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共返回11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景行行止追悼傅故同鄉立武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90期  作者:李發強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傅立武 人物追忆 悼念

    的性情人物。他保卫空疆,智勇兼备,屡获勋奖;他荣任华航机长,忠贞有为,深受倚重,曾任孙前院长运璿先生,李前副总统登辉先生出国访问曁外国元首访华的光荣任务,表现极为杰出。所以他的英年早逝,不仅是他的家庭不幸,也是我们同鄕的挫折,更是社会、国家,甚至人类进步的共同损失。立武同鄕平素工作忙碌,责任心又重,虽于七十五年春,已觉体质有异,却因忙碌及自恃体健,而延误了有效治疗,使他肉体和心灵,深受折磨,而感到愤怒,灰心和绝望。但他终能以宗教信仰的生死观,接受事实。从来千古

  • 文章垂碧堂上竭陶公敬悼老郷長希聖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91期  作者:曹志貫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陶希圣 人物悼念 垂碧堂

    一位集當代大文豪、名政論家於一身之陶希聖先生,德高望重,國際知名,區區在下的筆者,年齡小他三十歲,學問差他十萬八千里,豈可高攀得上他。然而,有緣有幸,我在他八十二歲之年,曾在半年之內,六度謁晤陶公於其垂碧堂之上,實感榮幸。最近先生以九一高齡謝世,我除撰贈一幅輓聯—「我住長江頭,承賜序言光拙著;公臨大地上、憑持正論發鴻文。」及到靈堂叩弔外,今謹追記當年謁晤之經過,以懷念這位老鄕長。爲什麽有機會謁晤陶公呢?這首先要感謝國學大師成鄕長惕軒先生的撮合。六十八年我...

  • 文章探親記(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探亲 人物回忆

    一、前言:(家):是人類生長的搖籃,是棲身滋育的安樂窠,乃人類不可一日或缺的立足點。家庭是廣大社會的基層組織,是構成國家主要基礎。人類的入世、成長、與發育、都是在這個基點上滋生繁衍,茁壯運行,繼之以所學的智慧、能力、與感情,去改造家庭:回饋社會、貢獻國家,所以說:(人)、(家)、社會、國家、是血肉一體的結合體、與親切感,無論是販夫走卒、或者是達官顯貴,那怕你走到天涯海角,都會永遠的懷念它!這就是我們傳統文化,悠久不息,綿延不斷的邏輯之所在。(人):爲萬物...

  • 文章民初秦腔名角拾憶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張逸志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秦腔 戏剧

    在陝西文獻五十一期中,拜讀王根炎鄕長「西安舊事」一文中,述及秦腔名角中的往事,其中說到李正敏在同行間最怕聽到「秦腔正宗」四字,因而也使我想起民國二十四年第一次聽到李正敏在唱片中唱「五家坡探窰」的一段唱腔。唱片的開頭是「百代公司,特請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唱五家坡探窰」,接着便是「啊、啊、啊!……老娘不必淚紛紛……」。該唱片上還有王天民所唱的「櫃中緣」中「徐翠蓮來好羞慚。悔不該門外做針線……」的一段,聲調特别柔細。當時這種手搖發條轉盤式的留聲機,是我們學校一位...

  • 文章回鄉探親記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2期  作者:吳仁傑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探亲 回乡 人物回忆

    长者,亦渐显龙钟老态,进入迟暮。昔日中心小学的同窗,身手矫捷,活泼模样,今朝皆成了「翁」字辈人物。此际聚会畅谈往事,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愉悦的光辉。少年同学,至今各有成就:有当校长,有的当教员,有的任公务员;有的以书法见长,有的以绘画见称。但最出色的还是我那年轻的堂兄弟—人江,目前任职乐清县政府体育方面的主管。我见他照我之意在思亲亭正面楹柱上写的「四野绿云笼稼穑,九春风景足林泉」等行草,确是笔力遒劲,飘逸生动。传闻县城、柳市、白象等地区,都有闻风而来请他写字

