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罗山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郃陽的點點滴滴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趙育英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郃陽 南塔 羅山

    郃阳:一个平凡的地方,「三山不出头,二水不载舟,民无百年富,官至二品休」,就是牠的写照。三山是指的梁山、武帝山、乳罗山,二水是金水、徐水—也称桥头水,至于富豪、显宦,远年的无法可考,若以在台同鄕而言,既无国大代,也莫立监委,企业家就莫听说过,大企业家就更不用谈了,以今推昔,这首诗可以说把郃阳描写的淋漓尽致,一切包罗无遗了。但是民俗优厚,勤俭朴实,使人难忘,平凡处自有不凡在。笔者家居三山中最小的乳罗山之南,东边靠的是二水之一的金水沟,本来都是微不足道

  • 文章秋游大罗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張星槎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秋天 郊游 大罗山

    响乐洞如闻交响清平调,又似春风子夜歌。仙乐抵应天上有,人间此曲定无多。响动巖数丛红树喜相迎,鸡犬桃源寂不惊。敲石成声传胜蹟,不同凡响似鸣筝。小桥流水小桥修竹水弯环,韵在高秋寥廓间。坐对浮云心意淡,半潭泓水浸寒山。倒龙玩百丈深坑一倒龙,巉崖峭壁树重重。麻鞋竹杖从容度,踏遍罗山第几峰。

  • 文章閒話狗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周欽堯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狗肉 罗山 往事回忆 趣闻

    野犬,结果警员因与法无据,只好不了而了之。狗肉两广人最爱吃,称狗肉为香肉,亦出自两广人之口,在我们河南人来说,对此物普爱者,惟罗山县,女性占半数,男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罗山县有句俗语,「离了狗肉不成席」,可见视狗肉为珍品之极,但婚丧喜庆的宴会上,并无这道菜,只是每年入冬至次年农历三月前这一段日期内,如请客没有狗肉,颇有不成敬意之感而已,冬季送狗腿给亲友或土豪劣绅,比送什么礼物都受人欢迎,他们并把狗肉的品质,列为四级,黄色狗为一级,黑色二级,花色三级,白色四级

  • 文章天下父母心「重逢」代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60期  作者:一言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寻亲记》 汪滨 罗山 抗日战争

    心想,我今后的工作,常要出入于『八路』出没之黄泛区,三里以外,便有土共窥视。记得有一次到安阳出差,白天也祇开半扇城门,我反而安慰自己,离开妻儿,行动方便,并不见得离开家眷有什么不对。太座常来信报吿爱女生活状况,小人喜吃鱼鲜,外婆疼爱外孙女,自不在话下;舅母因结婚多年,尙未生育,她对甥女的爱,也是无微不至的。「三十六年七月间,我奉调信阳以东的罗山,去信要她们母女速来开封一齐南下。太座囘信说,陇海路时断时续,八路破坏交通,带着女儿出门,说不定中途难行,又要打道囘

  • 文章三山

    来源期刊:《闽聲》 第4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榕城 罗山 龙山 闽山

    三山」的由来,不仅是狭义的三座山,它应该包含广义三组的三座山。所谓「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也。三山藏:罗山,冶山(泉山),闽山(玉尺山)。三山现:乌石山(道山),于山(九仙山),屛山(越王山)。三山看不见:灵山(龙山,在龙山巷某氏庭园。)芝山(在开元头),钟山(在达明里,都为高楼大厦所遮蔽。)福州本有「榕城」之称,又因是省垣,故文称「榕垣」。但出外的同鄕都喜欢用「三山」这个别称。国内各省的福州会馆和海外同鄕组织,多称「三山会馆」。台北有一个慈善

  • 文章罗山的历史·文化·古蹟·移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1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4-11-25
    关键字: 罗山历史 罗山人文 罗山地理特征 罗山传说

