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行政规划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海縣所屬鄕鎭名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行政规划 集市时间 档案记录

    第一區 區公所設海州城內、轄二十四鄕鎭文廟鎭 硯池鎭 雙龍鎭 鼓樓鎭 市橋鎭 三民鎭 三新鎭 新化鎭 新市鎭 市龍鎭 太新鎮 大浦鎭 石東鄕 西門鄕 薔右鄕 申北鄕 牛頂鄕 錦屛鄕 新埧鄕 太平鄕 富安鄕 魯河鄕 章灣鄕 薔左鄕第二區 區公所設陡溝 轄二十一鄕六塘鄕 龍苴鄕 卓王鄕 德化鄕 連北鄕 港南鄕 南崗鄕 大同鄕 下坊鄕 圩嶺鄕 濫洪鄕 港河鄕 丁河鄕 高墟鄕 塘溝鄕 陡溝鄕 伊山鄕 埠苴鄕 文明鄕 陳墩鄕 文化鄕第三區 區公所設白塔埠 轄二十二鄕鎭白塔鎭 平明鄕 駝峯鄕 南榴鄕 牛山鄕 西望鄕 埠...

  • 文章名都鼎城話安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王革勛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安阳市 殷商时代 历史发展 行政规划

    郭老詩讚:「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舉世聞名的安陽,歷史悠久,文化豐厚,是殷商王朝中晩期的都城,乃全國八大古都之一。殷墟是司母戊大鼎的故鄉,是華夏文字的搖籃,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安陽之名始於戰國,見於《史記》,因趙將廉頗攻魏安陽而得名。戰國當時的安陽城,史稱安陽故城,位於今安陽巿東南四十三里(實際五十餘里),楚旺西南三十里,地處古黃河、漢淇水之北,山南水北日陽,明代教育家崔銑解讀,因於「淇北」,故稱安陽。安陽邑先屬魏國,後入趙國改名寧新中邑,...

  • 文章江蘇省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7期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六合区 行政规划沿革 城市现状

    六合縣沿革春秋楚棠邑,漢置棠邑縣,晉改爲尉氏縣,梁爲秦郡治,陳又於此置義州,後周改曰方州,又改郡曰六合,隋廢郡及州,改縣曰六合,唐又置方州,不久即廢,南唐改六合爲雄州,後周州徙治,仍置六合縣,宋以後因之,淸時屬江寧府。民初屬江蘇省金陵道,抗戰後隸第五行政區。疆域東界儀徵縣,南臨大江對南京市,西界安徽來安縣,北界安徽天長縣。東西距五十公里,南北距七十二公里,面積一千六百七十四方公里,分爲七區。人口四十萬九千六百〇五人。(內政部三十五年公布)山川六合山在治西...

  • 文章省、市、自治區口訣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吳以秀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行政规划 省市自治区 记忆口诀

    我國現有三十二個省、市、自治區,其口訣如下:(重慶—渝,未編入)兩湖兩廣兩河山,雲貴川藏陝青甘。兩寧四江吉安福,海蒙疆台北上天。

  • 文章無錫全縣區鄕鎭名稱十個區二百個鄉鎮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期  作者:正平  出版时间:1971-04-20
    关键字: 民国无锡行政辖区 各区乡镇名称 行政规划

    無錫全縣區鄕鎭的名稱,或許在臺同鄕能完全知道的很少;按我全邑在抗戰勝利後,有十個區,二百個鄕鎭。後於三十八年適應戡亂國策,又有改變。各位同鄕,在本篇上看到了自己所屬的區鄕鎭,就可以指給在臺出生的子女看,並且講述故鄕的情形給他(她)們聽,使他(她)們不要忘記故鄕,並且激起他們愛鄕的觀念而達到早日囘鄕的願望,現在把各區鄕鎭的名稱,寫錄在後面:城中區中一鎭,中二鎭,中三鎭,中四鎭,照井鎭,下凟鎭,惠勤鎭,梨莊鎭,大安鎭,北閘鎭,北塘鎭,惠河鎭,通滙鎭,中倉鎭,...

