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绍兴戏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寧波鄕下的「的篤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4期  作者:葉蓬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的笃班 绍兴戏 演出 乡土文艺

    阿拉宁波鄕下头,所谓的「的笃班」,亦就是一般所说的绍兴戏,又称女子越剧,鄕下种田人直呼「小娘比班」,因为,不论男女角色,全班淸一色是小姑娘,宁波人称女孩叫「小娘比」,倒是名符其实的称呼,如今,听起来似嫌粗鲁一点。在当初,的笃班在鄕下演出,普受一般鄕亲们欢迎,因为,当时,既无电影,连收音机亦视同珍品,种田人于工余之暇,除哼上几句绍兴戏,宁波滩簧、挖花一类曲调外,什么娱乐亦没有,一旦听说离村在十华里以内,要做戏文,一到黄昏下工,提早吃饭,会同三亲四友,遂即

  • 文章绍兴戏今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0期  作者:謝玉林  出版时间:1974-10-30
    关键字: 绍兴戏 越剧 越剧演员 发展现状

    紹興戯分爲高腔、亂彈、的篤板,亂彈又稱紹興高調,的篤板又稱紹興文戯。最早的紹興戯爲高腔,繼而被紹興高調取代,到後來的篤板崛起,雄冠四方,遠近馳名,於是紹興高調又被紹興文戯所取代,高腔類似崑曲,詞藻優美、劇情幽雅,但是對一般民衆來說,可能不容易被接受;紹興高調是男子班,演的是歷史故事,唱腔高亢激越,並無才子佳人等愛情故事,而且紹興高調頗多武戯,演員們武功底子都很好,每場的開鑼戯總是要來齣「長板坡」「挑滑車」等開打戯,可以說與平劇相似;紹興文戯全是女子班,演...

  • 文章地方戲介紹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昆曲 河南梆子 绍兴戏 秦腔 湖南花鼓

    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与当地的小调揉和,形成各地梆子戏。秦腔的特征,一是声调高昻激越,充满了悲壮哀楚,一是节奏明快,在旋律上充满变化。皮簧中的西皮与秦腔是一脉相承。除了歌唱外,在做表上夸强细腻,做表内容与人生实际生活感情相似,戏词口语化,戏剧人生化。绍兴戏(越剧)绍兴戏发源于浙江旧属绍兴府的嵊县,又称越剧,为我国一个历史短而发展较快的地方戏曲剧种,初名「的笃班」或「小歌班」,由民间艺术发展而成的。绍兴戏最早原是小型而曲调低俗的戏曲,是农民在地方性的庙会

  • 文章的篤班蛻變爲紹興戱的來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2期  作者:剡溪人  出版时间:1968-07-25
    关键字: 嵊县稻米 丝茧茶叶 上海包工制 地方戏 的笃班 绍兴戏

    绍兴女戏子为乐,当时成名的很多,如施银花、袁雪芬、姚水娟、竺水招、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等,均成为名女人的交际对象。筱丹桂后因爱情不自由,受班主钱某压迫而自杀,当年各报都有报导。接着是日寇侵占上海时代,当时欧美影片禁绝在上海放映,日本片又不够供应,绍兴戏更是出色当行,多在第一流大戏院演出,因此唱绍兴戏的比之女明星更为吃香。到抗日胜利以后,绍兴戏受到匪党统战之头牌吹捧,更是扶遥直上,匪党文艺工作者编写剧本,排演新戏,祥林嫂一剧(采自鲁迅遗著),在国泰上演,一连

  • 文章浙東各縣的地方行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3期  作者:方鳳揚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地方行业 临海人卖灯心草 乐淸人卖糖 永康人打小铁 绍兴戏 金华火腿出东阳 游人卖小猪 仙居人卖虎骨膏和东洋参 黄岩人卖草帽 绍兴师爷

    脚步有节奏地挥动着铁片,只听得一片铿、铿之声,声音非常淸脆,再一边用永康话高声喊着:「补锅打铜哦……」其尾音拖得甚长。然后在大户人家的门口,或在寺庙的前面把担子歇下来,等老婆婆或小媳妇们拿破锅及铜器来。吃饭时,他们用一把小铜壸在炉子上煮,只见小铜壸在炉子上翻过来转过去,一边牵着风箱,小铜壸里就透出阵阵饭香,使围观的小孩子们都馋涎欲滴。新昌、嵊县人演绍兴戯——这两县一般人都连起来叫的,好像叫仙居就一定叫「天台汕居」一样,可见这两县关系的密切。绍兴戏红遍全浙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