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祖先共返回5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诗一首我们的祖先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3期  作者:王艾杰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诗词 《我们的祖先 王艾杰

    原先,你的祖先,我的祖先,也许是一奶同胞,住一个山洞,啃一块鹿肉,彼此相依为命。原先,你的祖先,我的祖先,也许是情同手足,开一片荒地,种一块田园,彼此亲蜜无间。世界上有多少恩恩怨怨,生活中有多少人情冷暖,想一想我们的祖先,这一切也许会烟消云散。世界上有多少悲欢离合,人世间有几度花好月圆,想一想我们的祖先,又何不更珍惜今天。

  • 文章漫談大槐樹移民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彭登墀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大槐树移民 漫谈 祖先

    的心目中。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各地,「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见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的歌谣,便传遍全国,洪洞「古大槐树处」,也因此名扬四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卢永祥第三鎭的部队,进攻山西革命军,卢部顺古道南下,进军平阳(原),军纪荡然,但士兵们到了古大槐树处,都纷纷下马参拜,相互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大家都特别严守纪律;从此古大槐树,更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遂于民国三年,由景大启等人集资,在古槐树处修建了碑亭和牌坊。碑亭建在

  • 文章回爺爺奶奶故鄉 感觸是如此深刻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5期  作者:蔡德暐  出版时间:2013-10-01
    关键字: 故乡 雁荡山 祭拜祖先

    這次回到故鄉瑞安,最重要就是祭祖,一來是因為自己代表了同輩,是第一個回到故鄉瑞安的後代,二來也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看看這遙遠的故鄉,對爺爺、奶奶的意義,感受他們那份對於故鄉的思念。在上香前,天空落下大雨,可能也對於我的到來有所回應,是對於我的遲遲不來表示了責備,還是反應了我內在該有的感動,我不清楚。平靜的對著每一個墓祭拜,跟著表哥燒著金紙,本是再熟悉不過的燒紙動作,卻因為在異地故鄉顯得生澀不少,而整個祭祀也在緊湊的行程,和不斷落下的雨滴中結束。在上車的回頭...

  • 文章淸明掃墓源遠流長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劉呂潤璧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追念祖先

    相传闽南漳州和泉州人,本来均在清明节扫墓,因有一年的清明节日,在台湾的漳泉两州人,因争买菜肴祭品,发生纠纷,并且大打出手,最后经官方出面调解,协议漳州来的人过三日节,于三月初三扫墓,泉州来的人过清明节,在四月五日扫墓,以后就相沿成习了。目前在台湾最普通的扫墓礼仪分「挂纸」和「培墓」两种,各代表不同的意义。「挂纸」亦称为压纸,是用砖块压置五色墓纸在坟墓上,避免墓纸被风刮去,表示这座墓有后嗣,纸代表钱,献完纸钱后再拜墓,拜墓后才回家祀拜祖先灵牌。「培墓」之意

  • 文章记载中的钟姓祖先轶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鍾百春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中姓祖先 历史轶事 家谱

    是荒诞无稽,但也有一些是真人真事,不过年代久远了,这些口述文学的遗产,就传说纷纷了,我整理的结果,查证历史的纪录,我发现有些确实是真实的。现就有关钟氏的祖先口述文学来说说吧!根据前人留下的家谱,钟姓是一个多釆多姿,洋溢着耀人才华,又带着些传奇意味的姓氏,考证源流,说是春秋微子启之后,但是为什么跑到河南颍川定居呢?这就要谈谈当时的环境了。话说公元前三百年左右,正是东周赧王世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民,物产对其他的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与战争。谁

  • 文章(专载)从中原到台湾一页祖先渡海移民史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蔡天來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祖先 渡海移民 同姓宗亲 郑成功

    我們的先祖遺民來臺灣的原因:係中原動亂及人口壓力,因人之常情乃厭惡動亂,喜愛太平安逸。中國大陸,歷來多有大動亂,加上臺灣早有「臺灣好趁食(謀食)」,「臺灣錢,淹脚目(脚踝)」的美景膾炙人口,自然成為避亂的好去處。人口壓力:因大動亂固然引起人口遷移,但是太平盛世卻引發人口增加。歷史上幾次太平盛世引起人口大增,人多則窮,人民生活又陷於困苦。在人口壓力中,福建、廣東兩省因境內多丘陵,人口壓力最大,我們的先人向臺灣移民,自然最多。在臺灣的移民:荷蘭人入侵臺灣以前...

