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碑文共返回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代通乡公碑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郭善惠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清代碑文 通乡公碑文 碑文释读 历史资料

    一九八四年冬,大埔县百侯镇在扩宽街道的施工中,挖掘出一块清皇朝乾隆十八年(公元一七五三年)立的《通乡公碑》。该埤长一百一十九厘米,宽四十七厘米,碑文四百四十五字。该碑现收藏于大埔县档案馆。碑文内容详细刻记了当时大埔县百侯乡民为维护市场上的公平交易秩序而公立的斗、秤和集市管理的条文、乡规、民约。它的发现,为我们今天研究清代集市贸易管理提供了极好的历史资料,现将公碑全文影印刊出,以飨读者。反应清代市场管理情况的《通乡公碑》全文:法言云:一闹之市,必立之平,矧

  • 文章明孝陵碑文浅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鄧澤源  出版时间:2009-07-31
    关键字: 碑文 赏析 明孝陵

    皇陵碑文孝子皇帝元璋谨述: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阳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1)。予时秉鉴窥形(2),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况皇陵碑祀,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远,俾世代见之。其辞曰:昔我父皇,寓居是方(3)。农业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4)不我愿,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5)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既

  • 文章唐代山西兩大北宗禪法國師義福及普寂生平的硏究資料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唐代 义福法师 普寂法师 碑文

    作者簡介:陳祚龍先生湖北監利人,印度印度大學文學碩士,英國牛津大學文學學士,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係享譽國際之敦煌學權威專家。曾出席國際東方學學者會議,任中國文化學院硏究部主任兼西洋文學硏究所法文組主任,現為法國遠東學院唯一之華籍院士教授。原任巴黎大學中國學術硏究所唐代文化史講座教授。對敦煌文物以中、英、法文撰述論著,備受國際有關學者之推重。

  • 文章貴陽蔣允焄先賢鴻指園碑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2期  作者:張鏡影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鸿指园碑 蒋允焄 碑文影印

    黔人之官於臺灣者,厥惟蔣允焄先賢。先賢字爲光,號金竹,貴陽縣人,生於淸康熙五十年,中乾隆二年乙已科進士,以大挑知事分發湖北。乾隆二十五年,由湖北襄陽府同知升福建漳州府知府。越三年,調臺灣知府。三十四年晉台灣道。逾二年,改海防汀漳道。乾隆四十年,遷福建按察使。先賢宫臺十年,因俗爲政,廣設庠序,覃敷文敎,風氣丕變。臺多怪誕不經之祀,遇祀之日,必親臨廟中,闡述非忠孝仁溥之神,祭之不享。祀神所以崇德報功,非乞福於土木偶像。臺人爲之感動,拜拜之風漸戢。又亟重視水利...

  • 文章曹娥廟及其碑、聯、匾额述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4期  作者:陳沖范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曹娥庙 碑文 匾额 书法

    声名远播。东汉名士蔡邕慕名而至汉碑前时,夜黑无烛火,以手抚读碑文,不胜叹服,即在碑阴写下「黄绢幼妇,外孙韲臼」八字。据说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谜隐语。三国曹魏主簿杨修解为「绝妙好辞」(编者按:韲臼乃受辛也,受辛则为辞。)。现存庙内的曹娥碑是宋碑,碑文由宋代书法家蔡卞重书,凡四四二字,行楷圆健遒美,有晋唐遗韵。碑高二米多,迄今已近千年,尙完好无缺。碑文简述了曹娥的殉身经过和孝感万人的景象,以及度尙的祭诔颂辞,言约意丰,文笔流畅。据传邯郸淳少有异才,作文时文

  • 文章耿耿忠魂映日月 昭昭青史育后人——谒辛亥革命彭烈士墓、读碑文感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5期  作者:劉一曙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彭楚藩 辛亥革命 烈士墓 碑文

    万里长江之中……我仿佛看见如潮的人群,缅怀着对革命先烈的至诚,朝着墓碑蜂涌而来,迎著阳光接踵攀登……我仿佛看见了海峡两岸的老人捋须拄扙,携小牵幼,招手迅跑,民众们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同声高呼:祖国统一,中华振兴万岁!大家欢腾地走……越走越近了……呵……会合了……转至「古灵泉寺」小憩,激情赋律以抒怀;辛亥碧血楚天红,烈士功德日月同;反帝驱清共和举,千秋永忆救世功。承先须修海疆好,启后应继两岸通;万众顶礼颂伟业,红楼齐唱大江东。武昌首义鄂城彭烈士墓碑文烈士讳楚藩

  • 文章鄉賢劉鴻翺重修臺南夫子廟遺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劉子交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刘鸿翱 重修台南夫子庙 碑文 乡贤事迹

    先賢劉鴻翺,字次白,山東濰縣人,嘉慶十四年己巳恩科進士,累遷廣東南韶連道。道光十三年癸巳秋調任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兼提督學政,倡修孔廟,議置祭器,謀添樂器,粲然大備,並撰文刋碑記之。碑存臺南市孔子廟明倫堂前之右牆,乃我齊魯先賢宦臺治績之永恒記載,洵爲珍貴之遺跡,爰爲之錄,用彰前賢潛德之幽光。刋立已近百五十年,碑文風化剝落,略呈模糊,抄錄容或有誤,尙乞讀者指正!臺灣府學重修夫子廟並祭器樂器記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夫子也,無論中國尊之,四夷八荒莫不尊之。臺灣僻處...

  • 文章蒙陰「狗刨泉」的故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丁筮宜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蒙阴 狗刨泉 碑文 乡野趣闻

    经过该处休息时所发现,仅采于碑文记载之槪略。其余临时得自当地居民传说之片断的敍述,况距今已近五十载,记载自难详确,倘有错误不详之处,尙望旅台鄕长赐予匡正为盼。

  • 文章新會縣天亭圩」去思碑「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天亭圩 去思碑 碑文内容

    民國二十五年夏,國府旣奠粤局,其年秋,大吏察廉,以從化李公務滋治從有聲,檄遷來尹我邑。十五年,公曾以國民革命軍三十八團團長,領軍江會。其時猾盜蠢起,分於邑內川陸險隘,爲堂號以肆剽鹵,更連鄰邑煽械鬥,大患危促,公爲擊禮樂匪巢,平荷塘鬥禍,群盜攝息瓦解。復剳諭鄕民,編隊警衞,比其名額,時其守望,爲自治鄕兵之始,於是盜患悉平,公以綰軍我邑久,故於縣境境陵谷阻深川源宛委,道里遐邇,民俗良莠,知之綦詳。而於邑人士尤多所晉接,比移宰我邑命下,皆騰躍相告語,公習軍旅,...

  • 文章開平縣司徒氏抗日七烈士碑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李鑄靈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抗日七烈士 开平县 纪念碑 碑文

    侨鄕四邑,在抗日作战期间,各县各鄕英勇抵抗之表现,实居其首,而在不断抵抗过程中,在时间亦最长,开平腾蛟司徒煦等七烈士,其尽忠殉难事蹟,更为惊天地而泣鬼神,此碑记为从化张镜黎先生所撰,详述当地形势,与作战始末,诚可读之作也。尤以现今日本纂改历史,否认屠杀,故特录此碑文,以确证日军之丑恶暴行,于面临败降前夕,仍用野蛮手段,背违国际公法,擅放毒气,致七烈士被毒烟薰晕,惨被戮刑碎尸弃野之经过。缘我国抗日作战,自民国廿六年七月七日爆发而展开,当时粤省部队,仅有五个

共73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