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郭子仪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捐款兴建郭子仪牌楼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台胞捐款 郭子仪牌楼 开放探亲 郭子仪纪念馆

    陕西华县内乡郭振武捐台币陆拾捌万元郭振武筅生原藉华县,是唐朝名将郭子仪曾孙、郭仲文之后早年在家乡耕读,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救会图存行列,来台后曾任联军法官,至陆军总部年法组长,澎防部军法处长等军战,自军中退役后,潜心学术硏究,出刊专书廿余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捐款给军中托儿所、育幼院,并将自己身体捐国防医学院,作硏究用,现年八十三岁,大陆探亲开放后,闻知大陆家乡兴建郭子仪纪念馆,即多次写信给华县当局,表示赞成,并多次信件往来,提出热情、中肯而又具体建议

  • 文章吳著「三十六忠」中之關中先賢(五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张骞 班超 苏武 郭子仪 颜杲卿 关中先贤

    武在冰天雪地里苦度十九年,节旄尽落,忠贞不改,昭帝时汉胡和亲,才得归汉。孔子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不仅如此,且还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坚贞不移,始终如一,正是忠勇千古典范。(参考汉书武帝本纪、苏武传及匈奴传。)单骑退敌唐朝郭子仪,华州郑(今陕西华县)人,因功封汾阳王,世称郭汾阳,生于武后神功元年,逝于德宗建中二年(西元六九七年至七八一年),享寿八十五岁。子仪初以优等武举补左衞长史,安史乱前,官至朔方节度使。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反,奉命讨贼,河北十

  • 文章中華文化之發源地——西北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4期  作者:張德粹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黄帝 尧帝 李渊 郭子仪 唐玄奘 建国功勋

    初仕隋,后从唐,功勋宏伟,平吴擒辅公祐,破突厥,定吐谷浑,数十年衞国平乱,积功而封衞国公谧景武。老迈年纪,尙有志为国率兵远征高丽,但太宗悯其年老而谢绝此志意。贞观二十三年,李靖在家病逝,时年七十九,以当时医术与衞生科学未进步之情况论,算是高寿终老,此位大将军百战之余,尙能如此高寿而终,实由其天赋体能健强加之善于休养所致。郭子仪,唐华州人,即今陕西华县,出生于公元六九七年。幼时即身材高大,像貎堂皇,聪明伶俐,素受知于当时大诗家诗仙李白,又特受其父母双亲之欢

  • 文章郭子仪拜寿传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良鐵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郭子仪 拜寿 醉打金枝 人物轶事

    引言唐玄宗离长安幸蜀,太子李享即位,是为唐肃宗。正当外族环伺,郭子仪引兵平乱,征战皆捷,保有唐宗江山,封郭子仪为汾阳王。唐代宗大历二月十五日为郭子仪寿诞,为了儿子郭暧,与升平公主争言,子仪囚暧待罪,帝曰:「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儿女闺房之事,何足听也。后人将郭子仪拜寿,儿子怒打公主一事,编成戏剧,广泛流传,遂成为家喩户晓的历史故事。我潮郭氏裔族,追念先人荣耀,显赫门第,每年举行祭祖,演戏,热闹一番,迄今相沿不断。唐肃宗时,外族侵凌,郭子仪领兵五万,由

  • 文章詠山西汾陽郭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方璧成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郭子仪 生平简介 诗词 汾阳郭氏

    汾阳郭子仪,原本唐代华州郑(今陕西华县人),玄宗时朔方节度使,肃宗时平安史之乱,中兴之功,诸将之冠,封汾阳王,代宗时屯河东,回纥数十万围之,情势危急,郭之仪率将数十骑,亲入回纥营说之,回纥不战而退,身系唐室安危二十载,卒諡忠武,从此汾阳郭氏、郭令公等称呼,四海咸知,永垂不朽,为诗一首以记之。汾阳威武记唐篇,回纥闻名马不前;富贵荣华亦寿考,郭公勋业世间传。又邻居郭凤翕将军,行年八十又七,亦山西汾阳人,且为郭令公后裔,早岁献身兵工事业,于造兵颇多贡献,曾任

  • 文章心無恐懼即無恐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恐惧 《安史之乱》 郭子仪 朱元璋 人生感悟

