發現的二百顆化石牙齒,六十五個石器和十三件骨器,可能代表人類的開始。不願透露姓名的這位「官員」說,這種史前「人類」是根據一名村民今年二月在化石所發現的「蝴蝶嶺」一地而命名的。他說,這種古老人類的身體大小和外貌還有待確定。不過他說,「蝴蝶人」可以直立行走,以...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