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送灶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送灶诗词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春元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送灶 胶牙糖 送灶 清朝

    苏杭送灶,以胶牙饧及粉祀之。沈朝初「忆江南词」云:「苏州好,腊尽火盆红,玉屑饧糖成锭脆,紫花香豆著皮松,媚灶最精工。」朱竹「醉司命」词又云:「炼香以烧,剪纸而焚,饼糕粉嘉,杂遝上陈。」吴曼云「江鄕节物小序」云:「杭俗廿四夜祀灶,以糖分染五色,皆用素品。」诗云:「眷饧着色烂如霞,淸供还斟玉乳茶;不用黄羊重媚灶,知君一尝已胶牙。」若是,则灶君受赃矣,殊可哂也。昔日谢灶,妇女不得预其事,以竹筋作杠为灶神之轿焚之,舁神上天,又寸断稻草及靑豆,撒屋顶,以饲神焉。蔡

  • 文章常州腊月廿三送灶习俗漫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9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故乡 送灶习俗 灶王爷 米糖

    每年腊月廿三、正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记得在江南故鄕,一年一度的「送灶」,可眞算得上一件「大」事,烛光摇曳,香烟缭绕,供品齐全,诚心诚意地正说明当时鄕居诚笃朴实的一面。故鄕常州的送灶,也是非常郑重的,据鄕长庄育民大医师说:送灶是每年腊月廿三晚上举行,接灶是正月十四,所以家鄕有句话叫做,「送廿三,接十四」,就是依据这个道理说的。其实,灶王爷夫妇到天庭「述职」,应该是腊月廿四凌晨启程,正月十五返囘下界,往返共二十天,廿三日送灶,正是为灶王爷夫妇饯行,希望

  • 文章說說我國的民間祭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4期  作者:张明華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传统习俗 祭灶 灶神 送灶 接灶

    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平民百姓人家,就将灶王爷的神像直接贴在灶台正中的灶墙上。传说每年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要到玉帝那里报告世间人们一年的善恶是非与功过,定人间祸福,被举告者,大错减寿三百天,小错减寿一百日。而玉帝则根据灶王爷一面之辞,下达对各户人家在新的一年中的吉凶祸福的旨意,并交给灶王爷实施执行。人们都怕灶王爷在玉皇大帝报告那家老小「打小报告」,对灶王爷诚惶诚恐,毕恭毕敬,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和怠慢。于是,就在腊月廿三,灶王爷升天之日祭灶时,举行送灶

  • 文章春哲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朱春哲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悼词 清明怀古 送灶 贺新年

    ●敬悼师母毛夫人一、惊闻师母赴瑶台,失庇含悲泪满腮。久别慈云违懿训,萱恩未报愧胸怀。二、婺晦瑶天驾鹤行,劬劳美德众人钦。慈晖已杳遗风在,懿范留芳灼古今。●清明怀古清明寒食紧相连,介子留芳代代延。辞禄隐居标气节,焚身殉孝志弥坚。灵魂清白无铜臭,胆识超人压众贤。借问今朝贪腐客,金钱能否带黄泉?●戏说送灶灶君今日上西天,谒见天皇莫假言。人世难分眞共假,仙家眞假勿纠缠。只因有假眞方在,假若无眞假枉然。但愿存眞袪假象,和谐社会福绵绵。●兔年话兔喜逢玉兔报年华,处处

  • 文章送灶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9期  作者:二泉散人  出版时间:1978-01-20
    关键字: 送灶君 传统习俗 诗词

    故鄕在农历十二月廿四晚上,家家都要送灶君菩萨上天,希望他向玉皇奏报善事,希望得到神佑。城里人家送灶君很考究,有五色彩纸扎的小轿一顶,和锡箔银锭、糕团、素菜酒菓,在灶前供祭一番以后,把灶君的神位放入纸轿中,送至大门外阶下焚化,到了大除夕晚上,再把灶君接囘来。鄕下人家送灶君,很是简单,只是灶君神码一张,淸酒一杯,素菜一盘,团子三个,供祭一番后,用黄豆箕代轿子,送出门外焚化。据说北宋名将吕蒙正在未得志时,非常贫穷,连送灶君都送不起,那天他不胜感慨,就做了下面

