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粤军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東部隊話滄桑《輯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4-10-30
    关键字: 孙中山 袁世凯 粤军发展

    立即欣然接受,宣布就职,孙中山先生有李福林护卫,海军戒备,更有亲军二十营,国民党就如虎添翼了。孙中山先生亦发表命令,特任陈炯明为粤军总司令,并令出发援闽,以免为旧桂系军阀岐视。综观陈炯明之得任粤军统帅,不是他个人的努力,而是国民党上下及海军,议员等努力促成的。民国六年,孙中山先生号召护法,其时国民党之政敌是段祺瑞。而段氏为主张解散国会之主动人,福建省督军李厚基是段氏嫡系人物,陈炯明率军入闽占领漳州后,与李之军队互相警戒,互不侵犯。民国七年五月,领导「政学会

  • 文章粤军第一师沧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李鑄靈 出版时间:1993-09-30
    关键字: 粤军 北伐战争 扩编经过

    响应讨贼联军东下,并任前锋,叶举无心恋战,所部降的降,走的走,陈逆乃东走惠州,民十二年元月十五日,联军进克省城陈逆退往惠州一带,负隅固守。总理于二月初重返广州,成立大元帅府,约束各军。缘此次讨陈,等于引狼入室,滇桂军入巿后,霸占房地,截留税收,开烟(鸦片,滇军出发时,即挑担此物随行贩卖)包赌,沈鸿英更野蛮拔扈,目中无人,总理即升梁鸿楷为直辖粤军第四军长,李济深为第一师长,卓仁机为第一旅长,梁鸿林留任第一团长,张弛任第二团长,陈济棠为第二旅长,邓演达为第三团长

  • 文章(附录)重修建国粤军阵亡将士墓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鄒魯謹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公祭 建国粤军将士 重修墓碑

    抗战胜利还都之年,首届国民代表大会,开会于南京适当制宪建国之期,追思创造民国之不易,粤省代表及在京人士,遂公祭建国粤军将士于莫愁湖畔。视碑残墓毁,蔓草丛荆,沦为乡人饲鸭之场,乃倡议修理,并公推前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先生蔵其事,三十六年冬,国民政府蒋主席,及粤省政府拨款至,即于民国卅七年元月庀材兴工,以原有三十三墓,分修不易,于是合成一冢,将原有墓碑封于冢内,另附大碑于其前,中书建国粤军阵亡将士之公墓,其旁书姓名,其得五十三人,因墓碑损毁,而失名者八人

  • 文章廣東部隊話滄桑(輯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4-07-31
    关键字: 孙中山 北伐军 武昌起义 粤军之编

    一、辛亥北伐军(一)粤军之编成与北进国父孙山中先生,领导革命,经过多次失败,黄花冈之役,石破天惊,敲起清帝的丧钟。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公元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中国同盟会员,在武昌起义,各省相继响应,推翻了专制的满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但我粤在十月十日以后一月才算完全光复,并公推胡汉民为广东都督。在这一段时间,武汉及南京方面,尙未完全排除革命障砠,胡都督总为广东是革命策源地,亟应组军北上支援,以免功败垂成。乃询及陈炯明及黄士龙,陈于黄花冈之役,贪生怕死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