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观潮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春在枝頭已十分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竹隱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春天 观潮 赏花

    出家人不过藉寻春赏花说出一个道理来,当一个人未勘破之前,「众里寻他千百度」,及至大澈大悟,「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如这首大家都会背的禅诗: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佛家讲求自己得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谁也无法帮助你,诚然「不经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所下的功夫深不深,却是不可少的过程。我最欣赏苏轼所写「观潮」一诗。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常出国旅游者,一定有此经验

  • 文章八月十八日浙江潮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1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77-10-01
    关键字: 观潮 浙江 钱塘江 《观涛赋》

    银山十二囘。」明仇仁近观潮:「一痕初见海上生,顷刻长驱作怒声,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云山倾。」又有史鉴观潮歌:「鸡声喔喔天未明,大家尽说观潮行,骑舆徒步相杂踏,玄服亲装街市盈,江头日高潮未生,秋风猎猎笳鼓鸣。美人狎坐前楹,娇歌宛转调鸣筝。须臾狂呼笑相指,一线遥从海门起。潮头崛起高于城,万雷齐轰骇人耳;排山倒海天欲倾,囘波激射奇态生,两阵合战兵力劲,戈甲晃晃秋空明。羣儿弄水夸巧捷,廻旋蹙蹋如浮萍。」此歌描绘明代观潮情形,栩栩如生。其实观潮盛会,并非始自唐,宋

  • 文章钱江观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8期  作者:方世龍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钱塘江 观潮 伍子胥

    他流落到钱江边,又听说吴王赐他自杀,就愤愤投江而死。那钱江大潮,便是伍子胥在抒愤发怒。这故事把钱江怒潮描绘成忠臣的慷慨赞歌,该是羣众的一个很好的譬喩吧。这时,我们看钱塘江上,江水退在宽阔的江涂下,漾着粼粼浅波,明明亮亮的,温和得像一位文静的姑娘。许多观潮的人见她这般温顺,便下到江涂上玩起来。有两位当地人见了就喊:「不要走远去,有危险的!」他们虽然还要潇洒一囘,但终于慢慢折了囘来。此时西看秋阳,在薄云中时隐时现,远山衬着蒙蒙的淡绿色。値三点许,忽然,一线晶亮

  • 文章故鄉江南之旅隨筆(廿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70期  作者:馮俊華  出版时间:2008-12-20
    关键字: 观光产业 退休 教育 观潮 私营企业

    赞不绝口!古云:人在中国要「生在苏州」(出了古代状元一百零四人);长在杭州(青山、绿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吃在广州(除亏不吃,无所不吃);死在柳州(棺木的材质最好)。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观潮」是「世界奇景之一」,吸引中外天文地理学者、好奇观光客成千上万人涌进杭州,许多靠「钱塘江」观潮景赚一周「过一年」的「外地人」,大有人在!(观潮前三天,大街小巷都是人车拥挤)。在杭州、绍兴、无锡一带自营(私营)企业较多,尤其是轻纺织业为多(出口加工:如男女性内衣裤、领带

  • 文章壯觀天下無的海寧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0期  作者:曹北海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海宁潮 观潮 风景名胜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呑屠。」这是宋代诗人苏东坡在「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诗中对钱江潮的描述。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潮神节)观潮为最佳。每当这一天,国内外成千上万的观众蠭涌而至,亲睹这壮观天下无的海宁潮风彩。站在海堤观潮台上,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使人心旷神怡。那著名的古迹——鎭海塔临江轰立在海堤上,离塔不远有座观潮的亭名叫「中山亭」(原名叫「三到亭」,公元一九一六年九月十五日,孙中山亲笔题写了「猛进如潮

  • 文章海寧怪潮 驚心動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7期  作者:陳啟文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海宁 观潮 钱塘江大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市观潮圣地盐官钱塘江汹涌惊天动地的怪潮,「海立起,江之飞,十万军声吼地来!」蔚为奇观,举世无双,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之最。自汉代,六朝有观潮文字记录以来,时有二二〇〇多年观潮史,特别南宋风盛观潮,定农历八月十八日为「观潮节」,至今永兴不衰,令人感叹不已。去年海宁盐官观潮游客达一〇〇多万人。东汉初,自幼年居住在钱塘江畔的哲学家王充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十万个为什么和海宁州志稿》意思是说潮水的涨落与月亮的圆缺有关

  • 文章天下壯觀錢江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11期  作者:三考 出版时间:1988-11-10
    关键字: 钱塘江 观潮盛况 诗词鉴赏

    钱江潮之美,蔚为「天下奇观」。早在庄子的记载里即有:「浙河之水,涛山浪屋,雷击霆砰,有呑天沃日之势」。钱江观潮最盛的时候是在南宋。宋定每年八月十八日,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此时,溽暑方消,秋高气爽,在洪涛巨浪间,水军演阵,吴儿弄潮,杭州士女倾城而出,同来观赏这佳日胜景。傍晚时霞光融入暮霭,海风淸凉,人们从各地聚集来到钱江的海宁鎭。出鎭海门,不到百步的地方,有一座石桥,登桥顶,眼前即出现一幅海阔天空的壮丽图景。在沈沈苍茫里,一轮紫铜色的圆月从东方的海门升起

  • 文章鹽官看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9期  作者:莊月江 出版时间:2008-09-10
    关键字: 观潮 海宁盐官 史料记载 趣闻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虽然这句广告词般的赞语,一直在民间流传。确切地说,在一九〇九年八月沪杭铁路建成以前,除了乾隆皇帝(作有《观海潮歌》、《观潮诗》、《阅海塘诗》等),以及嘉庆年间浙江巡抚阮元(作有《海宁州观潮》、《八月望后至海宁州观潮》等)之外,到海宁盐官看潮的外地人还是不多的。农历八月十八,赶庙会一样涌进海宁县治盐官看潮的,都是海宁城乡,还有和海宁毗邻的崇德、桐乡、嘉兴等地的人们,路近的步行、路远的雇船,有的还宿夜的,看了日潮又看夜潮。缘于

  • 文章壯觀天下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9期  作者:伊蓉 出版时间:1995-09-10
    关键字: 浙江名胜 钱塘江观潮 自然奇景

    四绝」。五年前一个秋高气爽、金桂飘香时季,约好友三人驱车至海宁盐官观潮。之所以选择海宁盐官为观潮点,也是经三思而行的。据记载,唐宋时期,杭州江干一带是观潮胜地,「来一线潮,空万人巷」,十余里江边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明末以来,随着江道变化,钱塘江涌潮向下推移,海宁的盐官鎭成了观潮的最佳胜地。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每天的观潮者数以十万计。又据说,海宁三十公里观潮线有四大奇景,即盐官一线潮——雪浪翻滚,万马奔腾;八堡碰头潮——双龙相扑,天崩地裂;老盐包囘头潮

  • 文章徐志摩請友人看海寧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2期  作者:莊月江 出版时间:2007-12-10
    关键字: 徐志摩日记 海宁观潮

    一九二三年九月廿九日,即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海宁的观潮节。这天,徐志摩约了好友胡适、陶行知等十人到盐官看潮。徐志摩虽然没有记述看潮的具体情况,在十月一日的日记里却作了补记。如下:「前天乘看潮专车到斜桥,同行者有叔永、莎菲、经农、莎菲的先生Ellery,叔永介绍了汪精卫……到斜桥时适之等已在船上,他和他的表妹及陶行知,一共十人,分两船。中途集在一只船里吃饭,十个人挤在小舱里,满满的臂膀都掉不过来。饭菜是大白肉、粉皮包头鱼、芋艿,大家吃得快活…」「我原定请他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