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荀子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詠歷史人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庄子 孟子 温端政 荀子 鲁仲连

    李耳沖虛博大道圓純,玄著超超橐籥同。西出函關蹤跡杳,夭矯雲際一神龍。莊周漆園眞曠達,知足自無求。夢蝶浮生幻,化鵬萬里遊。保身循樸拙,抱道制虔劉。曳尾泥塗樂,至人物外悠。孟軻三遷機督育名賢,恢廓襟懷養浩然。不齒桓文卑霸道,盛稱宣聖致精虔。君輕民貴思何卓,學粹心純道益堅。歷聘諸候無可語,傳薪淑世有鴻篇。荀卿績學蘭陵叟,大醇有小疵。參天千古識,論性後賢疑。泝派沿洙泗,傳薪誤李斯。碩儒應不忝,淵博罕人知。魯仲連玉貌堂堂俶儻身,解紛排難振奇人。祗爲天下甘投海,義薄...

  • 文章人性的善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75-03-31
    关键字: 人性 善恶 进化论 孙中山 荀子

    原则者,则以人性中所遗留之兽性,未能悉行化除,夫学术思想之成立,必有其时代背景,孟荀二人同处于战国动乱,羣雄争长而率兽食人之时代,而孟子约早五十年,其时齐鲁之絃歌犹盛,六国尙能合纵以抗秦,虽礼崩乐坏,而百家争鸣,其说率皆尙道德、重仁义,此孟子所以谓人性善也。迨荀子之时,周室已亡,六国连横以事秦,秦执楚怀王而楚灭鲁,白起坑降卒四十万,暴秦肆虐,正义泯灭殆尽,此荀子所以谓人性恶也。孟荀二人以所见之时代背景稍异,故立论之时代依据亦异,因而对人性善恶之主张有所不同

  • 文章國學綱要(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湯念庸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国学 诸子 荀子 韩非子 鬼谷子 邹子

    荀子——名况,战国赵人。当时称为荀卿。汉时有称为孙卿者,「孙」,当由「荀」字之音转也。其学以孔子为标准,但倡「性恶」之说。与孟子道「性善」,立于敌对地位。曾为兰陵令,(战国楚邑)不得志以终。著有荀子一书,今传者有三十三篇。大旨在阐发周公孔子之敎,以「崇礼劝学」为主。属于儒家。惠子——名施,战国时宋人。与庄子友善。庄子天下篇,曾略擧惠施之学说,对于事物名称,肆为辩论。此外无书传世。盖属于名家。公孙龙子——战国赵人。其学说以「正名实」为主,因嫉当时「名」与

  • 文章(專載)儒學人文精神的現代發展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王慶光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先秦儒学 儒学人文精神 人伦纲常 性善论 荀子礼学 人胜自然 人文价值思考

    吿:「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爱)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于兄不念鞠弟(小老弟)哀,大不友于弟,惟吊(至)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用文王创制之刑则处罚),刑兹无赦。」(尙书·康诰),这是见诸可靠历史档案的「伦理教育司法化」(自荀子以后谓「礼法」);统治者彼此亦互勉勤政爱民,敬天法祖,为使行之有效,统治帝王个人之德行与政绩以「谥名」昭见史册,令其警惕自悚。侯外庐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