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原共返回5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博士荣膺考试委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2期  作者:張寶怡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中原 考试委员 同乡

    我常邑同鄕詹中原博士在去年七月荣膺 总统特任考试院第十一届考试委员,敬此申贺。去年五月 马总统执政后,为国举才,中枢菁英济济,气象一新,七月中旬,全国媒体各大报章及电视台报导,总统特任考试委员人选,始而获悉有我常州武同鄕詹中原博士荣膺此职,位列府院,此令人欢欣之讯息,眞是启发我在台同鄕子弟奋发向学求进,以此为典范。回忆民国卅八年(一九四九)我政府播迁台湾,自此海峡两岸分治,迄今已经乙个甲子之久,当年我邑鄕亲政要以及各界人士,随同挡迁来台,时在二次大战结束

  • 文章中原民族歌谣集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8期  作者:吳稼秋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中原民族歌谣集 序文 中原民歌起源

    人類社會,未有文字,先有語言;未有詩文,先有謠諺,稽之往史,葛天氏有歌八闋,伏羲氏作網罟歌,堯時有擊壤,舜時有卿雲。顧何以擊壤卿雲、傳之今日,而葛天氏之歌獨不可見乎?無他、擊壤卿雲成於唐處,有文字可資寄託;而葛天氏之歌,僅於口播聲傳,文字未及記載也。孔子删詩有六義,其中風、雅、頌,是詩之形成。風者即周南民俗之歌謠也。詩經爲中國文學之祖,股肱歌、康衢謠、箕子麥秀,夷齊採薇,以致商頌、湯銘,俱見於史乘之初期。人秉七情,緣情吟唱,歌先於詩,證諸載籍,可無疑義。...

  • 文章中原古都寻根游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中原古都 游记 郑州 洛阳 开封

    中原一词,自古以来,皆指我国河南省及其附近之土地而言;盖河南省地处黄河之南,遂因而得名,古时建为豫州,居于九州—我国广大领土之中央,故别称为「中州」或「中原」,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游)诗云:「……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之中原,即指当年北宋皇都设于开封之河南省而言。且河南省位于黄河下游富饶之区,为我伟大中华民族祖先生存发展之重要基地,诸如: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陕西,传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改国号为「商」,初建都于亳,在今河南省商丘县西南;再传

  • 文章中原书法家简话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程元龍 出版时间:1970-03-01
    关键字: 书法家 中原 学者论述

    我国文字及书法据载诸书籍并有象可征者,多以自八卦始,即我国书画界所称之书画同源之源,亦系指自八卦始,而画八卦之伏羲为河南人,造字之仓颉亦为河南人,河南自三皇五帝迄今,代有书法家出,想欲知河南书界情形者必大有人在,似有将河南书界有关资料整理以报吿于中原父老兄弟与爱好书法,及有心人之前之必要,玆经统计之结果,全国四十余省市地方,河南一省书界人士约占十七分之一,不为不多矣,亦不为不少矣,何以言之,因以中原之文化情形而言,似应占比例更大始可吿慰,否则对此部分似有

  • 文章中原印人传(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3-01
    关键字: 中原 篆刻 印人 篆刻家 董作宾

    關葆謙(民國)河南開封人。原隸旗籍。字伯益,號益齋。精鑑別,善花卉。工山水,善草書,工隸書。精研甲骨文。工篆刻,但爲書畫名所掩,亦不輕爲人製作。初宗丁鄧、繼法秦漢。而另以己意出之。於龍門石刻探研綦深。新鄭出土銅器。考訂極詳。著有龍門石刻留眞。新鄭銅器考釋。南陽泉幣考。殷墟文字傳眞等書行世。周宏蔭(民國)原籍南宮冀州。寄籍河南開封。字子樾。早歲負笈東瀛。返國後從事敎育。善花卉,師法惲壽平。工書、及古文詞。尤精周易。琴碁諸藝無不擅長。精研陶磁。善仿宋磁,古色...

  • 文章漫談河南曲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4-01
    关键字: 中原戏曲 源流 曲调

    中原戏曲的历史渊源甚久,是値得研究发扬的。其敎育性的潜移默化,支配吾豫各基层社会者垂数千年(这个统计幷非无据容后专文报道)。但凭断简残篇,吉光片羽,传讹舛错,文献乏征。要想整理出一个完整体系来,供人探讨,实非易事。究其原因,系有识者认为小道,不屑一顾,而欲言者又不能用文墨为其表达。致使这块园地一任其荒凉榛芜,乏人开拓,眞是可惜。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社会的需要,它仍然站在那里,并没有受了淘汰。这也是我们値得庆幸的一件事。我们当然有责任整理它,发扬它

  • 文章杞人頌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6期  作者:楊德新 出版时间:1997-10-03
    关键字: 文物 中原 两岸 亲情

    八六年,两岸亲情心手连,华夏文物数千载,道统传承在中原中原风范能持久,只绿中原有杞县,杞人无忧重节操,轻视名利重颜面。娄公伊尹冉伯牛,渡蚁之桥在西关,义士学士知多少,就是没有贪赃官。注:杞人忧天:比喩过分忧虑的意思,列子天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断食。」

  • 文章对北夏墅中学的裁并问题——马中原先生给杨理事长的来函认为全市教学布局调整已是大势所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4期  出版时间:1996-08-15
    关键字: 北夏墅中学 裁并 中原 《武进乡讯》

    武进市台属联谊会会长马中原先生,针对「北夏墅中学将予裁撤合并,乡民力请保留同乡会支持」一事,最近亲自到了北夏墅,拜望该校元老,举行小型座谈会,听取村民意见后特亲自写了一封长信,给杨理事长仁初,诚恳的以宏观眼光、前瞻看法述说今后北夏墅中学发展可能的远景,尽管「裁并计划还只是纸上规划,但全市教学布局调整已是大势所趋」。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陆领导方面已经警觉,发现了「生源不足」的根本问题,而且正在竭尽办法「积极诱导,耐心等待」,迎接「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结果

  • 文章文獻與歷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于鎭洲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文献 《中原文献》 创刊纪念 中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保存史料最丰富的国家。历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源与命脉,它的形成是透过时空由各地方人群活动纪录的汇集,国史多系采择各地方文献编纂而成。方今世界各地传记及方志文学之兴起,可见社会对此方面知识的需要与重视,同时亦可彰显其在史料运用方面之功能。中原文献在台北创刊,迄今已届卅周年。回顾当年创办伊始,王抚洲、张金鉴、李士贤诸先生,披荆斩棘,排除万难,终于成功发引问世。其精神之可佩,令人肃然起敬。嗣后历任负责人韦德懋、侯传勋,现任董事长马骏、社长丁华永

  • 文章慘澹經營的三十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 中原文化 创刊纪念 创刊历史

    从前常听朋友说,要叫他「伤脑筋」就叫他办杂志,这句话是出版界人人皆知的,亦即说明杂志事业的难为。中原文献是河南人在台湾唯一的文化精神食粮,自民国五十八年三月一日创刊迄今,忽忽三十年了;在人力、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早期参与的先进们,凭著满怀的热忱、勇气及发扬文化道德的责任感,以「筚路蓝缕,惨淡经营」来形容,实不为过。翻阅早期的档案文件,办理登记的是盛汉恢会计师,发起人二十三位均系河南大老,基金新台币七万元,由发起人认捐,计有周树声、秦慧珈、刘锡五、杨一峰、宋

共52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