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运输共返回4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建進貢的遭殃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荔枝 贡品 运输

    杜牧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支來。」這是諷剌唐明皇、楊貴妃爲了口腹之慾,調動了大量人力物力來滿足所需,深堪痛恨。按荔支充作貢品,並不始自楊貴妃,遠在漢朝,就有這勞民傷財的事。據「後漢書」和帝紀說:「舊南海獻龍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死者繼路,因臨武長唐羌上書言狀,乃詔罷之。」「南海」指今日廣東、福建一部分地方,爲了進貢龍眼荔支上京師不得不用大量人力,日夜不停地騎着快馬趕路,最快也要一個月左右才到達陝西。後來中原和南方隔絕,才中斷了。到了唐朝...

  • 文章對日抗戰八年拾零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2期  作者:王惠民 出版时间:1981-12-06
    关键字: 抗战 投降 官兵 交通运输

    调囘重庆后,改派倪文亚接替,隔不多时,倪奉命担任浙江靑年团主任委员,辞去敎育长职务,第三任敎育长姓陈,名已想不起来,对日抗战胜利,省训练团遂停办。缺汽油车难发动运输全靠人力浙江全省的公路,在战前共计三、七一七公里,除保留九十三公里外,计破坏三、六二四公里,都是为阻止敌人的重武器通行而自动掘毁的。所剩下的九十三公里,就是通临时省会所在地的云和两段公路,即云和通丽水与云和通龙泉的两段。车次都不多,上下午各对开两次,汽车的动力不完全用汽油,走云龙线的车子多半用

  • 文章抗战前的烟台交通运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張鳳磊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烟台 抗战前 交通运输

    本資料譯自A·G·阿美德編撰並自行出版的《圖說煙臺通志》一書,為《山東文獻》第十九卷第三、四期所載《抗日戰爭前的煙臺貿易與工業》之續篇,譯文規則一仍其舊,玆不復贅述。

  • 文章豐縣境内之太行堤與順堤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李誠修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太行堤 顺堤河 交通运输

    复新河,转入南阳湖,遂使堤北居民免虞水患。囘忆在民国廿年前,每当堤河有水时,常见南阳湖及运河之船扬帆其上,往返载运货物,我曾数度由门前堤河装船,运麦去济宁出售,买大粪运囘肥田。那时的堤河,在河水高涨时,会为堤北居民带来灾害,当河水平静时,对于交通运输大有帮助,曾听前一辈老人家说:早年赵庄集,商店林立,京广杂货、钱庄、当舖、盐店等各种买卖都有,尤其油、糟坊最多。在生意鼎盛时,仅次于丰县城内。因其南枕太行堤,西临大堤河,昔有水旱码头之称。想见当时,实有不少船只

  • 文章淮北鹺業之回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吳昌齡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淮北盐业 鹾业 晒盐科技 运输销售

    甲、曬鹽:一、鹽池:當淸代初年,復海後,業鹺者,在海州所屬濱海地區,擇可汲取海水地帶,建立鹽池,用土砌築成方格,引汲海水,曝曬成鹽,俗稱池灘,現名「鹽田」,通稱「鹽池」。二、鹽池單位:鹽池計算單位俗稱「一排灘」或「一份灘」。佔地約四十畝,分劃曬格十數個,如曬格不足此數,稱「半排灘」或「半份灘」。灘外界設有溝渠圍岸,爲製鹽之不可缺或之工程,俗稱「泥工」。三、鹽戶:直接從事製鹽者,習稱「灶戶」,每排灘各有領曬鹽人一戶,全戶人口,無分男女從事工役,人力不足時,...

  • 文章今日山東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魯風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山东 矿产 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

    編者按:自從開放探親以來,不少同鄉都囘去看看,大多是走馬觀花,沒有時間深入瞭解實況。旅居美國的魯風先生,為了增加更真實和實在性起見,打算寫一些各方面的報導。他説:山東的「窮」已成過去,四方東北去求生,也是歷史。山區有些地方仍窮,但那是很少數的鄉村。魯風先生數次囘鄉,實地從各方面得到些資料,將陸續提供給鄉親參考。

  • 文章程培德鄉長榮獲奬狀簡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8期  作者:武林人 出版时间:1980-08-06
    关键字: 程培德 荣获奖状 运输管理奖

    六十九年七月一日为中华民国道路协会六十九年年会曁第十六届公路节,在庆祝大会上主席宣布,程培德鄕长荣誉获颁「运输管理奖状」得奖人,于庄严隆重及悠扬音乐典礼中,得到这幅交通界咸认为系相当高等的荣誉象征。程培德鄕长为浙江杭州人,现年五十五岁,自卅九年进入公路局服务迄今,将届卅年,现任职于公路局北部汽车技术训练中心主任讲师。程鄕长好学不倦,在授课之余,除著有「汽车保养与安全驾驶」及「汽车驾驶训练」两书外,刻正蒐集中外最新关于防衞驾驶及车辆修护资料,不久即将有新著

  • 文章英國運河遊記(一)——看看別人,想想自己,讓我們一同努力維護我們的河川吧!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0期  作者:華科  出版时间:1995-08-20
    关键字: 英国 运河 “窄船” 运输网

    ◎英国境内有约三千英哩的内陆运河,约于一百多年前,铁路尙未问世前,,曾经是英国整个内陆运输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当时的运河,尤如现在的高速公路,担负著英国各地货物互通有无的任务。后来发明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渐渐形成一更快、更方便的运输网。运河的运输效率再难与之相比,运输的功能很快的便被取代。人们虽不再利用运河来运送货物,但经过这些时日,英国的运河仍保持着它昔日的风貌,一则由于它在水利、灌溉、观光上的功用,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有心之士,也成立

  • 文章吾鄕土路上的载重运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趙培遠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载重运输 乡村土路 独轮小车 双轮大车 土牛

    在鄕村土路上,常见的载重工具,有独轮小车,和双轮大车,不论什么车辆,都要用牛驴牵引或骡马拖拉。除了普通日用物资,都可装车搬运,分批输送外,对于那些体积庞大,装卸困难,既不能支解,也无法容放的超重物体,还有一种特殊运输工具,叫做土牛。构造虽极简单,行动也很拙笨,但是它的承重本领,却超乎一般人的想像之外。兹就所见,分述于下:一、独轮小车:这种车字又分「单把子」和「二把手」两种。单把子车除了行商小贩,或轻便搬迁,不超过三两百斤,可以一人驾驶,独来独往,也可成羣

  • 文章現代英國的迷思與建設鏡鑑(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0期  作者:鄭隆炎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英国 工业 运输 土地计划 建设经验

    能对是项经济作最大的扩展。运输良好的道路系统运河以及可航行的河流使得运输费用大减,因而使英国遥远鄕村部分的水准与都市附近的水准大致相同,这是所有进步的最大理由,十八世纪的运输革命即由此形成,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即曾这样写过。但是有人也要问,在过去三十年内英国运输系统重整顿计画是否有任何效果呢?最近的改进强调主要城市与城市间交通网的易变性使遥远地区造成伤害以及对某些人有利,而对某些人有害的两种说法都是値得商榷的。英国经济对高度发展而有效的运输网有其高度

共49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