  • 文章漫談家鄕年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田誘予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年俗 风土习俗 思念故乡 送灶神

    腊八,即赶办年货,并磨面粉以备蒸包子馒首。有关送灶仪式,各地略有不同,大多在廿三晩上,也有是在廿四晚。在闽粤一带较为愼重,用二片糖押在米盌上,用单、双毫(银角)放在糖上,柚叶浸在水碗里,一条鲤鱼三杯酒,还要冩一张「灶君疏」,意思是请灶君多说好话。吾鄕是在灶君面前放一大盘,里放麦芽糖、桂片糕糖菓等,两旁放一叠水糕、一双杯箸、燃一柱香,然后将「送灶纸」焚化,纸内有张方纸上印一匹马,是贴在灶后,预备骑上天,还有一张灶君像,贴在中间,两旁对联是:「上天言好事

  • 文章南京的除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嚴必康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南京 扫尘迎神 除夕守岁 送灶迎灶 南京年俗

    心理上已倍觉温暖之至,初时寒缩之象又去,大家更觉得喜笑颜开,登时显出一片除旧迎新的气象。八、有关送灶迎灶一般人说来,灶老爷(灶神)是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为古五祀之一,每年年终,要将人间功过上天述职报告,须时七八日;因人家富贵贫贱都有灶神,上白仍当顺序,所以有君三民四龟五鼈六之分,也就是分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四天依序去送灶。届时敬灶糖,是请灶老爷甜甜嘴多说好话,(妇女例不参加祭拜,须俟祭毕始入厨。);到了除夕必须迎灶神囘来,名为接灶,这在人家每道

  • 文章鄉俗摭憶——媚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吳興 郁仁長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家乡风俗 除夕祭灶 送灶接灶 灶神

    黑三色,神的两颊涂两块红,无论男女都如国剧中尉迟恭的脸谱,惟灶君祃与寿星、王母祃特异,尤以前者为然,我幼时所见上海印制的灶君祃,用铜版纸,冠带袍服彩色鲜艶,面容淸晰,须髯分明,印刷十分精美。如我所知,各地祀灶仪式大致相同,湖州习俗—至少吾家如此—所不同者有:一、送灶必在腊月二十三日晚间擧行。二、一般所称「糖瓜祭社」的糖瓜,我们用糖制的元宝,其时街头有专业小贩叫售,可见非湖俗独用。三、送神时焚化神祃之外,同时焚化一乘纸轿和若干枝麻楷。四、供品一槪素食,极简单

  • 文章送灶神「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9期  作者:西郊人  出版时间:1983-01-20
    关键字: 送灶神 祭灶 灶神来历 醉司命

    故鄕有句俗谚叫:「七顚八倒,廿四送灶,」就是说岁月如流,光阴过得眞快,一年又糊裏糊涂的过去已经到十二月廿四送灶的日子了。现在我们来谈谈祭灶和送灶的故事罢。祭灶是古礼五祀之一,起源很早,在周代社会,就已有祭灶之俗。礼记曲礼下载:「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偏;诸侯祭山川,祭五祀,岁偏;大夫祭五祀,岁偏;士祭其先。」汉郑元注:「五祀,户,灶,中,霤,行也。」论语八佾章云:「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

  • 文章送灶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期  作者:王跡  出版时间:1972-01-20
    关键字: 送灶君 厨房 主妇 灶君老爷 糯米糖团子

    故鄕送灶君,有的人家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有的人家在十二月廿四,送灶君是主妇的事,男人不预问的,因为过去每家人家,都是男子主外,女子主内,灶君老爷职司监督一家的善恶,他高高的坐在灶上灶君殿里,那里能知道男人家主在外做些什么?只有主妇天天在家到厨房去烧菜煮饭,没有一天不和灶君老爷接触,所以关于主妇一年到头所犯的过错——尤其是口过,灶君老爷都听在耳中,记在心头,在一年一度上天奏报玉帝的时候,只有把主妇的行为报吿一下,聊以交差塞职,可是说好说坏,都在他的嘴里,他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