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点而成,其时,蒋公正在黄埔办学,宜其措施简单示廉洁也!继至坟庄一游,守庄人一老者,恭敬出迎,言语谦和,入室中稍坐,但见铜床一具,大照相一架,蒋公立侍母像一帧,使人肃然起孝思之感!其余一切屋宇器具均极朴实无华。雪窦寺之巡礼 余久耳雪窦大师及雪窦寺之各,至此乃得一游,此山为四明山之别阜(分支),宋理宗尝梦游此山,因赐名「应梦山」,宋时高僧「重显」卓锡于此,宗风大振,时人尊称雪窦禅师。次日淸晨仍烦刘君引路,与同事庄、郭二君及班长李振南带押运兵韦斌(六人均欲同去余只允
雪深不记山深浅,人行平天岩壑。旷野飞声,虚空倒影,松桂危峯陡落。流泉喷薄。自窈窕寻源,引瓢孤酌。倦倚高寒,少库游事老方觉。幽寻闲院邃阁。树凉僧坐定,翻笑行乐。近竹惊秋,穿篱误晚,都把尘缘消却。东邻似昨。待留取当年,晋人曾约。童子何知,故山空放鹤。这是宋人张叔夏在雪窦寺做的一阕台城格调。当年游雪宝寺没有注意到这阕词,现在读到这阕词又没有机会重游雪窦寺,这是多么遗憾的一囘事啊!原来雪窦寺所在的地方,本是在高山上,可是这高山上竟有一块极大的平原,除种田种地住宅
便是晋朝时期建于雪窦山上的雪窦寺。雄伟古刹,佛光宝顶,这雪窦寺早在明时就号称「天下禅宗十刹之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又经大规模重建。传说中的布袋和尙出身奉化,为弥勒佛化身,他乐善好施,笑口常开,曾在雪窦寺挂单,所以这里的皆大欢喜弥勒佛殿尤为出名,千百年来,香火鼎盛,高僧辈出。相传北宋仁宗皇帝遍览各地山川寺院时,发现雪窦寺仿若自己梦中游山所见,遂派内侍送御服金丝龙袍等物,赏赐给雪窦寺僧众。后理宗皇帝又御题「应梦名山」,镌在一石碑上,故雪窦山又名应梦山
避暑消烦的好去处。名刹雪窦等·去来香客多由妙高台往下行的三华里便是千古名刹雪窦寺,它位于雪窦山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创于晋盛于唐。建寺迄今已有一七〇〇多年的历史,从晋朝始,声名已远扬四海。四方香客慕名而至者不知凡几。然而,名寺劫难多。一七〇〇年来他经历了五次灭顶之灾。但每次灾后重建都比原先拓大。现在的规模是一九八五年重修的。他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建了一座具有特色的「弥勒佛殿」。全寺占地一二四亩。神坛经殿齐全,有望踏身全国「五大名山之列」。雪窦寺由八大景观组成。门首
雪窦寺在奉化县西北五十里,肇创于晋,唐咸通间,又名瀑布观音院,景福元年常通禅师,增而新之,宋淳化三年,赐御制诗赋,建成藏阁。咸平二年,赐「雪窦资圣禅寺」额,祥符三年,度僧免徭役,亁兴中,明觉禅师重增广焉。绍兴丁卯冬,释如湛重建,至道元年,孝宗勅赐铜钟,淳祐五年,理宗赐御书「应梦名山」四大字。元至元二十五年毁,越二年,僧善来重建,明仍其额,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崇祯末年复毁。寺前有合珠林、锦镜池、千丈严、瀑布泉、藤龛、隐秀亭,左有妙高台,右有鹰潭、徐凫巖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91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