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雨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瞻畫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4期  出版时间:1997-04-03
    关键字: 风雨 牧童 天涯

    风雨牧童归,坎坷一生情,隔海欲相望,天涯若比邻。

  • 文章浮漚識小錄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知足 骨力 风雨 气节

    △富莫富于常知足;贵莫贵于能脱俗;贫莫贫于无见识;贱莫贱于无骨力。身无一能曰穷;朋来四方为达;百岁荣华为天;万世永赖曰寿。△顚倒中豪杰,非眞豪杰;标榜中气节,非眞气节。必招之不来,挠之不得,澄之不淸可谓豪杰,可谓气节。△士于危疑震撼之中,而不变其节;事于风雨飘摇之际,而不变其志,此方是大文章,大丈夫。(芝翁遗作)

  • 文章

    来源期刊:《同安》 第68期  作者:朱振仲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玉琴 山川 清明 风雨

    深恨大寒断玉琴,楼空人去失知音。齐眉举案成追忆,海誓山盟夜夜心。自嫁黔娄无怨言,饥寒交迫亦恬然。暮年温饱欣初度,羽化西归苦恨天。风雨同舟四八秋,低徊往事激双流。朝朝暮暮情何已,一寸相思一寸愁。失卿方识卿无价,今日悲卿亦自悲。踏遍山川何处觅,终天抱恨借君迟。泉台卿去两茫茫,孤枕衾寒暗自伤。魂断香消情缱绻,西窗冷月夜长长。日近清明愁更愁,人间天上恨悠悠。几多风雨几多泪,长夜汪汪枕上流。

  • 文章郁達夫的戀愛悲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5期  作者:竹影 出版时间:1971-05-30
    关键字: 郁达夫 恋爱 悲剧 风雨茅庐” 出轨

    自剔銀燈照酒巵,旗亭風月惹相思,忍拋白首名山約,來譜黃衫小玉詞!南國固多紅豆子,沈園差似習家池。山公大醉南樓夜,可是傷春爲柳枝?!愁懷端賴麴生開,厚地高天酒一杯,未必有情難遣此,本來無物却沾埃!楊枝上馬成馳騁,桃葉橫江去不囘;醉後何須人臥鍤,笑他劉院是庸才。——郁達夫:南天酒樓餞映霞二首。

  • 文章詞四闋

    来源期刊:《連聲》 第12期  作者:江舉謙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欧阳修 芳草 风雨 明月

    生查子 和古人韵海外鹰传书,展读浑无语!世事叹沧桑,绮梦成过去!若恨失知音,试托心语。破箧待携归,离绪三千缕!(魏承班)* * * *猗猗阶下兰,叶嫩花娇小。香溢玉楼人,对镜理妆晓!海山盟,永无了。莫向临邛道。日落绿杨隄,芳草复芳草。(牛希济)* * * *虹桥步月时,相转凝眸顾。一点灵犀,不藉星星语!夜莺诚解人,静静楼高处。水面影成双,归路忘风雨!(欧阳修)* * * *更深人定初,明月皎如昼。谁与诉相思,游子归来后!少年轻别离,转眼成衰旧!绿晴红已稀

  • 文章风雨竹石碑续后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80-06-20
    关键字: 风雨竹石碑 读后记 档案资料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肥城尹德民风雨竹石碑,嵌于肥城县城内文庙大成殿东壁外侧。与吾邑八景之一「鸾台夜月」,相距不过百公尺,石碑共有两方,每方长约二尺,宽约二尺五寸,为横长方形。右一方石上绘刻风雨竹两枝,以修竹之枝叶组成前面五言诗四句,除此诗中之二十个字之笔画竹叶外,别无闲杂竹叶混托其中,气韵生动,出于自然,眞是天衣无缝。诗的前面两句:「不谢东君意,丹靑独立名」,十个字计八十八笔画,组成风竹一枝。风竹枝叶为自右向左方吹势,极富

  • 文章漫从风雨话人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9期  作者:葉鐘華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杨奔 风雨人生》 文学品评

    哈尔滨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杨奔散文集—《风雨人生》,是一本传神之笔、艺术之花的好书,开卷使人不忍释手,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可以把人带入舒畅的「忘我」、「忘愁」、「忘老」的欢乐境界。《风雨人生》的作者杨奔,原名壁堃,湖北省武穴市人。哈医大校刊主编、编审。离休老干,诗人、作家,曾经蒙寃二十多年,人生苦旅,道路坎坷。平反以后,如枯木逢春,重操旧业,甘当百花园中的栽花人、护花人,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硕果。《风雨人生》,表达了作者坚韧顽强,乐观旷达的胸怀。他以老牛负重

  • 文章憶江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26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67-04-10
    关键字: 风雨 观音香 往事回忆 学者观点

    四十一、风雨暴夏历五、六月间多雷雨,俗称「雷公暴」,谓为神使,故有「关帝暴」、「都天暴」、「观音暴」……等名称,另有「分龙」日必降豪雨,所谓「小白龙别娘,大哭一场」。尤以五月十三日传为关羽诞日,先一日落雨称为「磨刀水」,倘逢旱岁,此日必雨,因云「大旱难逃五月十三」,亦附会其说而已。雷公暴,狂骤若奔涛,龙子别娘泪化雨,关爷显圣水磨刀;大旱也难逃。四十二、观音香六月十九日相传为南海观音之诞辰,扬城北郊观音山,自初一日起,至十九日止,香火不绝尤以十八日之夕

  • 文章縱有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3期  作者:韋大志 出版时间:2008-02-06
    关键字: 《几经风雨话生平》 陈开宇 读后感

    领袖蒋委员长「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抱着满腔爱国热忱而一道投笔从军的第二期青年兵。在戡乱期间,曾驰骋大江南北,接受了严酷的战火试炼,幸未牺牲,到了台湾由于各奔前程,难得一见。直到年老退休之后,大伙儿怀念数十年的革命感情,又自动自发地结合在一起。重温往日旧梦。在我接任同学会会长期间,开宇兄特别关心,主动支持、热心帮忙,态度和蔼、亲切感人。在密切的交往中使我对他的为人有深切的了解,尤其是读过他这本感人的大作「几经风雨话生平」之后,使我对他更由衷敬佩。在增广贤文

  • 文章記屈映光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7期  作者:沈光懷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浙江先贤 屈映光 革命志士 风雨报》 佛学研究

    屈映光先生字文六;乳名神魁,浙江临海东塍人;幼而岐嶷,禀赋异人,富机 智,善谋略;初习擧,不第。淸末朝政不纲,国事蜩螗,先生受革命思潮之激荡,慨然有澄淸天下之志。淸光緖三十三年,年二十四岁,肄业杭州赤城公学,加入光复会,毕业后以成绩优异,留校任敎。宣统元年陈英士先生设民声丛报于上海,先生与缪载卿创办风雨报于杭州,盖秋瑾女士被害时有「秋雨秋风愁煞人」之句,乃取为报名,用以纪念而作号召,并与民声报互通声气,鼓吹革命。辛亥前夕,革命风起,先生与同鄕杨哲商、周佩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