    安然走过吊桥,什么危险也没有发生;可见驱逐恐惧的心理,最可靠的办法是奋其勇毅,一切当可迎刃而解。唐代的「安史之乱」,渔阳骄兵悍将一举攻占洛阳,潼关不守,玄宗幸蜀,肃宗即位灵武,全仗郭子仪浴血苦战,终于收复两京,转危为安。其后回纥兴兵来犯,仓促之间再度起用久释兵权的郭子仪,众寡悬殊,势难硬拼;遂丢弃甲冑,一路传乎直入回纥营中,顿使回纥兵将为其威仪所折服,而纷纷罗拜马前,誓好如初。唐代的马燧,在大历、建中年间,屠破李灵耀、田悦之乱,封为北平郡王。当其招抚为乱之徐

  • 文章觀賞豫劇「打金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豫剧 《打金枝》 历史剧 演员 戏曲 郭子仪

    台北市立社会敎育馆,曾假中华路国军文艺活动中心,举办豫剧欣赏会,邀请海军陆战队剧队演出「打金枝」,招待各界人士。笔者获此机会,前往观赏,饱聆鄕音。此历史剧,亦称「郭子仪带子上朝」诸多河南同鄕,耳熟能详。剧中人唐王、金枝、郭暧、国后、郭子仪、郭夫人,依次由秦贯伍、潘海英、刘海燕、伍海春、何景泉、魏成钧饰演,唱、唸、做、表,各如其分。豫剧中老生人才缺乏(在郑州之周海水较有声誉),秦贯伍系票人下海,饰唐王演来称职。潘海英饰金枝,扮相,台风稍逊,此一角色,如能

  • 文章郭子仪与山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盧桂峰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郭子仪 郭氏起源 历史记载 遗址遗物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许多古老的姓氏在这里诞生,郭氏也起源于这里,汾阳王郭子仪与山西密不可分,这里还有郭氏和郭子仪的许多遗址、遗迹。郭氏源于山西据考证,郭氏起源有两支:一支是以居住地城郭为姓。古时有「三里之城,五里之郭」的说法。居于城郭内则因以姓郭。如夏代郭支、商代郭嵩都属于这一支。另一支源于姬姓(黄帝后裔)。西周初,武王灭商纣封诸侯,全国共七十一个诸侯国。周文王的三弟姬仲受封于虢号称虢叔,是虢国的第一位国君。历史上的下阳(今山西

  • 文章唐代中兴名臣郭子仪评传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5期  作者:車潤豐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郭子仪 平定安史之乱 中兴名臣 单骑退回纥

    一、报国心切扭转乾坤的唐代大英雄郭子仪,华州郑县人氏,秉性忠正,满腹韬略,治军严明仁厚,深得人心,一身系唐代四朝之安危,扶危定倾,典型在夙昔。在他未得志前,闲居京师地方,耳闻目见,尽是些对朝政日非不满的言论和表态,事实上国势也是由盛而衰,他到酒楼喝酒,浇胸中块垒的词:「怅钓鱼人去,射虎人遥,屠狗人无」愿殷忧启出圣贤,至少,也希望有几个射虎屠狗的好汉,来为国效命!二、平定安史之乱唐玄宗即位之始,任贤、纳谏、崇俭、好学、轻刑、薄赋、夙兴夜寐,以临天下

  • 文章追根探源——淺說「汾陽郭氏」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2期  作者:李家輝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汾阳郭氏 汾阳王郭子仪 郭姓由来 始祖虢叔 郭氏世系表 蓬岛郭氏谱

    子的:第一表第二表郭子仪有八子七女,单名都是一个字,字边带日字,八子依序有:曜[1]、旰、曦、、晤、暧、曙、映。郭子仪第六子郭暧在福建兴化做官,后裔有迁长汀的。根据「崇正同人系谱(客家总谱)郭氏条」:「至唐中叶,有郭子仪……封汾阳郡王。有八子、七十二孙。其第六子暧[2]出守福建汀州……生子福安……住福建泉州太守……以官福建故,遂家于汀州郭坊村。此为郭氏南来播族之始。」蓬岛郭氏家谱载:「入闽始祖为郭子仪裔孙郭嵩,于唐咸通年间(八六〇—八七三),自河南光州固始县随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