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讨论共返回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學而時習之」集註把它解錯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鄒豹君  出版时间:1980-06-20
    关键字: 《学而时习之》 《论语》讨论 学术研究

    绝对不可译为「Women或Ladies」,使西方人对于孔子产生误解。因为西方社会在表面上还是尊敬女性的。集注未为「女子」一词作注,是一大缺点。近读「论语今解」(中华),把女子一词误指古代一般的妇女。(原文:女子胸襟褊狭,有如器量短浅之人,富于自尊心,自尊太过,近之则不逊;又富于专占欲,专占欲太强,远之则怨。……)一九七一年我参加麻省大学某敎授晚宴。其中有两位敎授(可能是德裔),讨论中国人创造文字方法之巧妙。以「明」字为例,把日月两个天体合在一起,作为「明」字

  • 文章與張文正同學論倉頡墓遷建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97-12-20
    关键字: 信件 仓颉墓 迁建 学者讨论

    文正學長大鑒:本年元月曁四月,兩奉芳訊,兼惠書刊,拜讀之餘,深感雅注勤拳,具見舊雨多情,良朋厚愛,感荷之私,匪可言喩。祇以嵇生性懶,復以冗務勞形,致缺然久不報,然踈於跡者,未必不親於神,忝在相知旣久,相交已深,敢請宥諒是幸。讀大作遊倉聖公園即興二首,屈艷班香,舖錦列繡,足徵吾兄懷瑾握玉,巧心妍手,作品意境高雅,饒有情緻,殊令人心折。惟弟以原在吾縣城西門外之倉聖古墓,由來已久,歷史價値極高,當年竟被無知之徒拆毀,令人痛惜不已,如今雖然在城南另建新祠,然舊塚...

  • 文章傅斯年学术讨论会在聊城海源阁宾馆擧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馬學信、孫龍翔 出版时间:1996-09-20
    关键字: 傅斯年学术讨论会 聊城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日,海峡两岸傅斯年学术讨论会在聊城市海源阁宾馆擧行。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苗枫林、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张洪恩、行署副专员刘玉华、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胡元亭及地区老同志许继善出席了会议。在历时三天的会议期间,来自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及台北中央硏究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发表了各自的意见,高度评价了傅斯年先生的一生。傅斯年,字孟眞,山东聊城市人,一九〇九年入天津府立中学读书,一九一六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一九年

  • 文章陳祚龍博士出席東方學術會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廖峯香 出版时间:1971-03-01
    关键字: 陈祚龙 研究方法 学术讨论

    成就,分别向与会的其他人士,竭力解述中华精神的优越,使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源流,都可获到更为正确与深厚的认识和了解。本来,在本届东方学者国际会议召开前,曾有部份所谓「进步」学人敎授,企图利用国际会议,讨论所谓「两个中国」的政治问题,图谋排斥我国。陈祚龙博士于抵达坎培拉,获悉这个消息后,即预先展开防止活动。与会学者,不是其好友,就是后辈。陈祚龙博士即透过这种特殊的关系,以非官方的代表,从旁劝阻,从旁协助,设法尽力使国际会议变成纯学术讨论。在陈博士的多方奔走和劝说之后

  • 文章同安聯誼四海一家

    来源期刊:《同安》 第48期  作者:張宗明 陳玉錠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联谊会 序幕 分组 讨论 返程

    菲律宾航空公司之英文缩写「PAL」勿宁乃「PLANE ALWAYS LATE」中文为「飞机经常延误」之谓。大会序幕,分组硏讨五月二十一日上午十时正,各与会者纷纷进入同安会馆大礼堂,就座后,首由硏讨会主席陈企业博士致欢迎词,继由会务顾问王邦文先生致开幕词。之后;宾主各同乡会社团,互赠纪念品,本会致赠大会鑴有「同其所安」四字之纪念牌乙面,玉锭亦亲书「同其桑梓,安宅四海,我辈联谊,乡音无改」,古籀条幅致贺。十一时,分甲乙两组开始讨论。最主要之结论为章程、会徽、会歌之

