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笔法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泛論書法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8期  作者:吳鳳翔 出版时间:1998-04-03
    关键字: 书法 章草 刘长魁 笔法

    点画中线条都是正的,无偏颇现象。有些人写的是正统字,如隶书或六朝楷书,而其执笔,是唐以后的偏方向执笔法,马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其次,作字要根据笔法,没有笔法的字,等于缺乏规矩,没有灵魂怎么可以呢?立国有立国的大字,作字怎可以不根据作字的大法呢?作篆字,要根据篆法,比较单纯,只一种法;作隶字,要根据篆隶两种法,稍为复杂,因隶法中含有其父篆的血统,此为第一次综合;作章草法中含有其父隶及其祖父篆的血统,此为第二次综合。作六朝楷书,要根据篆隶章草六朝楷法四种法,六朝

  • 文章临川清道人李瑞清乡贤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8期  作者:吳垂昆 出版时间:1982-04-02
    关键字: 李瑞清 清道人 《卖字润例小启》 屋漏痕笔法 安贫乐道

    份书法家们的倡言碑学,于是北魏书风,方始见重于世。淸末民初,擅写北魏的书法家,仅张廉卿、赵之谦、郑孝胥、曾农髯、及李公五位。不过专擅北魏各书法,而又有精极超羣成就的,祗李公一人而已。又李公所临写行世的郑文公碑帖,笔调温雅和畅,字姿俊美风流,较之原碑文更具魏晋秀逸气质,此与李公之喜钟太傅及王右军书,是分不开的。李公曾于该帖末尾自跋曰:「余每用散氏盘笔法临之,觉中岳风流,去人不远」云云,此乃由衷之言,盖李公已深知中岳之郑文公碑,乃得笔于石门颂,疏宕雅畅,汉隶之宗也

  • 文章當代藝術家魏思孝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7期  作者:聶雲軒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毕生从艺 书韵中西 笔法苍劲 书画丰著 孤生辞世

    从此各奔前程,失去联络。思孝于三十六年来台,先后任敎于南师附小、台南女中、嘉义师专、国立华侨中学、国立艺专、实践家专等校达三十余年之久,毕生从事艺术敎育,培育后进,眞可说是桃李满天下。魏思孝很有艺术天份,毕生致力于艺术研究,所以他的作品,画中有诗,气韵生气,又能融合中西绘画之长,故笔法苍劲有力,设色艳丽动人,无论山水、花卉、翎羽水彩,都受到中外艺术界人士的一致赞赏和喜爱。他的绘画和著作,曾被中央图书馆及文化大学华岗博物馆珍藏。且有两幅画作获选「国宾大饭店

  • 文章中國書法——執筆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胡恆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中国书法 毛笔 执笔方法 唐代名家 八字执笔法

    一定要求心正、笔直、笔到心到,一笔都不可草率,务求其精气神贯注于字里,才称得上善书者:是好书法。现在为各位同学将历代先贤书法家对于执笔法的学说著论,略为简单的介绍说明,提供各位将来作深度硏究的参考,对各位或许有些许的裨益,这是兄弟的愿望也是期望于各位的。晋代衞夫人是一位大书法家著有笔阵图,她说:「要学写字,先要学执笔。」她是在书学上第一位特别重视执笔的人,她又说:「眞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去笔头三寸一分。」这两句话就是专讲执笔的高低的方法。王右军是衞夫人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