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知县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軼聞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55期  作者:曹墨石 出版时间:1982-04-01
    关键字: 知县判案 冯梦龙 方国珍

    一、知县判案据「明斋小识」记载,华亭县知县许治,向以公正廉明著称,深为县民所敬爱。某日,有一位武生,指控一担粪鄕民,不该把汚水泼撒在他身上,弄脏了他的衣服。许知县拍案责斥该鄕民,何以如此轻忽?定要重责不贷!鄕民听说要挨打,便苦苦哀求,辩称并非故意,只是一时不小心,要求大老爷开恩。许治见鄕民情词恳切,便谕知,如愿受罚,可从轻发落。鄕民称,愿受罚。知县要他向武生叩头一百,旋命武生坐定受头,并由吏役计数。待叩至七十,许知县忽然喝止,转询原告,是文生还是武生?答

  • 文章聽一個厨子的天寶當年(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孫毅人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清朝 官场规则 知县

    二、知县挂牌和候补知县各省抚督衙门发表州县,叫做挂牌,老虎班和大挑,虽然是奉「圣旨」派到各省,如果没有京里大官打招呼—最好是军机的八行,神鬼全要买账,自持牌子硬正来个硬碰硬的话,休想占到肥县份而又事情轻松的美缺,(各省仕途中皆有口诀,如:江苏是「金泰兴、银如臬」。河南是:「金祀县,银太康」,坏缺也有繁、冲、难等名词)都派到边境穷县份,不出纰漏三年任满调回省城坐冷扳凳,慢慢等着且看下回,总算巡抚总督替你安排过了,对「朝廷」有了交代。要是自己眼珠子活一点

  • 文章竇光鼐閲巻除貪官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馬邦城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窦光鼐 黃梅貪污案 知县

    平阳历史上流传着这么一首民谣:「两山如斗牛,清溪夹道流;富贵无三代,清官不久留。」两山,指的是平阳城关昆阳鎭的九凰山和仙坛山,两山东西相对,形如斗牛。山下一条大路,清溪夹道而流,平阳本是鱼米之乡,富贵之家没有超过三代,诚系夸张之辞。但清官难能久留,倒是事实,而且历史上平阳也确实出过不少的贪官。著名的有清朝乾隆年间的黄梅,嘉庆年间的徐映台和民国时期的张韶舞等。特别是黄梅,劣迹昭彰,一直为平阳民众所切齿痛恨。黄梅于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调任平阳知县。他

  • 文章武阳合志中的知县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2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7-03-15
    关键字: 武阳合志 知县 曲阿令 武进

    武阳合志卷十八官师篇内所载的,是我武进历代的官师,「官」是指行政官吏,「师」是指敎谕训导。知县是掌一县政令的长官,自是主要部份。这里便以知县为题。一县的行政长官,历代名称不一,民国以来,便有县知事、县长等名称,古代名称更多。最初的名称是县正,其后有称宰、称尹的,又有县令或县长之称,还有以京官出掌县政,称知某某县事,武阳合志所说的知县,便包括了这些职称。该篇前文中说明:「地名官职,昔有今无者附后。」故均以武阳两邑为范围,从前有晋陵兰陵等县的县政长官,便列于

  • 文章陽江歷史文物叢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張希哲 出版时间:1976-12-30
    关键字: 阳江县 清代知县 历史案件 名胜古迹 陶瓷 名贤

    一、设县沿革及清代历任知县阳江县之建置,始于南北朝时代。广东通志卷三郡县沿革表有云:汉置高凉县,属合浦郡;后汉建安二十五年,孙权置高凉郡,又分高凉置安宁县,为郡治;晋因之。宋省高凉县,移郡治恩平,以安宁属焉。齐复来治。梁大通中,置高州,改县曰高凉,隋平陈,郡废。大业二年,复属高凉郡。萧铣时乃分高凉,置阳江县。唐武德四年,复曰高州,兼置总营府,五年改高凉曰西平。贞观二十三年,府州及西平县俱废,以阳江县属恩州。大顺二年移恩州治阳江。五代属南汉,宋亦曰恩州,属

  • 文章張珍堂公任中江縣尉士民送衣傘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張益祥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张珍堂 知县任职 人物事略 乡亲深情

    张珍堂(一六五九至一七一七),原名晁俊,朝瑞。西河鎭溪南埔人。生于清朝康熙巳亥年(一六五九)。典膳出身,办差有功:升授四川省成都府郫县,中江县县尉,后署邛州大邑县知县。(注一)在职期间,他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寸礼不纳,深受当地士民爱戴。为了社稷的安宁,为了使人民群众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他身先士卒,经常深入到边陲地区扫荡在那里盘踞占山为王的部份匪徒,日以继夜,废寝忘食,风雨不改,久则心力交瘁,积劳成疾,不幸于乾隆丁酉年(一七七)八月,病卒于官署。享年

  • 文章赠凤山县知县云骑尉汤大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0期  作者:洪亮吉  出版时间:1996-04-15
    关键字: 汤大奎 乡讯 凤山县知县

    廿年里巷憶同居,廟食今看義烈俱。(君少時與余同居中河橋委巷中巷口,即隋陳司徒杲仁祠,祠額名英風義烈)未到斷頭先墮指,最憐歸骨尙銜鬚。書埋魚腹濤空沸,餉轉羊腸道苦紆。(君年前曾解餉甘涼)畢竟酒人能報國(君頗善飲)霸陸醉尉亦捐軀。(時里中王麗可亦以佐雜殉節陝西。)編者按:最近鄉訊曾刊湯大奎殉節及其後裔一稿。近因編撰「常州文人甲天下」一書,讀洪亮吉卷施閣集,偶見此詩,移載鄉訊。

  • 文章清初知县段上彩被杀之轶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李一榮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段上彩 知县 阳城县 遭人杀害 勾结强盗

    据沭阳县志记载,淸顺治八年,山寇陷城,知县段上彩被执不屈,骂贼而死,同时遇害的有其夫人及子一人。山寇为什么要杀害知县段上彩,一个皇帝命官在任上被杀害是不多见的,当时社会上议论颇多,据今已三百多年了,知道此情况已不多了。段上彩乃山西省阳城人,丙戌进士,中了进士,只能说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但不一定很快就有官做,要「候选待补」。其时间可长可短,一是要看全国官员需要和缺员情况,二要花些银子到京城活动一下,有的等了十多年也未等到实缺,因此,段为了早日赴任做官

  • 文章無錫光復前夕的革命掌故一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期  作者:顧子彥  出版时间:1972-06-2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临时政府 知县 孙长胜 南北议和

    ·本文爲高齡八十歲,雙目失明的顧子彥鄉長所口述·——編者

  • 文章屠敬山史學及生平(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8期  出版时间:1971-10-15
    关键字: 屠敬山 元史 京师大学堂 知县

    浙江淳化县知县,而论政之作却不多,惟讲论时事,则极主民主革命。辛亥武昌义师起,各省响应,九月十四日上海光复,常州亦宣吿独立,知府长明逃,诸首义者擧何健明为常州都督,敬山同时被擧为民政长。叶鞠裳缘督日记载有:「阅报,屠竟山居鄕出为民政长,其子任敎育,父子罔利,舆论大譁,毗陵人士攻而去之。竟山吾故人也,俪体不在晋宋以下,诗笔可继洪黄而起,晩节披昌至此,可惜!」鞠裳以淸室遗老自命,故其言如此。敬山任民政长时间虽不很久,而勤政爱民,昕夕将事,河渠沟渎,每亲自勘测,北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