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济作物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美美的洞頭紫菜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2期  作者:葉青青 出版时间:2015-04-01
    关键字: 紫菜田 故乡风景 农业 经济作物

    的哲思。他说传统紫菜长在海边潮间带石头上,随着海水潮来潮往漂荡,想像看是不是像一缕青丝、一束长发般飘逸柔美,加上它又有相当高的营养,所以就更受人青睐啦!为了增产就在海中架起竹架,留住那一股美也养出高经济作物,除了观光享受视觉的美,饱足了口腹与健康,也丰富了大伙荷包。潘老板说技术上是采来原生紫菜晒干、研磨(紫菜仍是活的,这也是它不死的来由)、敷于文蛤上培养、取下细胞、和绳子浸在一起让它依附在绳子上、挂到海水中等着它长大……。(照片取自网路)

  • 文章舊時東坎的油坊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徐忠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东坎 地理环境 经济作物 油坊

    東坎北瀕大海,南臨射陽河,西襟廢黃河,東聯三四百里大片平原,歷史上的東坎就是在一片黃金寶地包圍之中。因此自興鎭至今300多年時間,雖連遭兵燹戰亂,其商貿仍是一派繁榮茂盛的景象。尤其是黃河沖積平原,大多是鬆軟的沙質土壤,最適宜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生長。還有很大一片開墾不久的地段,土質最適宜棉花、花生生長,是周邊二三百里方圓主要農業產品,油料作物的主要產地。早在300年前的明朝末年(1644年前後),由漣水佃湖遷到靠近仁和汎安家的錢姓兄弟三人開荒種田,開墾初期就以種...

  • 文章改進家鄕農業之管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李士璉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梅县 农业改革 水利建设 经济作物

    家鄕梅縣,山多田少,地瘠民貧,過去是靠僑匯接濟,四十多年來制度改變,僑匯銳減,眞是一窮二白,苦不堪言。爲了改善鄕親生活,作者建議,利用台灣已有成就,由個人做起,並先由簡單易行者做起。方法很簡單,只要鄕親們回鄕探親,帶些榖(菜)種回去種植,不要一斗幾升,只要信封帶半袋可能就會使梅縣生活改觀,由貧窮變富裕,這不是神話,讓作者先說個親身經歷的故事。筆者從事糖業工作,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日人留下來的蔗作,每甲土地(台灣土地以甲爲單位),要經十八個月,才能生產三...

  • 文章物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商丘物产 黑豆 花生 商丘经济作物

    二、物産商邱不唯是軍事重鎭,政治名都,且一片平原,碧田萬頃,氣候適宜,五穀豐登,誠中原之寶庫,農民之樂園也。其特殊者:㈠黃豆商邱黃豆,粒大而肥,製油最佳,行銷江南,頗受歡迎,爲主要糧食輸出之一。㈡黑豆黑豆極有營養,惜鄕人不知,多以之餵牛馬;晚近常識漸豐,深知黑豆之益,欲廣加利用,然大陸已形沈淪。㈢花生商邑花生肥大香脆,生食煑吃,帶殼去皮,炒炸皆宜。製油造餅,均稱佳品,行銷京滬,並製爲花生油,尤爲生活所必需。㈣芹菜商邱之芹菜,享譽全國。雖爲普通靑菜,却與他...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