    一 夏代的罗山中国之有疆域观念,自夏代大禹始。大禹在虞舜时治理洪水,足迹遍及全国,故对山川形势了如指掌。当大禹受禅为皇帝后(约在纪元前二千二百年),即划分疆土为九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辖有今黄河以南大部分土地,而罗山在当时属豫州之域。周代实行封建制度后,罗山为谢国辖地,周宣王七年(纪元前八百二十一年)封申伯于谢,谢国首都在罗山县城西北三十里,狮河西岸,古名谢城,在今之高家店附近。嗣后申伯移建国都于信阳,故信阳又名申,罗山的西门名望申门,即缘于此。二 旧县与

  • 文章湘军之母——罗罗山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1期  作者:龔浩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罗罗山 湘军 人物故事

    注:龚浩先生玉照)余少时,习闻吾师陶忠靖先生讲述鄕先贤罗忠节公泽南之故事,印像至深,吾师之言曰:「忠节公字罗山,学者称为罗罗山先生。咸丰元年,公举孝廉方正,聚徒讲学,著述自娱,洎洪杨事起,在湘鄕创办团练,尽以弟子部勤行阵,以书生倡勇敢,相率以死事为荣,相激相励,衍为时代精神。后此湘军名将,出生入死,几全出其门下,实为湘军之母。自咸丰三年,公仗义侠,救至友江忠源南昌之危,芒鞋千里,轻兵赴援,所率弟子,临阵不苟,一战解围,益自信其所树立。翌年曾公国藩,督师

  • 文章温州作家雅集大罗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章方松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温州 作家 文化周活动 大罗山

    西元二〇〇四年,岁在甲申立冬,温州市作协举办文学周活动,组织温州六县二市三区作家,邀约雅集,相聚鹿城,泊舟孤屿,文坛论剑,游走罗山,赋颂山水。月临蓬莱,天高气爽,幻美诗岛,微云淡河汉,远浦归帆,沙灯渔火,望双塔凌云,櫖情水榭,品绿茗悟味,析烦蠲忧,闻浪涛拍岸,诗兴潮涌,韵致雅趣,寄怀未尽。瓯在海中,大罗山横空出世,高巅平湖,百岗尖巍峨雄奇,为瓯越人神往而仰之。晨渡朔门,车至茶山,翻越百岗,聚合天柱。沿径山行,一路风景:雨后朗润,林木爽丽;长溪潺流,清音传

  • 文章罗山县改名四维县始末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0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2-10-25
    关键字: 罗山县 北洋军阀 靳云鹗 地方志

    一 文源阅读中原文献第四券第七期第七页下栏第十三行:「至罗山县有一度改名四维县之说,意义固佳,惟闻仅系陜军岳维峻将军驻节该县时,偶有所感云云」。罗山县一度改称四维县确有此事实。不过,不是国民军之岳维峻,而是北洋军阀之靳云鹗(系北洋政府民国九年内阁总理靳云鹏之弟)。兹就笔者当时所见所闻,据实报导,以向读者。同时,也是地方文献之另一章,乌可不记。二 时局民国十五年八月,国民革命军克复汉口后,其前敌总指挥部尖兵于九月即进抵豫鄂交界之武胜关。北洋之残兵败将退至

  • 文章大羅山誌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5期  作者:章方松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大罗山志序 东欧山水 罗山 风景名胜

    东瓯山水,著称于世,名山大川,胜景奇美。巍峨罗山,横空出世,瓯居海中,中流砥柱,潮积平原,鹿城崛起,古都人文,源于此际;面临瀚海,壤接瑞安、瓯海、龙湾,原野阡陌,稻菽千重,紫烟万户,鱼米之乡,实为黎民生息藩衍之胜地。罗山之奇,峰峦竞秀。岚光霞翠,林木葳蕤,峰泉涧壑,雄奇独秀。仙岩九狮一象,梅瀑溅玉,雷震石潭·非同凡响;茶山五美静幽,卧龙琼浆,倒垄枫艳,胜景天然;瑶溪玉石莹美,川上吟坛,金钟飞流,气势壮丽;天柱磐谷瀑泉,水帘其险,岫壑郁深,美在自然;天河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