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茄饼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茄饼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8期  作者:邗溝老農  出版时间:1989-08-20
    关键字: 无锡 中元节 家乡习俗

    故鄕习俗,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家家都要祭祖,除酒菜之外,还必须要有以茄子切细同碎肉拌和为饀的糯米粉饼,名为「茄饼」,不知有无考据?(邗沟老农)

  • 文章「過七月半」與「提監」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期  作者:任湘蓉  出版时间:1972-08-20
    关键字: 中元节 盂兰胜会 犯人 伏法 提监

    又是阴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了,想起故鄕在中元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名为「过七月半」,鄕下人家还要相互邀宴亲朋。过七月半一定要做「茄饼」,把茄饼用稻草心串起来,放在盘中,供在祭桌上,据说祖宗可以提着这种茄饼去参加阴世的「盂兰胜会」,听放燄口,早升西天。茄饼用面粉或米粉做的,饀有菜肉,鲜肉,豆沙,但以茄子为主,或用蒸笼蒸,或放在煎盘里煎。七月半晚上要到各街衖口水码头上,烧化银锭锡箔名为「恤孤」,以恤无主孤魂野鬼;中元节在故鄕是一年中最大一个鬼节,大家还要醵

  • 文章故鄕习俗——放燄口与茄饼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0期  作者:一鷗  出版时间:1990-08-20
    关键字: 中元节 放焰口 饿鬼 祭祖

    人家都要祭祖,名过七月半,要以茄子和肉切细为饀做米,名为茄饼茄饼不知如何出典。无从考据。

  • 文章故鄕習俗——盂蘭盆會施放燄口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1期  出版时间:1990-09-20
    关键字: 中元节 盂兰盆 放焰口 饿鬼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地方人士醵资延僧作盂兰盆会,施放燄口,以荐先祖亡魂,凡祭祀者必取切细与肉拌和为饀做,名为茄饼,不知如何出典,无从稽考,上期鄕讯已有刋登。至于盂兰盆会,据说,盂兰盆经为西晋竺法护所译,此经之缘起,以目莲之母堕入饿鬼地狱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所以平剧中演「目莲救母」老旦出场时,口中要衔著一火把。)目莲求救于佛,佛因说此经,教以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之。按盂兰为梵语,亦作乌兰娑拏,即倒悬之意,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会施放燄口

  • 文章故鄉習俗——「過七月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5期  作者:秋心  出版时间:1987-09-20
    关键字: 无锡习俗 过七月半 中元节 水灯

    大陆陷匪以前,故鄕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不论城鄕,每一街坊、村庄,都要推请一、二位热心人士,出来挨户醵资,延僧在当地庙宇、祠堂或私宅内礼忏,晚上施放焰口与放水灯,超度孤魂野鬼。自农历七月初一日起,至三十日止,在此月内,不论大家小户,本愼终追远的传统美德,都要择日祭祖,名为「过七月半」,祭祖还要用切细的茄子和切细的肉加上佐料拌和为饀,做成糯米粉饼,名为「茄饼」供祖,同时还要邀请亲戚朋友来家宴飮午餐。故鄕在七月里,亲戚朋友多的人,几乎天天出去宴飮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