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美食共返回26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閒話溫州餛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4期  作者:伯華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馄饨 美食 温州

    我們中國人素以講究吃出名的,在全世界國家中,惟有吃在中國之令譽。單以麵粉爲原料所做成的點心,可能有幾十種之多,餛飩爲其中之一。餛飩爲我國各地不分季節,一年統有之一種鹹食點心,做法很簡單,先以麵粉做成餛飩皮,後裹以刴碎鮮瘦猪肉,下鍋煮熟,卽爲吾人所喜愛吃之餛飩也。但有些地方不稱爲餛飩,如福建叫「扁食」,四川叫「抄手」,台灣叫「雲吞」,其名不同,其物則一,至於其他地方是否還有別的名稱,筆者不得而知。近年來台北市有許多點心店,皆標榜出售溫州大餛飩,筆者當然喫過...

  • 文章漫談溫州大餛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温州 馄饨 美食

    素有魚米之鄕的美詞來形容溫州地方的富饒,當然以米飯爲主食,但竟以麵粉製成的餛飩,而在臺灣大大出名。在臺北市的街衢,有好多市招,用大紅字寫著「溫州大餛飩」。最近環島旅行,每到一地,都可看到這樣的招牌。從前在故鄕,僅作點心小吃的食品,幾十年來在臺灣的名聲,竟如此響亮,幾乎把溫州享譽的東南文物之邦的美名蓋住。我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溫州大餛飩,卻不一定知道溫州地方在清代末期,有一位經學大師孫詒讓先生。雖然這是兩回事,大餛飩只是屬於生活中的小品而已,當然可以普及到社...

  • 文章江西諺語在贛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期  作者:謝建華 出版时间:1966-12-02
    关键字: 赣州 美食 谚语

    一小时左右,方有菜上桌,但新鲜可口,别有风味也。民国十六年北伐,谭延闿先生率国府部份大员,由粤之韶关入梅岭,经赣州至南京。在赣州驻节数日,地方各界分次宴请之于「宾谷」「羣仙」,谭先生事后常对人言:「未到赣州之前,总觉得吃在广州和上海,尤其是鱼翅;但吃过赣州菜以后,才晓得「红烧鱼翅」应以赣州为第一,其他各菜亦皆有各菜本味,(当时赣州还没有味之素之类调味品)实属上乘食品也。」大家都知道谭先生一生对「吃」极为考究是著名的「美食家」,赣州菜能得他这样评价,当不是偶然

  • 文章“吃”在臺北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台北 美食 漫谈

    出色,因为它们主要是靠表演节目及装璜豪华来吸引顾客,但从二年前香港彭氏昆仲创设枫林小馆后,始为广东菜一新食谱,正如他的开业广告所说:「凭庖厨之一得,奉美食于天下。」口气虽大,东西确宝不错,之后陆绩开设的有蓝天底层、琼华楼、九龙餐厅、红宝石、香港酒楼等。蓝天的蠔油牛肉,琼华楼的卤味热拼及沙锅牛腩,枫林小馆的京都排骨,盐焗明虾,金陵、金山的葱油鸡,荳丝蒸鱼头,都是极负盛名,九龙、红宝石及香港等,则以飮茶与卖菜并重,广东点心做得刮刮叫,早茶与下午茶气氛高尙,营业鼎盛

  • 文章小品二則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王光濤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徐州 健康 美食

    一、懷念徐州味民以食爲天,在吃的文化裡,江蘇徐州最使人懷念,以徐州爲中心的隴海、津浦十字線上,有數不勝數的好吃的東西—風雞、烤雞、烤鴨、鹽水鴨、燒餠、葱油餠、薄餠、饀餠、鍋貼、小籠包、混屯、酸辣湯、呼拉湯、蛇湯、牛肉湯、羊肉湯、麵疙瘩湯、稠、啥鍋、油茶、綠豆小米稀飯、撥麵魚、捲烙饃等等,雖然不是山珍海味,要吃還是家鄕飯。筆者中秋節前回徐州探親,住二十多天,由髮妻陪著到各處吃吃嚐嚐,棗泥月餠、蕭縣葡萄、碭山梨,價廉物美,齒頰留芳,迄今懷念不已。二、唱出健康...

