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味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州地方风味蝤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張懷宇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风味菜 菜谱 蝤蛑

    溪邊石蟹小如錢,喜見輪囷赤玉盤。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蠻珍海錯聞名久,怪風腥雨入座寒。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頭團。蘇軾·丁公默送蝤蛑

  • 文章永嘉場寺前街餛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5期  作者:張衛中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永嘉场 寺前街 风味独特 馄饨

    地处在瓯江口南岸的永嘉场,其中部有一条古老的街,史称寺前街,街的北头桥东巷中段,一间店辅,装饰不十分华丽,店前挂著直式「馄饨老店」店额。该店在清朝道光年间,大罗山东麓青山村人娄学林所开设,因此人们称为「学林馄饨店」。馄饨是一种普通大众饮食,各地都有馄饨店,如温洲市区「长人馄饨」,而「学林馄饨店」馄饨制作上具有它独特风味,故名闻温州。它的特点:其一,采用上白面粉与鸡蛋清制成馄饨皮,薄如纸,透明如玻璃;其二,馅芯的猪肉,采用当天宰杀的猪后腿瘦肉剁成;其三

  • 文章故鄕风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期  作者:林上邨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宁波风味小吃 怀念故乡

    听月轩馄饨 听月轩在宁波府城隍庙,历史悠久,仅仅备面食,不售酒菜,以馄饨最出名,为标准宁式,与北方相较,更胜一筹。顾客常常从江东及江北岸数里外来,有的游玩新老城隍庙后,也来息脚,都非尝此不可。生姜桥面结 生姜桥在东大街南边,经塡河筑路后,桥已仅存虚名。店无招牌,惟一老者与幼童经营。他的面结祇有手指那么大,百页是自制的,碱水落得非常恰当,所以吃起来,似无百页原味,不硬也不腐化,馅子有肉和虾米,汤汁湛然淸澈,而入口鲜腴,别饶风味。四大家糕饼 讲到宁波糕饼茶食

  • 文章南京糖粥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思歸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南京 糖粥藕 小贩 风味

    糖粥藕哦!糖粥藕」!下午三时左右,南京的大街小巷常常荡漾一声声引人垂涎的吆喝。小贩笑迷迷地,从木桶中拿出节肚子里塡满着糯米的熟藕,运刀如飞,刹那间,切满一碗,薄薄红片崁着圈圈晶莹白玉(藕熟变红色糯米透明如玉),掀开锅盖,淋上几勺糯米稀粥和桂花糖卤,香喷喷、甜蜜蜜、热呼呼、入嘴即化,眞是受用不尽。南京莲藕,夏日甜嫩,生吃赛过砀山梨,深秋渐老,切开茎节,灌入浸湿的糯米,闷煮两三小时,早晨切片,两面煎黄,洒上白糖,别具风味,更是百吃不厌。

  • 文章深秋稻熟螃蟹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期  作者:獨醒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美食 螃蟹 吃蟹方法 故乡风味

    常州北臨長江,南憑太湖,隔湖居西,東有十萬八千頃芙蓉圩,三萬六千頃黃天蕩,運河橫貫東西,北有孟河、德勝河、澡江河、連接長江,雖不能稱水鄕,但河流縱橫,土地肥沃,眞樂土也。美麗富足的家鄕,淪匪廿年了,當此農曆九十月之交,正是家鄕稻熟蟹肥之時,過去詩人墨客,持螯賞菊,乃雅人韻事,故鄕人民知道九月吃團臍(母蟹),十月吃尖臍(公蟹),至十月中後無論尖臍團臍均已成熟,無庸再事揀選了。常州蟹有多種,臨江之處城北鄕沿長江產者,稱江蟹,臨湖之處產者稱湖蟹,黃天蕩、芙蓉圩...

  • 文章陝西珍味誇三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唐魯孫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美食 风土习俗 故乡风味

    好啖的朋友凑在一起,聊来聊去就聊到吃上来了,有人说江浙菜滑美甘纯,有人说川湘菜臞浇芳烈。其实各省都有几样自成馨逸的拿手菜,祗是我们没有见过,没有尝过而已。就拿陕西来说吧,一般人总认为陕西地处边陲,风高土厚,讲到吃不过是大锅盔牛羊肉泡馍一类粗吃,一定是很浓厚的西北风味,无论如何比不上南馔珍味。您若是吃过于右老家鄕三原上等酒席,您就要自惭所见者少啦。一般人常说:陕西接近西北边陲,鱼龙虾凤,当地人以牛羊肉为主要菜肴,殊不知陕西全省惟独三原早年禁止屠牛,一直

  • 文章温州地方风味 花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3期  作者:張懷宇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温州 地方风味 花蛤 海产品

    冰壺館裡酒初酣,鮮味登盤是白蚶。向晚宿醉猶未解,倩他摻手擘甌柑。清·郭鐘岳:《甌江竹枝詞》

  • 文章温州地方风味文蛤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5期  作者:張懷宇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文蛤 美食 地方风味

    去年曾賦蛤蜊篇,旅館霜高月正圓。舊舍朋從今好在,新時節物故依然。棲身末厭泥沙穩,爽口還充鼎俎鮮。適意四方無不可,若思鱸膾未應賢。宋·孔武中:《蛤蜊》

  • 文章中原特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家乡特产 风味小吃 怀念往事

    故鄕特產,特別令人嚮往,背鄕離井愈久;嚮往的鄕思愈濃。每見報導我大陸各地特產,最能引人入勝,使人神往!尤其想起那些爲他處罕見的故鄕特產,更激起人們的鄕思潮湧,無限懷念!益覺桑梓鄕土可愛,對匪同仇敵愾心愈益堅強。諒爲我海內外千萬遊子所同感亦所樂聞吧!中原氣候中和,黃壤鬆土,天然特產較多,約可分爲食品與非食品兩大類,都是特別優異著名的地道土產。名產食品有:「豫西石榴陜(州)靈(寶)棗,豫南芝蔴香又好;孟(津)梨寶(豐)酒伊(陽、川)洛(陽、寧)柿,有香有甜中...

  • 文章清明談麻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期  作者:中月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清明 麻粢 风味小吃 扫墓祭祖 祭品

    清明扫墓,全民皆然,但祭品丰啬,各随环境,而麻粢一项,乃吾郡为是节不可省之主祭品。其先采来青苗,状似艾,而叶背不白,似蒿而叶面较润,俗唤为「靑」。藏置稻草灰中数天,使「靑」能保持原色,不致发黄,用时切碎,投入臼中,与米粉和捣,同做年糕一般。取起,揿成薄饼,置模中或圆或方,但大多切作棱形。两面糁以松花,内靑外黄,食时烘煎随便,蘸以白糖,色香味俱佳,如用火缸煨之另有一股鄕村风味。惟在饼舖买来者,多用薙菜充之,则色香味大逊矣。吾鄕凡族大人众者,做麻粢动辄以石数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