  • 文章祝潘宗武鄉長福壽康寧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5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12-01-10
    关键字: 潘宗武 祝寿 人物回忆

    文·蒙天祥(注:▲潘宗武鄉長(左二)與作者(左三)及作者的妻女在台北市「力霸」茶樓飲茶(蒙天祥/提供))同鄉會黃理事長的夫人自美國返國,帶回她去探望潘宗武鄉長的照片。影中他老人家精神健旺、還是一副慈祥和藹的壽星公樣子,大家看了都很安慰。潘老一九四九年以前在家鄉當過教師、縣長、國民大會代表。來到台灣,扶著台北市廣西同鄉會走了五十年。舉凡同鄉會的規章、獎學金的頒發辦法、廣西文獻的創辦與維持…,無一不留下潘老的建樹。由於他論事立場公正、慮事周到,審事通達,所以在...

  • 文章葉祖灝君榮獲「三民主義學術研究基金會」奬金及奬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叶祖灝 人物回忆

    三民主義學術硏究基金會,此次奬助共分六類,本社社務委員葉祖灝君,係獲第一類:「對三民主義學術硏究及敎學卓有貢獻人士」之敎授級六人中名列第三,由評審會以秘密投票方式決定得奬人,葉君於七十四位候選人中,脫頴而出。其簡歷依該會印之「得奬人簡介」,摘錄如次:葉祖灝先生,河南省商城縣人,現年七十歲。國立北京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政治學碩士。曾任寧夏省政府社會處長,國立政治大學、私立東海大學、美國華美文化學院專兼任敎授,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系及政治硏究所敎授兼...

  • 文章棗陽尋根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5期  作者:楊建華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返乡 寻亲 人物回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鄕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首「回鄕偶書」賀知章的詩,眞是描述了我這次迢迢萬里往家鄕棗陽尋根之行的心情。我出生湖北棗陽璩家灣。六歲時隨母親離開了家鄕。從此後輾轉居住過武昌、南京、重慶、貴陽、上海、廣州、非洲、南美洲、美國。從童年到老年五十多個歲月浪跡天涯。這一次還是第一次返鄕,也實現了我多年的夢想。我是在一九八六年九月中旬從美國舊金山居所,隻身往中國大陸一遊,預定是兩個月的行程。首先前往台灣探望久病的父親。再飛香港停...

  • 文章吾鄕大老劉友琛鄕長病逝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6、47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刘友琛 人物悼念 丧讯

    同鄉會協辦喪事衆鄉親參加公祭德高望重的吾鄕大老前立法委員劉友琛鄕長,於民國八十四(九五)年七月十日,病逝台北,距生於民前十年十月十日,享壽九十四歲。同年八月三日上午八時,假台北市第一殯儀館景行廳,設奠家祭大殮,九時舉行國旗、黨旗覆蓋典禮,隨即舉行公祭,由前立法院長梁肅戎主祭,參與弔祭親友數百人。總統李登輝、副總統李元簇,五院院長連戰等人,以及財政、經濟等有關部會首長,均送輓額弔唁,備極哀榮。甘肅同鄕會除送輓幛一幅,奠儀兩千元外,理事長李蔚榮、總幹事王瑞,...

  • 文章大陸行蹤見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返乡 探亲 人物回忆

    八十年二月二日經獲准赴大陸探病,當日下午飛達武漢,略作停留,於四日雇車轉往五三農場長灘分場,先與弟、妹會晤,再攜同回故里南陽。六日中午,王政協啓東以同鄉名義邀宴,得機拜會其母太夫人,太夫人今年八十高齡,耳聰目明,身體健朗,相談之下纔知道太夫人係豫西鎮平縣前民防司令王金生先生之夫人。戰前與別廷芳、彭鍚田、陳舜德、丁叔恆、趙芝庭等同爲地方聞人。豫西地方團隊對抗日勦匪、除暴安良,著有功績,爲地方治安貢獻良多,甚得民心,所以談起王司令在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可説是無人...

共1150条记录 1/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