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粤曲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粤剧与粤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陳運通  出版时间:1993-03-31
    关键字: 粤剧 粤曲 传统艺术

    陳運通,客家人,一流錄音傳播公司董事長,福斯關係企業、世界客屬總會顧問、中美音樂協會董事,漢唐樂府、中國琴箏研究會名譽理事長。國樂家書法家兼作家。一九四四年獲全國音樂比賽二胡獨奏冠軍。為一九九三年「文藝獎章」得主。歷任高級警官、中華國樂會常務理事,太極拳專刊主編,灌製唱片十餘張,其文章散見各報章雜誌,並經常應邀在國內外表演,望重藝壇。

  • 文章漫谈学唱粤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姚家強  出版时间:2009-01-31
    关键字: 姚家强 学习 粤曲 心得

    多年前为安排退休生活,我选择学习粤曲,原因是希望透过粤曲学唱,能有机会多讲广东话。来台湾生活五十多年,讲普通话像广州话,讲广州话像普通话,盼望往后能讲「正斗」广州话。同时经我再三思考,认为老年人较适合唱粤曲,所谓有沧桑味,才愈有韵味。我求学、工作一直在台南巿,台南巿两广同乡会正设有粤剧研究社,因利乘便,我便去参加学习。当时带我入门是一位太太,她把她自己唱的录音带给我,叫我跟着学习。自始即跟著录音带学唱,发觉我选择学唱粤曲非常正确。从前在学校读书,我唱

  • 文章粤曲音符在小提琴上飞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李文慶  出版时间:2006-10-31
    关键字: 陈光华 小提琴 粤曲 黄友棣

    今(二〇〇六)年四月九日举行的「苏丁选古漆手工制提琴鉴赏会」上,请来了多位大、中、小提琴演奏家,演奏世界各种名曲,印证好琴与音乐优美音质的密切关系。这些演奏家多是在各校任教或在弦乐团担任首席,不乏教授、副教授、博士及专家。最受我注意者之一是籍贯广东台山、红棉粤剧团长陈光华乡亲。(注:陈光华乡亲在「苏丁选古漆手工制提琴鉴赏会」上演奏粤曲「汉宫秋月」。(李文庆摄))好琴与音乐音质、关系密切陈光华乡亲之所以特别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在众多的演奏者当中,是唯一一

  • 文章鄺湛若與綠綺臺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杜如明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邝露 绿绮台琴 人物传记 著述作品 粤曲

    「海雪畸人死抱琴,朱絃越疏有遺音,九嶷淚竹娥皇廟,字字離騷屈宋心」。——王漁洋詩——

  • 文章粵樂的傳承、推動和合奏(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粤乐 粤曲 旧金山 粤乐名家 天籁音乐社

    三):美国旧金山粤乐名家在美国旧金山的华埠有几处国乐社经常有粤曲演唱和粤乐合奏。因为昔日有不少自广州、香港和东南亚等地移民来美的粤籍人士,他们有些是粤乐演奏高手,有些则是粤乐迷,在闲暇之余,常欢聚一堂研究曲艺,对粤乐的传承和推动,都产生了很大的作用。笔者在公元二〇〇二年九月,自台赴美探亲,曾与亲友同赴华埠「花园角」的「街会」游览。所谓「街会」,犹如台湾的「园游会」一般,这是近年来,美国侨团向政府申请经费补助获准成立的一个娱乐性甚高的活动。其中有些摊位

  • 文章粤声曲艺团 奏粤乐、唱粤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梁中英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粤声曲艺团 粤乐 粤曲 粤剧 台北市岭南业余音乐研究社

    一、粤乐与粤曲粤乐节奏明朗,旋律优美,吹弹打击的乐器除了一般中国国乐所使用的锣、鼓、钹、木鱼、云板、唢呐、箫、笛、喉管、二胡、中胡、椰胡、扬琴、秦琴、木琴、月琴、琵琶、中阮等之外,很多西洋乐器早已先后加入,效果最突出的有小提琴、色士风、电吉他和班祖琴等。在清音合奏方面,粤乐的乐曲大部份仍源自国乐,但添上了广东民间流行的曲调,再以中西合璧的乐器诠释出来,就产生了与正宗国乐相当不一样的乐音。外省人一听,就知道这是悠扬悦耳的广东音乐;我们广东人自己一听,更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