  • 文章特派員郁仁治爲國戰死演馬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柳西銘  出版时间:1980-06-20
    关键字: 郁仁治 演马庄战役 东阿救亡讨论会

    日军被淹、损失惨重的事件。—这个决口,对抗战来说,是功在国家。对于豫东、皖北广大地区数百万同胞来说,是祸在地方。抗日胜利,黄河堵口复堤工程积极进行,直至民国三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合拢成功,地方之祸于焉根除。附记数语以备参考。—每天下午分组讨论会,十人一组,讨论题目,大都与当天沈主席及雷秘书长所讲解之题目有关。晚饭后郁仁治[2]举行个别谈话,初、与会人员各塡一学、经历调查表,郁即根据此表选定被邀谈人员,晚间依时到指定地点谈话。他遴选了九人为委员,组成第一区民众动员

  • 文章海峡两岸傅斯年学术讨论会发言纪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趙樹好 出版时间:1996-09-20
    关键字: 傅斯年学术讨论会 发言纪要

    发言者⒈杨向奎 ⒉王汎森 ⒊何兹全 ⒋郑克晟 ⒌傅乐治 ⒍耿云志 ⒎安作璋 ⒏蒋大椿 ⒐王戎笙 ⒑张广智 ⒒张王对谈 ⒓王连升 ⒔王汎森 ⒕赵树好 ⒖张书学 ⒗孙立群 ⒘庄建平 ⒙王志 ⒚葛志毅 ⒛耿云志 21.傅乐治 22.傅乐铜杨向奎敎授(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主席、各位同志、各位朋友:今天我很幸运参加「海峡两岸傅斯年学术讨论会」,傅先生是我的老师,在三十年代初,傅先生曾经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和中文系开课,我和何兹全先生当时是选课的学生,因为这是六十年以前

  • 文章記與盧吉忱先生參加高考的一段快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姚從吾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高考 通史 学者讨论

    大約是民國三十九年吧?中央在臺北舉行全國性高等考試;一天接到通知,被邀參加典試委員會。我是不喜歡動作的人;正遲疑間,盧吉忱先生來了。久別相見,三句話不離本行,暢談如何硏究國史?如何這樣?如何那樣?他當時是考試院的考試委員。他的熱情誠摯,驅散了我的懶惰與恬淡,從此共同參加高考典試委員會;一年一度,共同評閱高考歷史試卷。我個人直到四十四年方得擺脫。我是喜歡硏究我國的通史的。在通史中選擇了遼宋金元(九〇七—一三六八)這一時期,自然也有一些理由。第一,我認爲:我...

  • 文章王通故里何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李有家 王東英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王通故里 研究考证 读书洞真伪 讨论争辨

    山西日報二〇〇八年一月十五日經典山西版發表了王友明先生的文章,題目是《王通故里在襄汾》一文,標題醒目,語氣肯定,令人詫異可笑!王通乃隋代大儒,他續詩書,正禮樂,贊易道,修元經,續爲《王氏六經》,在河汾一帶授徒講學。他有通天究人之才,濟世經邦之略,是位有名的儒學理論家、政治家、哲學家、教育家。那麼,他究竟是那裏人氏,需要辨別清楚明白。王通故里曰古龍門,絕非襄汾邱文選先生在《「文洞墨香」與王通家世辨》中寫道:「其四代祖王虯,在南齊代宋後投北魏孝文帝,任幷州(...

  • 文章中国贵州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词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龍志毅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贵州 王阳明 学术讨论会 开幕词

    筹备委员会主任 龙志毅尊敬的专家学者们、朋友们:值此盛夏时刻,你们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来到贵阳,参加这次国际性的学术盛会。我谨代表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筹备委员会,代表贵州的学术界和贵州人民,对您们的到来,表示挚诚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王阳明是中国明代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心学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五〇八年王阳明被贬谪贵州之后,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潜心治学,致力教育和各项公益事业,受到贵州各族的爱戴。他的心学思想也是

共44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