  • 文章洛陽建都及州郡沿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洛阳市 建都历史 州郡沿革 行政规划 历史文献

    唐虞夏商時代唐、虞、夏、商四朝,洛陽屬豫州,文獻多不可考,惟夏禹王治水,在洛陽附近所鑿四口,最爲可徵。其次第、當是先邙山、次紫羅、再次大谷(水泉),最後爲伊闕(龍門)。不如此,將是事倍而功半。又皆在山之最薄處施工,足證其勘測觀察的精確詳實。(此盡經過多次勘驗與硏考,與疑古和假設不同)。東西周時代武王克商,作邑於鎬京,以王業所由起,謂之宗周,是爲西都,將營成周於洛邑而未果。至成王七年(壬辰),二月,使召公奭至洛相宅,三月周公旦蒞洛,與工築造王城,謂之東都。...

  • 文章家鄕故居素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作者:趙思源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沁阳市 地理概况 行政规划 民风淳朴 地方物产 村庄简介

    吾鄕古稱河內,又名懷慶。民初廢府改稱河南省沁陽縣。縣城周圍九里一百四十八步,城高四丈,護城河深二丈五尺,寬五尺。城周有四座城門,東有朝曦,西曰萬成,南呌朔南,北稱拱極。北濱沁河,西臨太行山,東爲平原。全縣計分四個行政區,下設聯保,交通便捷。因鍾山川之秀,人才輩出,史不絕書。敎育普及,文風甚熾。產物富饒,所產之筆、墨、紙、陶器等,尤富盛名。惜人稠地窄,生活並不富裕。因此,聯袂結幫,外出謀生,亦極盛行。民性淳樸,刻苦勤奮,自奉儉約,一絲一粒,均甚珍惜。但待人...

  • 文章今日故鄕話金山

    来源期刊:《浦東》 63、64  作者:奚肖秀 出版时间:1991-04-15
    关键字: 金山县 地理概况 行政规划 经济发展 教育水平

    飘逸,气息高雅,端庄秀丽。他笔下作画兰蕙,风晴雨雾,淋漓尽致,有传神入化之境地。他之诗词,更是感情丰富,而为时人称道。他离开人世,整整十五年,而他之好学精神及其在艺术上之成就,足以留给本邑靑年人在书画艺术上之楷模,而为吾邑人士常相怀念。2.驰名中外之金山农民画,更値得一提,是令人不敢相信,一种别具风格民间美术,眞是不可思议之奇蹟,故鄕农民能画,而充满鄕土气息,竟深受中外人士之赏识,如今座落在朱泾鎭之农民昼馆,宾客不断,吸引著世界各国人士之仰慕。有位美国来宾

  • 文章川楊河之旅

    来源期刊:《浦東》 第67期  作者:孫鳴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黄浦江 地理概况 行政规划 川杨河 道路建设 机场建设

    黃浦江原於太湖,長一一四公里,松江以西是上源,有好幾支,各有「土稱」,自松江以下,有八十三公里,卽通稱黃浦江。原係自西向東流,至閘港折而向北,在吳淞入長江,面對崇明島轉卽轉入東海,這是長江南口,有八十公里寬。黃浦江南面和東面,槪稱浦東,就是我們的故鄕。原爲江蘇省的奉賢、金山、南滙、川沙、松江、上海各縣,及舊上海市的一部份。現在大陸把舊上海市近郊的十縣都劃歸上海市轄屬,所以就大陸的現制而言,浦東和浦南已全屬上海市。上海市現有面積六千三百平方公里,其百分之六...

  • 文章鄧縣的自治實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6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9-06-25
    关键字: 邓县 地方自治 地方自卫 区域政治 行政规划 河南宛西 农业经济

    自衞是地方自治之基礎工作,鄧縣旣能自衞,則地方自治及建設事業,自可徐圖策進,無有阻碍,依據有關宛西各縣之各種文獻資料綜合硏究,知其自治實績値得稱道者,有如後述:一、自衛方面宛西各縣實施自治,均先從自衞着手,辦理團練,淸剿匪患,其功最著,李宗黃先生曾在河南省黨部主任委員任內,親往宛西四縣視察地方自治情形,視察後,他發表了「宛西地方自治的評價」一文,他認爲宛西各縣自衞工作,成就最大者,則爲「嚴密保甲」與「寓兵於農」,原文評曰:「嚴密保甲,除加強保甲的組織,使...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