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立春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旧俗话立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2期  作者:二泉散人  出版时间:1984-02-20
    关键字: 立春 迎春仪仗 蓑衣 巡行

    本月四日,农历年初三,是今年立春的日子。一年之计在于春,故鄕谚语又有「春朝大于年朝」之说,所以故鄕习俗,对立春看得很重,天刚刚亮,到处只听得炮竹之声,家家户户焚香点烛,迎接新春来临。记得在大陆陷匪那年,迎春还是那么热闹的。现在台湾在立春那天,虽然也有听到燃放鞭炮之声,但稀稀落落,没有多少。人事倥偬,生活紧张,大家对它淡忘了。立春的日子,不一定每年只有正月一次,逢到闰年,就有两次,一在正月,一在十二月,像今年有闰十月,正月初三立过了春,在十二月里,还要立

  • 文章立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0期  作者:二泉散人  出版时间:1988-02-20
    关键字: 立春 张杙 春牛图

    律囘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这是唐人张的立春偶成诗句。立春后,万物囘春,皆含生意。谚云:一年之计在于春。故鄕对立春非常重视,俗语说:「春朝大于年朝」,比元旦更为重视,家家户户在早晨要鸣放爆竹,尤其鄕间农家,要贴上一张春牛图,以祈五谷丰收。相传故鄕在明末淸初,立春前一日,县衙要雇请塑佛匠,用土抟塑成一只春牛,从东门外迎入县衙。迎接春牛,比后来故鄕三月二十八日的「老八谢」赛会更热闹。一路除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外,有花车

  • 文章立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4期  作者:芙蓉山人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立春 节气 风俗习惯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十五日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故鄕有句谚语叫「春朝大于年朝」,所以故鄕过去把立春非常重视,天还没有亮,人家就出来燃放鞭炮,直到傍晚,继续不停,家家户户,焚香点烛,迎接新春。在立春之前,鄕村农家都要买一张春中图,贴在壁上,以示春日来临,要准备耕田了。考东京梦华录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相传故鄕在明末淸初时期,迎春盛况比三月二十八的「老八谢」赛会更为热闹,台扛上有把珍珠穿结成箬笠,缝纫鍼穿结成蓑衣,扮姜太公钓鱼的,还要

  • 文章節令詩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秦慧伽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节气 诗词 立春 风土习俗

    春为岁首话立春古时立春是一个大节日,比新年还重。所以说「春为岁之首。一年之计在于春。」照阳历计每年二月四日或五日立春。阴历就在十二月或正月。中国是以农立国的。立春是「有司布农事之日。天子耕藉田之辰。」礼记有天子迎春于东郊,躬耕藉田之礼。事物纪原称周公始制立春土牛。后来就成了用土牛芒神打春的大典。到淸末在首都和各省州县仍普遍擧行。主管官穿礼服坐明轿(没有上盖的轿)到城外空场迎春。场中放着土制春牛和芒神。场边站满了看热闹的民众。由吏卒用木棍向土牛头腰尾连打三

  • 文章窗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2期  作者:張德貴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诗词 立春 新年 元旦

    张德贵未是草廿四立春腊鼓频催岁,立春值暮年。窗前梅吐雪,节后柳含烟。同醉辞年酒,各分押岁钱。欣逢廿四夜,祭灶读吟篇。除夕即事今年鞭炮禁,热闹胜从前。辞岁烧红烛,迎春奉管弦。银屛增节目,灯会聚人烟。除夕屠苏酒,分浇孙辈先。岁首贺新韶光转瞬又新年,佳节狂欢银幕传。恭贺骚坛诸硕宿,长怀异域众乡贤。祝君潭祉多臻福,嗤我痴顽岂学禅。元日题诗初试笔,笺驰远近贺堂前。元旦喜题大地喜回春,普天气象新。金鸡辞旧岁,仙犬降当辰。佳节亲朋会,新年福寿臻。儿孙堂下拜,开宴乐

  • 文章立春

    来源期刊:《浦東》 第36期  作者:周鷄晨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立春 两头春 春卷 咬春

    为了冬天是太寒冷,使人们都受苦,待春天来临,气候和暖了,寒冷的苦闷可解除了,因此人们大家都欢迎着春天的到来。是的,春天来了。但春天到底是那一天来的?一月廿五日是农历的壬戌年正月初一日,元旦俗称「春节」,这是春天吗?不,这天实在还在辛酉年的腊冬气候里,所以名为春节,无非是为了初近春,假借而称之为春节;眞正的春天,还要等待十天,到农历的正月十一日,才是一岁中二十四节气的第一节「立春」莅临。立春,在阳历推算起来,似乎很固定的,不是二月四日,便是五日,相差着仅

  • 文章新年話「發財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袁定華 出版时间:1982-02-06
    关键字: 发财 过年 风俗 立春 春节

    赤膊短裤,手摇薄扇,载歌载舞,口哼:「给一铜钱买砒霜,药死乌龟明年不来讨」。名曰跳年神或跳灶王,童稚多奇而随行,笔者曾叩之父老,何以然而不冷,云其口中茹有红砒。在这位发财人逝后,此曲成广陵散矣。立春有送春牛图者,图刻印二十四节,日报某日某节,挨户赠图一张,几如今卖历本,对于鄕间农村,恰有用处。抑系淸之送春牛之滥觞乎?按淸在迎春后,将春牛打碎,由衙役合土工头分赠大户地主,名祝丰年,实系抽丰。若我定海送元宝者则有,而跳财神则无,因视为凟神,不知他邑若何?平时三节

  • 文章立春——石园随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李隆昌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立春 民间习俗 家乡节俗 节气

    黎川 李隆昌立春,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第一个节气。今年立春,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意指春天从此日开始来到大地,地气上腾,草木萌动。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各行各业,都在春天订下一年工作计画,农人更是趁著春天到来,播下这一年丰收的种子。立春,在古时是非常隆重节日,不但民间重视,官府亦很重视。礼记月令:立春前三日,太史即见天子吿以立春日期,请天子沐浴斋戒,是日亲率三公九卿、诸候大夫到东郊迎春。后汉书礼仪志亦说:立春日,天还未明,京师百官都要穿青衣、戴青帽

  • 文章百年難逢「歲朝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6期  作者:淡泊  出版时间:2006-02-05
    关键字: 立春 二十四节气 迎春 仪式 农谚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亦叫「春朝」。谚云:「春朝大如年朝。」古代亦曾以立春之日为「春节」,所以各地民间黎民百姓对此历来十分重视,将它作为「过年」诸多行事中的一大行事。旧时,立之日武进县例有「迎春」仪式,由地方官员行香主礼,此俗唐宋时代特盛,当时武进县官带领随从自县衙出发,全副仪仗、鼓乐前导、扛抬众多祭品及由盲人用五色纸扎糊制成的春牛芒神,鸣镯开道,经局前街、过迎春桥,至孔庙祭天。仪典隆重,此举被废除。立春日如恰逢农历正月初一,是为「岁朝

  • 文章陽春三月話清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4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立春 清明上河图 三月三 植树

    庄有诗云:「满街杨柳绿如烟,画出清明三月天。」诗点出了三月天的特征。在我国虽说:「春打六九头」,六九的时候便立春了但大部分地区的春意总是珊珊来迟,一直到暮春三月,春的景象才完全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宋代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说: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串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诗生动地描写了当年杭州清明节时的热闹情景。柳永词《木兰花慢》中也说: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除此以外,历史画家描绘清明的作品也很多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