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白马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戴传贤亲撰募启重修白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5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白马寺 重修 戴季陶 名胜古迹

    白马寺在洛阳之东,淸一统志云:「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䭾经而来,舍于鸿驴寺,遂取寺为名,创置白马寺,此僧寺之始也」。此寺自汉以来,中经唐垂拱,宋淳化,元至顺,明洪武年间,历次整修,故未毁。民国二十年,戴季陶先生,偶游其寺,覩其殿宇倾颓,丹靑剥落,法轮莫转,钟罄不扬,戴先生本躭禅悦,喜结善缘,到洛阳后,常与方外人来往,以寺本为胜地,恐沦废墟,遂抱宏愿,重振山门。迨戴公还京,即于上海赫德路设重修洛阳白马寺筹备处,即印发捐册,俾集巨款,时列名

  • 文章中国最古的佛寺——白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白马寺 佛教 名胜古迹

    洛阳伽蓝记载云: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金神号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马。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位于我国河南省洛阳城内的白马寺,是中国佛敎伽蓝的发祥地。千百年来,迭遭兵燹,毁坏倾圮,这饱经一千多年风霜苦难的神圣古蹟,多亏历朝各代之屡加修葺和维护,方能保存下来。白马寺建筑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传说东汉孝明帝感梦,见一神人,身有日光,疑是天竺之佛,遂遣博士郞中蔡愔、弟子秦景等,出使

  • 文章風水趣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五图河 白马 风水

    在灌云县杨家集东南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五图河,两岸人烟稠密,村庄毗连,鸡犬相闻,人们过着有忙有闲的生活。河道淤塞,不能行船,两岸居民交通,不用船渡,搭了许多跳板,人们过来过去,亦非常方便。在五图河岸南港地区,有两大户族,一族姓马、一族姓潘,总是非亲即友,相处非常和睦。不知从何时开始,潘家庄上,每于深夜,即出现一匹白马,到庄上吃草飮水,到了五更鸡鸣之时,马就不见了,潘家庄主,派出庄人来捉,捉也捉不到,总觉得有点邪门,不可思议。这点到也无所谓,可是潘庄主,经济

  • 文章旅行日記(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9期  作者:嚴立三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旅行 河南省 白马寺 嵩阳书院

    严立三遗著民国廿五十月十五日晴暖午前,至城西南,访天津桥故址,顺至河南安乐窝,谒邵尧夫先生祠,盖安乐窝,即在桥南端也。隋建东都,周七十三里,洛水贯城中,有天汉之象,跨河建桥,故以天津名也。唐、宋间,此桥为都城胜景之一,名人题咏极多,宋以后桥废,今仅存一孔,安乐窝已为村名,居民仍多邵姓,祠宇三间,尧夫先生塑像在焉。午后入城至河洛图书馆,查阅嵩山志,晚至尤少铭先生处,坐谈一刻,拟明晨游白马寺,就便赴偃师,南登嵩岳,说者谓年荒,恐路途不靖,余以饥民陷溺不深,当

  • 文章洛阳伽蓝记中的白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王更生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洛阳伽蓝记 白马寺 历史典故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修寺庙,一时伽蓝之盛,甲于天下。后遭永熙之乱(西元五三四),城廓顿成废墟。当时期城太守杨衒之,行役洛阳,感念沧海桑田,世变无常;乃摭拾旧间,追敍遗迹,作洛阳伽蓝记五卷。书中第四卷记白马寺綦详,除敍述建寺经过外,对寺中奇花异物,名僧故实,多所涉及。据他说:白马寺座落于洛阳西阳门外三里(指故城),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遂遣郞中蔡谙、博士弟子秦景,前往天竺寻访佛法,摩腾与竺法兰二僧适以白马驮经而来,于是创建此寺。寺中存有腾译四十二

  • 文章中原之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4期  作者:蔡鼎新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中原 大相国寺 清明上河图 白马寺

    养民宏帝德。恩波广被沐春晖。祭杜甫墓瞻拜杜陵到偃师。上香酹酒起怀恩。劝君休弄班门斧。诗圣堂前莫作诗。十三朝洛邑帝都十三代。由来递嬗互兴亡。贬褒向有史官笔。何事游人道短长。河洛文化研讨会溯源河洛研文化。济济一堂遍俊贤。高论陆郎最动听。掌声雷动彻云天。又赠大会溯源河洛研文化。济济一堂会胜流。高论掌声同响亮。友情珍重足千秋。白马寺释教西来东汉时。驮经白马到天墀。命名铸像为功德。寺貌庄严始此基。二里头第一王都二里头。溯源出土几千秋。残罍破瓮知多少。坏壁颓垣愼保留

  • 文章洛阳白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王世成 出版时间:1973-07-20
    关键字: 白马寺 佛教 名胜古迹 历史沿革

    东都寺冗立苍茫,香火姻缘岁月长;万里传经劳白马,千秋浩刼纪红羊。崇台兀自承朝露,古塔依然对夕阳;昔日繁华销歇尽,无端感慨付沧桑。民国,了历游白马寺纪胜句

  • 文章中国第一名刹白马寺沧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1期  作者:于凌波 出版时间:1983-11-30
    关键字: 白马寺 寺院 佛教 舍利塔 遗迹

    一、佛法东来 白马驼经中国古代的寺,本来是政府机关的治事之所,不是供佛拜菩萨的地方。左传上说:「公府卿寺」,三公治事的地方称府,九卿治事的地方称寺。历代相因,直到明、淸、还有太仆寺、鸿胪寺这些机构。但何以供佛拜菩萨的地方也称寺呢?这要自佛敎传入中国时说起。魏书释老志载,汉明帝夜梦金人,项有白光,飞行廷殿,升朝时以问羣臣,太史傅毅奏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明帝就派遣郞中蔡愔,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出使西域,以求佛法。蔡愔等到达西域

  • 文章六和塔的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4期  作者:祝蛩 出版时间:1971-04-30
    关键字: 六和塔 故事 白马 僵尸 寻马

    杭州的六和塔,是风景最美的,它矗立在钱塘江畔已不知经历了多少年代,在江畔的同鄕曾相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远在钱塘江大桥还没有建筑之前,也不知是那一年了,那时候,六和塔对岸的是西兴,一条从杭州去绍兴的必经之路,那儿是一块十分荒芜的地方,在昔日是穷人们或无主路尸的乱葬岗,居民无几,寥寥可数,鬼气阴森,相当可怖。那时驻节在杭州的是一位督军大人,为人精明能干,他有一匹心爱的白马,善体人意,灵活异常,确是千里良驹。可是有一天这匹白马突然失踪了,这还了得!看马的马伕

  • 文章白马湖春晖中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1期  作者:馬武奎 出版时间:1981-11-06
    关键字: 白马湖 春晖中学 校园琐事 上虞

    春晖中学是浙江颇负盛名的一所私立学校,校址在上虞县白马湖,近靠沪杭甬铁路的驿亭站。由驿亭站下车,沿山麓道路行进,转过山湾,白马湖的全景在望,宏伟的校舍都建筑在湖中浮洲上。学校与车站相距不足三华里,道路依山沿湖通入校园,山上松林,道旁垂柳桃李,春季花开,柳丝嫩绿,桃李争卉,风景之美,诚如人间仙境。徜徉湖畔,大有置身西湖之感。淸明时节,细雨绵绵,满湖云雾,水天相接,身在雾中楼台,四顾茫茫,不知天上人间。白马湖幅员不广,三面环山,远离城市,有西湖之淸新,无西湖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