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迁居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琵琶記作者高則誠後裔今何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陳牧野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高则诚 琵琶记 高则诚后裔 迁居

    高明(一三〇五—一三七五?),字则诚,一字晦叔,号菜根道人,以字行,元末明初大戏剧家,浙江瑞安崇儒里(今阁巷柏树村)人。他所创作的《琵琶记》为中国戏剧名著,誉称为中国南戏的鼻祖,受到世人崇敬。高明嫡孙高可逊,为建文帝重臣,自然会成为朱棣镇压对象。高可逊不是逃(藏匿)就是被杀,下落不明。高氏后裔为避「瓜蔓抄」,只有背井离乡四处逃亡。今经高圻祥查考,高氏后裔就近迁至湖岭南川,文成县玉壶、青田山垉,远迁至青田等地。

  • 文章瓦屑壩——我們曾經的夢中故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6期  作者:周啟志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瓦屑坝 移民 迁居湖北 鄱阳县

    元末明初江西之民大规模迁居湖北

  • 文章溫州人 受摩尼教之影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3期  作者:紹結  出版时间:2014-06-01
    关键字: 温州 摩尼教 迁居历史 宗教传播

    西元八七八年),闽北居民为避乱而大批流入温州(西元八七九年黄巢在广州滥杀无辜的蕃胡十二万人)。二、后经五代闽中战乱不断,有闽南漳州,莆田等居民迁入平阳、瑞安、永嘉等地,后至宋孝宗乾道二年,因天灾,温州溺死二万余人,乾道五年三次水灾,人畜溺死甚众。为此,温州政府传檄福建,要求移民补籍,所以福建迁移温州的人就更多了,就以我的始迁祖 罗巘公亦于北宋年间(距今一千年前)自福建长溪迁居瑞安。三、地理优势的原因,这位居我国东南边陲,浙江的南部的温州,在唐宋年间自来

  • 文章赵总干事迁居士林中社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33期  出版时间:1988-03-01
    关键字: 赵永耀 迁居 士林中社路 联系地址

    趙總幹事永耀原居永和市於七十六年十二月已遷移台北市士林中社路一段八十號(四九棟)電話:八四一—三四一七·八四一—一五三二號

  • 文章程会长迁居内湖新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32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程沧波 迁居 内湖新厦 联系地址

    程会长沧波先生自一月十五日起,迁居台北市内湖区大湖街一五八巷二号。邮递区一一四一八,电话七九三五八三二。谨此敬吿各鄕长。

  • 文章蘇銘芳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苏铭芳 生平概况 创办学校 迁居香港 悼词

    主任。民国三十五年转职上海长江实业银行,先任人事课、出纳课主任,襄理、副经理。三十七年兼任上海长久企业公司经理,三十六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三十七年兼任宪政督导委员。先生在长江实业银行,获董事长李培天信任掌管金库,保管黄金。大陆沦陷,李氏迁居香港,先生淸廉自持,临财不苟,亲将经管黄金及账册,送至香港点交淸楚。缺乏资斧,行动已受限制,在港期间,住调景岭,先以检石为生,后以纸扎小儿玩具为活,嗣与李宗黄先生联系,始囘到台湾参与**行列。民国四十年春,钮永建、李宗黄、刘世润等发起

  • 文章八秩有五懷母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7期  作者:楊衍藩 出版时间:2014-11-15
    关键字: 家族迁居 相夫教子 节俭辛劳 绣花精美 未得送终 愧疚怀念

    余出生於民國十八年己巳三月初九,(依據族譜所載),在台身分證誤為二十年四月五日,為先慈朱太夫人在瑞金凌霄鄉(後鄉鎮合併為象湖鎮)溪背村所生,今適逄八秩有五,兒孫祝嘏,因感係母難之日,豈敢言壽,乃撰文悼念宣揚,以略表孝忱。祖居原在象湖鎮珠蘭廈,珠蘭廈係吾西楊氏十八世祖兆佶府君系下,族人群居坐北朝南之連棟古宅,鍾靈毓秀,子孫繁衍。清末時,先祖父奏廷公以丁口日繁,珠蘭廈房屋不敷居住,乃另創新廈於溪背村。先慈楊母朱氏,諱淑卿,世居瑞金縣壬田區灣子塘村,考多樾公、...

  • 文章在敎育界服務四十餘年 許文明鄉親近功成身退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4期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一生任教 学校教员 任教四十载 退休迁居 身退宴朋

    □晉江雜誌社中部特派員學濟華報導□晉江南門外許文明鄕親,在故鄕時曾任縣立中心小學敎員,校長多年,台灣光復後渡海來台,先後擔任省立高中、縣立國中敎職員,服務敎育界四十於年,於去年限齡退休,功成身退。許文明鄕親原居雲林縣口湖鄕湖東村,於去年營建新居於雲林縣水林鄕水南村成功路,於今春遷入新居,爲從事敎育退休及新厦落成大宴親友。許文明鄕親前年曾編著有「中國倫理道德與哲學思想」一書,由聖理雜誌社發行,現正籌備再版云。

  • 文章(壹、滄海憶往)追昔、撫今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前台南市山東同鄕會理事長 丁孟秋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随军到台 迁居台南 加入台南山东同乡会 首航探亲 八天游景 陪父母探亲

    叫我放弃,报考屏师。理由是将来回老家继承他的志业——兴办学校。民国五十七年,外子自军中退伍考进台南亚洲航空公司,我们举家迁居台南市。我调进志开国小(原台南空小)任教至九十二年退休,未悉爷爷在天之灵,知道我至今都没机会回老家办学校,作何想法,「台湾」不就是我的家乡了吗?民国六十八年因缘际会,加入台南市山东同乡会,自九十三年担任理事长,至今年(99)卸任。记得去年八月份某日,突然接到台北市山东同乡会刘欢副秘书长电话,邀约各县市山东同乡会,报名参加九月二日台湾

  • 文章大眼雞紅頭飄洋過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客家人迁徙 迁居台湾 历史记载 红头船 清朝时期

    埔人迁居台湾始于明末清初,据记载,明末时有不少原籍大埔的起义军,跟随郑成功到了台湾。清初许多不服满清统治的埔人,也纷纷迁渡台湾,致使大埔全县人口,从明崇祯五年(一六三二年)的四万多人,到清顺治八年(一六五九年)减少到一万两千多人。廿年间减少了近三万人。这三万人口中,可能有一半迁居台湾,另一部份可能迁潮汕各县及南洋一带。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海禁大开,允许男女到台湾开垦荒地,许多广东客家人便渡过海峡去开发台湾。众多的前辈在二百多年前是如何飘洋过海到台湾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