  • 文章平生三到故鄉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3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2-03-06
    关键字: 祖先溯源 三到故乡 余姚 阮毅成

    我阮氏系出皋陶之后,于殷商时代,在泾渭之间,建立了阮国,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泾川县一带。后来,为其邻居周文王所灭。于孙缅怀故国就纷纷以国为氏。到现在已三千多年,为我国最早的姓氏之一。我们的始祖,是在河南省陈留县。阮氏于什么时候,分支到陈留,现已无考证。但后汉时期,陈留已经有阮姓,则在历史上曾有记载。我们的祖先,从陈留向东南迁移,则是随宋室而行的。向东行者,经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再至台湾。向南迁者,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而至越南。我们这一

  • 文章中元節燒衣小考

    来源期刊:《闽聲》 第26期  出版时间:1968-10-15
    关键字: 祖先 中元节 习俗 烧衣

    者喧其不典,以伤敎之源,始于王瑨也。」这不见近世的烧衣——把重心放在祖宗七魂,用各色纸张制成各种衣服,以及杠箱楼房等等冥器,且在每一份冥器上写上祖先的名,好使其他鬼魂不得占有。……完全是唐代抄袭而来,眞的可说是由来甚古的了。至于烧衣而推及各种器,则似乎是如于宋代的。据「东京梦华录」云:「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横头帽子,金属假带,五服衣服。以纸糊架子盆游出卖。……大以竹竿所成三脚高三六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 文章(漫谈七月)建醮普渡祭祖先开关鬼门烧早衣天上牛女银河会人间结缘赠由豆

    来源期刊:《闽聲》 第26期  作者:高湖 出版时间:1968-10-15
    关键字: 祖先 拜祭 中元节 金银纸

    半)」拜祭祖先第一要事,更扩及于野鬼饿魂,于是作醮,普渡,到处可见。我们福州人更有「烧早衣」的习俗,有的合并于七月十五日擧行,有的依各鄕村的习惯不在中元节擧行,但总在七月十一日起至七月十五日之间。烧早衣是先由高祖起,下至亡兄弟,旁及其他亲族,尤其注意早夭或无后者。讲究的一皮箱(当然也是纸糊的)一皮箱,简单些的也以黄纸包妥,内藏金银纸及一切应用物品以及四季衣服等,在外面并书明受领人的名称呼,然后口中念念有辞地逐次焚化。据说这样可以使阴间的亲人均可得到一年

  • 文章徐氏宗譜補遺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8期  作者:徐漢三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徐氏宗谱 祖先溯源 徐汉三

    徐氏國姓前,太上高祖母,諱女脩以母氏立祖。太祖母帝堯氏玉妹,徐氏太祖史,與帝堯史相同。顓頊氏之孫,帝堯陶唐氏,伊姓,名放勳,國號唐,國都山西臨汾縣平陽城。帝堯氏於民國紀元前四千二百四十四年登基,在位一百年。堯氏一兄,帝摯氏,三弟帝契氏,四弟棄氏,五名玉妹女脩,五人共主,分治天下。帝堯氏,德治主義者,以德化民,自然而治,實行天下爲公,創禪讓之制。以君位,禪於孝子賢人舜,帝堯氏二位女兒,長名娥皇,次名女英嫁於舜。按程發軔著春秋左氏傳地名參考二四六頁,堯都古城...

共53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