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画家共返回18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简介老画家王毅与其作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1期  作者:林成章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王毅 画家 作品

    画家王毅先生,性旷达,重风义,笃故旧,有仁者之风。幼好丹靑,雅兴出之天性。惜耕读传家,寒薄无似,乏力从师,是故发奋苦学自励,搜罗历代名人画册,潜心临摹,渐渐沉溺于名山胜水,壮岳大川之间。景物尽收笔底,绘事倍进,其画题材尙通俗,恒取材自常人所乐闻之就熟事物。迭次展出,均享誉艺坛,蜚声鹊起,可与名家相颉颃。所画无论山水花果,人物鸟兽,佥能雄奇秀拔,落笔无俗情。如绘山水,苍劲秀洁,巖壑厘然,有富于人心。画「飞瀑图」,前为山,后为瀑,宛挂晴川,有李白咏庐山瀑布

  • 文章畫壇老頑童劉其偉走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林琅  出版时间:2002-07-31
    关键字: 画家 刘其伟 传记

    自我锻练画技,加上空阔无边的想像力,使他的作品,包罗万象,海阔天空,不可捉摸。他曾创作「金黄色的岛」,简明的构图,鲜艳的颜色,使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一幅题名为「薄暮的呼唤——婆优岛」鲜红的蛋形身躯和黑色的翅膀,格外显眼。据说这是受到瑞士表现画家保罗·克利(Paul Klee)的影响,所画是心中的理想,面貌为之一变,因而颜色和谐,且有诗意。尤其是肌理所展现的具量感,使他的作品更具特色。(注:台湾水牛 1989 水彩 刘其伟)其老虽是半路出家,但他的技法都系

  • 文章談金石名家吳昌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1期  作者:畢新華 出版时间:1976-10-30
    关键字: 吴昌硕 金石 画家

    的交谊之间。看到各人作画的技术,默会于心,等到别人要他作画时,乃使用篆籀的笔法勾成古朴的线条,而描述出他的胸中丘壑,成为一代画家。任伯年看过他的运笔,连连拍案叫绝。其他的画友,也只有揖手相让,这是他天赋学养胜人之处。缶老作画,注意构思,时而端坐,时而散步,有时展阅书画名蹟,或朗诵诗篇,等到胸中腹稿,酝酿成熟,兴趣勃然,便凝神静气,抽毫点染,一气呵成。势如快马闯阵,笔底奔腾,及至体势大致具备,再小心加以收拾。他自谓:「奔放处离不开法度,精微处照顾到气魄。」名画家

  • 文章将军画家徐正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3-10
    关键字: 徐正冶 画家 生平

    徐正冶將軍近影徐正冶將軍浙江溫嶺人,民國十一年生,畢業於軍校十六期,陸軍參謀大學及三軍大學將官班,自海軍陸戰隊退役後,從事著作,並隨羅振賢先生硏習山水畫,曾於七十六年十二月五日至十三日在臺北市新生畫廊擧行個展,他的山水畫布局明朗,畫境遼廣,呈現寧靜與平實風格,他的畫齡雖短,然參觀的各界雅士皆讚其畫齡非十年以上不能臻此,且格調非浮面自然再現,而是透過內心對生活之情愫以及旅遊世界五大洲的歷練,畫風渾厚豪邁,名山大川偉勢煙雲盡收筆底。(編者)

  • 文章藝壇佳話 鄭曼青贈畫知音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1期  作者:憶中 出版时间:1995-02-01
    关键字: 郑曼青 画家 山水 人物

    永嘉鄭曼青先生,為當代藝壇巨擘,時人皆以五絕大師尊之,民國十八年在杭州舉行畫展,因才華出眾,風格特異,無論山水人物、花鳥蟲艸,皆能力透紙背、栩栩如生,時有參觀者某校國畫老師張冷僧,每日留連展示場所,而獨鍾一幅白菜,詢以訂潤為五百大洋,幾超其一年之給俸,截至展期屆滿前一日,張君預付定金,告謂餘數隔日送到後取畫,詢以故,答曰:「需多方告貸籌措也」,執事人將上情告知鄭曼青先生,即不加思索,促人將該畫包紮妥當,連定金一併送至張君寓所,言以:「識我之畫風者,乃我之...