  • 文章吃在廣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90-06-30
    关键字: 广州 美食荟萃 美食简介 地方美食

    「吃在廣州」,是一句非常普遍的俗語。廣州的吃食,製作精、味道美、花樣多、構思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每小時都有得吃,而且每小時吃的口味都在變化,因而「吃在廣州」,被認為是全國之冠。茶粥燒·狗蛇補「吃在廣州」有六樣代表性的特色:茶、粥、燒、狗、蛇、補。茲分別報導如下。「茶」,是指廣東人的「飮茶」,其實「飮」的成份小,吃的成份反而多。飮「茶室」三種,「茶樓」的性質漸漸和「飯館酒樓」合流,「茶居」和「茶室」則較為大衆化,像是兼營麵點的茶館,每條街...

  • 文章我鄕的民俗(續)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陳劍平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湘乡 民俗 美食 语言

    十九、好吃辣椒聞名中外的湖南人好吃辣椒,湘鄕人可以得到冠軍,光吃辣椒做法的種類不知凡幾?紅燒辣椒——加些油鹽將整個辣椒放進鍋裡煮熟攪爛而食之,香味可口。煨辣椒——將整個辣椒埋入火灰中燒熟後,用鐵鉗夾出來,用手拿起到口邊吹掉灰,入碗放些鹽醋攪爛而食,醋辣香味三者俱全,未食就有垂涎三尺了。醃辣椒—將辣椒洗淨晒乾封入罈子裡,隔過數月半載取而煮食,別有味道。其他如蒸辣椒,吹辣椒,斬辣椒等,不勝枚擧。至於辣椒摻雜在各種菜餚中混合煮食而言,除湯類蔬菜蒸蛋不加辣椒外,...

  • 文章出門日日好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泉州客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猪肉 客栈 美食

    泉州商人颜某,到惠安秀涂(俗称臭土)洽商务,客宿于某客栈多日,夜晚闲下无事,恒购猪肉沽酒自斟佐酌,一乐也。栈主娘素馋口,见颜某有如此口福,甚羨,盖其夫俭酸,家中不易得美食,几三月不知肉味,一日,颜某早归携猪肉回,旋外出沽酒,途遇友人闲谈而迟返,栈主娘目覩颜某猪肉高悬于房中,度其偌晚尙不回,谅不来栈烹食,受馋食心驱使,竟将颜某猪肉取去私自烹食。颜某回栈不见猪肉,知被栈主娘偸去无疑,但不好启口,乃出与栈主人聊,颜曰:「出门日日好,在家朝朝难!」栈主人指其应读

  • 文章漫談搶蟹和蟹的加工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8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6-09-01
    关键字: 螃蟹 美食 加工 渔民

    拜讀本刋第九十六期湯强阿哥的大作,「難寫難像的寧波方言」裏第二節;「蟹比」最劣質的搶蟹,寧波的搶蟹,名聞遐邇,尤其是新風搶蟹,蟹膏蟹黃,呈鮮紅色,蟹肉如透明的玉,其味之美,無與倫比,爲「壓飯榔頭」中之隽品,近年來旅臺同鄕,亦有製造應市者;品質優劣不可以道里計,阿拉寧波還有一種最劣質的搶蟹,上面無壳,體形較小無膏無黃,肉色死白,鹹中帶苦,除貧苦人家購作飯菜外,無人問津,此蟹來源如何?言人人殊,但蟹品懸殊,可以斷言,其名爲「蟹比」,這個「比」字又寫不出像不出...

  • 文章家「臭」外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9期  作者:江鳥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臭豆腐 特产 美食 小摊

    俗語說:「家醜不可外揚」。家庭間萬一發生不體面的事情,莫不設法掩飾,儘量保密,不使外揚現醜。拙文所談之「家臭」,是指家鄕美味臭豆腐揚名海外也。記得是民國四十三年冬天的舊事了。臺南市赤崁樓四週,夜市場非常熱閙,民族路兩旁全是地攤,廉價銷售成衣、日用品、小吃攤也特別多,但都是本地點心,突然新來一攤油炸臭豆腐,怪味四溢,行人掩鼻而過,引起鄰近小吃店老闆嚴重抗議,要求警方取締,造成社會新聞,但無形中也替臭豆腐攤做了一次效果宏大的免費廣吿,一夕成名。這家臭豆腐攤老...

共262条记录 1/2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