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董仲舒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詠史 十六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诗词 咏史 屈原 项羽 董仲舒 杜甫 李白 苏轼

    屈原行芳志洁性情真,謇謇孤忠一荩臣;浩荡灵修终不悟,悠悠湘水咽悲辛!注:〔离骚〕有「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曁「怨灵修之浩荡兮」之句。「灵修」谓楚怀王。项羽拔山勇力貌瑰奇,逐鹿中原八载驰。暴易暴兮终覆灭,英雄末路累蛾眉!注:昔人有句云:「美人薄命累英雄!」将历来英雄人物之失败,归咎于「美人薄命」余颇不以为然;因反其意为千古女人一伸其冤屈。董仲舒下帷三载不窥园,授业传经峻范存。对策天人宏卓识,独崇儒学道弥尊!注: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目不窥园。应诏贤良对策(亦称

  • 文章從「天人合一」談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天人合一” 董仲舒 历史故闻 为人之道

    丰城 王文每当我拜谒江西师大,省历史学会梁洪生教授时,在他的书室中,有块引人注目的横匾,上书《天人合一》,就会构起我的思议小论。《天人合一》,乃是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的,意思是「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与庄子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如出一辙。这个哲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史学,《史记》明天人之分,《汉书》之天人感应,西汉经学的核心,为后者之说,他们认为天人同类,互相感应,人顺之,天就降祥瑞以福佑,人逆之,天就降灾难惩罚人类……。诚然,大凡

  • 文章秦國統一天下的奧秘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王志鈞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商鞅 董仲舒 秦国变法 土地制度 《吕氏春秋》

    我国土地得以买卖,当从商鞅变法谈起。西元前三五〇年,商鞅在秦国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度,造就了一个民得私有买卖土地的新社会。这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土地制度,刺激了秦国的生产力,也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秦与继起的汉帝国,可以说都构筑在土地得自由买卖的社会基础上。但正如董仲舒所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仟佰,贫者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贫富的悬殊差距,是此一制度的最大弊端,但史论所及,却常忽略了此一制度在战国时期的重要性

  • 文章大山深處進士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7期  作者:南草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乐安县 流坑村 进士村 董仲舒 北宋儒生 乐安县志

    乐安 南草江西乐安西南部,有个群山怀抱的偏僻山村,这就是被誉为江南第一古鎭的流坑村。这里,除完好地保留了相当部分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和数代皇帝敕建的宅第及众多历史名人留下的匾额外,更吸引人们兴趣的,是这里特殊而罕见的历史人文景观,即古代科举考试中毕集了数以百计的状元、进士、举人于一村的奇特现象。流坑村系乐安县牛田鎭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四千多人口,均为董姓,自古至今便无第二姓,开基于唐五代开平初,奉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先祖。自第三代始,儒生董文广第一个创办了「桂林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