  • 文章东瓯名画家蔡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馬允元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蔡英 画家 教师 艺术

    清末民初东瓯花鸟名画家蔡英(一八六一—一九一八),是我的外祖父。蔡英字声甫,出生于平阳城关弓桥头的世代书香之家。在兄弟六人中,他是最小的一个。长兄蔡维屏,比他大二十多岁,原是一位博学秀才。就在蔡英出生的那一年,蔡维屏由于不满清政府的专制腐败,参加赵起领导的反清活动。第二年,反清起义失败,清政府派兵包围他的住宅。跟随他多年的一位姓丁的老仆(已佚其名,蔡家后辈都尊称他为丁公),匆忙间帮助他从后门逾墙而走。丁公则挺身而出,与清军相周旋。清军遍搜不得,未免脑羞成

  • 文章馬錫老贈詩乃侄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马振聪 画家 赠诗 探亲

    画家马振聪于民国七十六年返回家乡平阳探亲,乃叔温州师范大学前副校长马锡鉴赠诗六首:头角峥嵘白石秋,一灯伴读程家楼。聪明俊逸惊乡里,瓯骆声华意气遒。秋风茅屋水南陬,烽火漫天照郑楼。劳燕分飞戎马急,离愁轻压舴艋舟。焚膏继晷建阳秋,风雨凄凄芳野陬,囊囊萧条湘帙破,闻鸡起舞忆前游。千里归来鬓已秋,落霞谭影翠山稠。高山仰止嵘轩馆,千古流芳玉海楼。重游旧地泛中洲,孤屿祠堂气象幽。松柏岁寒酋挺拔,古今瓯水向东流。高台息影且优游,妙笔生花为树楼。记取堂前慈母泪,还期挈妇

  • 文章郭碧桐的繪畫藝術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陳建彰 出版时间:2012-07-31
    关键字: 郭碧桐 画家 绘画技巧 艺术

    文化藝術本是富裕社會,太平盛世所追求的最高生活品質與境界,大中華文化之所以能綿延不斷。及光輝燦爛地照耀於世界各個角落,無不因為社會之繁榮,人民豐衣足食及生活安定,世世代代累積之成果。中國文化,自幾千年來代代傳承至今,國人未曾停息文化資產的保存,由此可知,文化藝術可做為一個民族素養與文化發展的指標,故一個國家、民族必須要有其獨特文化藝術,才能生存。這即是藝術在民族精神與立國要素上的重要性,我們務必俱足以上的共識,一起努力,將文化永續經營。郭碧桐女士係民國廿...

  • 文章(艺文诗坛)于鎭洲乡长在「王广亚校长受赠两岸书画家精品展开幕典礼」讲词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1期  作者:于鎭洲 出版时间:1994-01-03
    关键字: 于镇洲 王广亚 其昀 书画家

    及此,创设广兴文教基金会,对各种文化事业扶植不遗余力,现又将受赠两岸书画家精品,在国父纪念馆作大规模公开展览,以期宏扬中华文化,挽救社会颓风。使台湾不仅是经济大国,也成为文化大国。 谢谢各位!

  • 文章貴州畫家丁曉敏寫魚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尚賓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丁晓敏 贵州画家 《百鱼写意》

    丁曉敏女士,貴州貴陽人,現為中華藝文交流協會永久會員及東西藝術研究會會員。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出生於上海市,自幼受家庭薰陶,醉心藝術創作,虛懷謙恭,曾師事多位名師,於國畫山水、花卉、蟲鳥,皆有涉獵,尤精於繪魚。他的畫作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頗獲好評。二〇〇四年七月一日至七月十四日在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一號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舉行第十次「百魚寫意」個展,滿室魚躍,只見錦鯉之華麗,金魚之飄逸,溪魚之敏捷,江鯉之翻騰,均得其自然,神韻。而觀其每幅魚畫之佈局,...

共185条记录 1/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