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西迁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钖伯族的西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朱中敏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锡伯族 西 卫戍边疆 远赴新疆 太平寺

    拔山涉水地来到新疆已经是翌年七月了。经过这次西迁,锡伯族人从此分居中国东北、西北两地,即现在辽宁省的沈阳、开原等地;以及新疆的宁西县(现在的维吾尔自治区内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每年一到农历四月十八日这天,锡伯族人都会盛装赴庙会,做红高梁米饭、杀猪宰羊来祭拜祖先,并且举办秧歌、龙灯、狮子、大头人、小曲子战等娱乐活动以及抓嗄啦游战比赛、射箭比赛等传统活动作庆祝,目前旅居海外的锡伯同胞也在同日在世界各地祝庆此一古老的民俗节庆。

  • 文章國立第廿二中學流亡記(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学校西 难忘往事 投笔从戎

    参、投笔从戎的青年军全校西迁,艰苦备尝,历时三个月,跋涉数千里。一九四四年秋末,到达陕南,才是终站,分别到不同校址报到。除一分校在安康市外,其他部分都在汉阴县。校本部在涧池舖,二分校在蒲溪舖,师范部在平梁舖。师生数千之众,身心俱疲,此时总算安定了下来。接着准备迎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这一年是中日战争的第七个年头。全国上下,窘困到了极点。在长期抗战的决策之下,全靠民心士气的精神力量,支持抗日,作殊死奋战。回想起来,不论是国家或者是个人,这一年都是最关键性

  • 文章國立第廿二中學流亡記(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 校园西 途中见闻

    贰、跋山涉水西游记从山东到安徽,是开始流亡的第一步。流亡靑年是零星的分散的向西行,到皖北阜阳后,才汇集成为一所学校。都是从沦陷区投奔到大后方,一路上步步关卡,重重危机。幸而时间不长,大约十天左右而已。交通以坐火车为主,徒步而行也仅仅只有三天。倒是在有惊无险的情况下走过来的。这一次不同,全校西迁,第一是集体行动,第二是全程徒步行走。而且从开始到结束,拖延了至少三个月之久。李之勤弟和孟繁荣兄各有一篇记述文章。一个全超强记忆力,一位是以日记为根据,写的都很详实

  • 文章回忆国立二十二中西迁路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李之勤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国立二十二中 西路线 迁徙往事回忆

    入丹江水库。明日过丹江,入山谷,过石鼓关,甚险峻。关在石鼓山上,当为南宋防金要塞,因当时宋金东以淮河为界,泌阳、南阳、内鄕、邓县都属金,西以郧阳北约百里的鹘岭为界,与石鼓山相连。由石鼓关西南折,经习家店去安阳口。天雨泥滑,山路崎岖,上下吃苦不少。安阳口当汉江急转弯处,为一大鎭,住国立二十二中学西迁路线示意图在一所小学,停一日,晒衣休憩。然后沿江北岸,过琵琶峡去郧阳,峡为汉江一险,路或上半山,或下河底,穿行巨石窄隙中。出峡即为郧阳附近开阔谷地,约二、三十里到

  • 文章我和母校國立第廿二中學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孟繁榮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 求学经历 校园西 往事回忆

    另两人孙德民兄弟原已是廿二中学生)四人都录入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比正常学程跳了一年,颇合年轻好胜的心理。但心中总以未能进入廿二中为憾。难道我与母校没有缘份了吗?事实不然,卅三年春夏之际,日军作垂死挣扎,冒进中原打通平汉铁路,皖北一带,无形中又将沦为日寇陷区,皖北诸校面临了是否西迁的问题。由于经费困难,山东临中无西迁计划,但国立廿二中为了数千名学生和敎职员的前途,决定西迁,目的地陕西汉阴涧池舖。我和戴杰、毕叔平(现名田明,是礼中高我一班学长,比我先到后方)等

  • 文章緬族出於西羌及入滇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6期  作者:迪生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缅甸来历 西羌历史 狄戎西 羌族发展过程 缅甸历史沿革

    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变成了被发左衽的落后民族,再无为政于天下的机会了。三、戎狄西迁 开发三危戎狄西迁,始于尧舜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舜归而言之于帝,三苗于三危」,尙书也有「舜征三苗,徙之三危」的记载。三危峯在岐连敦煌县境。两个同居共处的民族,由于文化水准不同,生活方式互异,因此变成了仇敌。这是我国发生的第一次民族战争,实行强迫移民。三苗西迁未及百年,已在水草肥美的河西走廊安定下来,禹平水土,周历天下,曾到过三危,看到岐连山

  • 文章羉口地区民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欢口地区 民考证 山西洪洞 朱元璋 马援

    《陈氏族谱》记载:「我陈氏祖居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明初奉诏迁至江苏丰县。……窃闻始祖之来也,同族十三人散居四方,惟我始祖居襄田里贺堌集,已百余年矣。」《赵氏族谱》记载:「我赵氏之先,盖山西眞定枣强人也,自前明永乐年间始丰,居忽城童牛王堌东一千八百余步休休村,经营缔造,创立家室,后名为赵家庄。」《董氏族谱》记载:「元顺帝至正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丰邑东北五十里董家集。」《马氏族谱》记载:「我马氏家族原籍山西洪洞县,自大明洪武之初民东来,迄今已六百余年。」《仇氏族谱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