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甘蔗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无锡的土甘蔗甜芦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9期  作者:黃梁  出版时间:1974-09-20
    关键字: 无锡 甘蔗 芦粟

    我们故鄕吃的甘蔗,并不是本地所产,而是从外埠运去的,(浙江义乌最多)一过春天,就没有了。故鄕在夏秋季节的菓品很多,除杨梅、水蜜桃、枇杷、李子、梅子、西瓜、香瓜、菱、藕、雅梨、苹菓、枣子等外,在鄕下人家,还种有一种甜芦粟,鄕下人叫它为土甘蔗,尤其儿童们都把它当作甘蔗吃的。把甜芦粟的茎梗一段段切断了,徬彿像甘蔗差不多,不过它的梗比甘蔗细小不少。吃起来也像吃甘蔗一样,把它一段段咬入口中,细细咀嚼,吮吸它的甜汁,而把它的渣滓吐去。虽然也有好的品种,甜味比甘蔗

  • 文章甘蔗与糖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甘蔗生产情形 岷江流域 甘蔗 糖房 甘蔗

    上期杨春柱先生于川蔗一文中,谈到川中甘蔗种植生产情形,尤其是沱江流域数县。现在再谈谈岷江流域甘蔗生产情形,与大小糖房之一斑。岷江流域,出产四种甘蔗。红甘蔗:紫红色,节距短,大者有玻璃茶杯大,壮茁可爱,食时用刀削皮。嘉定以上皆产,运销到下流至于重庆。重庆有压蔗机,锯下一节甘蔗,可压出一杯汁。疥烂甘蔗:长可至二公尺,大者牛眼睛杯大小,皮薄,每节都开冰口一二条。用牙齿撕皮,吃来很泡,很甜。专供食用。白甘蔗:小于疥烂甘蔗,节距较长,质较坚,仍用齿牙撕皮,专供食用

  • 文章親家舅送燈

    来源期刊:《闽聲》 第42期  出版时间:1970-12-30
    关键字: 元宵 习俗 童谣 甘蔗

    在正月初二以过,元宵之前,新婚娘子,母家照例均有送灯赴女儿婆家之习俗,盖取「添丁」早生贵子之吉兆。女儿出嫁第一年为岳父母者即安准备:「观音送子」、「天赐麟儿」,等灯,加上甘蔗两全根,头尾围以红帋,由新娘之小弟弟送往姐丈家。福州童谣有「亲家舅送灯,亲母「戴身」(即怀孕);亲家舅送蔗,亲母「病泻」(即拉肚子)」之语,乃戏谑者。女儿出嫁之首年,送上列之灯后,如生一男孩,翌年即送「状元骑马」灯,如生女孩仍要送「天赐麟儿」希望再生男子。第一年送灯,女儿未添男女

  • 文章川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8期  作者:楊春柱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川蔗 栽种 品种 甘蔗买卖

    甘蔗在四川各地都有。因气候,地势,和土壤等关系,以沱江流域最盛。尤其是简阳,资中、资阳、内江等县的蔗糖,不但闻名全省,而且普及西南各省。川蔗每年栽种时期,大约在春分至淸明前后,把储藏在地窖里的蔗种掘起,分行埋在山土(山上的土)或坝土(河畔淤积的土地)上。待一月后,蔗苗高达一尺,农人遂铲起蔗行两边之土,覆于根部,使其生根,以免被风吹倒,此种工作,俗叫「小行」。农历四五月间,蔗苗已高约三尺,再施肥覆土,护其根部,使之长大,这种工作叫「大行」。经此工作后,蔗土

  • 文章福州的著名(中)

    来源期刊:《闽聲》 第17期  作者:陳伯勳 出版时间:1968-01-15
    关键字: 花灯 牙刷 柑桔 甘蔗

    —淸唱堂。后洲——评话馆。台江汎——船下妹(船中土娼)。坞尾——米行。中选——戯班。茶亭——十番叶、高脚。高湖——舞龙灯。亭头——跳傀儡。西门半街——道士。河上——拍头梳。洪塘——篦梳、蚬仔。濂浦、潘墩——蟚蜞。水部、北园——番薯栽。白沙仑——蕃薯。竹屿——浆冰桃。义序——柑桔。西禅寺——荔枝。敎场墘——甘蔗、粉干。侯官市——桐油、术米。义序——搭花会(抗战时福州沦陷,为一种最热门的公开赌博,义序鄕为盛地之一)。尙干——外甥(传说尙干外甥最覇,不知确否?)。

  • 文章談鄉俗懷故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胡正華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湖北武昌 甘蔗 洪山 宝通寺

    我鄕—武昌,每逢农历三月廿八日这天,人们大吃甘蔗(武昌通将蔗字唸做渣音)。儿童们吃着甘蔗,一面唸唱着歌谣:「三月廿八,有钱的吃甘蔗,无钱的吃蔴花」。谁去吃蔴花?这是大众化的食物,再贫穷的人家也能买一两根来应应景。是日不但吃甘蔗,并且更免不了游洪山这一项「节目」。农历三月廿八日吃甘蔗;游洪山这一习俗,起缘于何时,已不可考,想必此时是甘蔗的盛产期,且时値春暖花开,人们趁此春光明媚之时,暂时放下工作,郊游「踏靑」一番吧!在故鄕能吃到的甘蔗有三种:一、土产甘蔗

  • 文章將荒地變良田 石礫地坡地河川地等都難不倒他過立先見證台糖發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5期  作者:洪茗馨  出版时间:1998-07-20
    关键字: 台湾 糖业 过立先 甘蔗 农田水利

    过去嘉南平原施行三年轮作制度,第一年先种稻米、第二年种杂粮、要到第三年才种甘蔗甘蔗可以获得的土质实在相当贫乏,但过立先却运用他在农田水利的丰富知识,一点一滴逐步开垦改良,一片荒芜遂成绿油油丰田。水利局副局长退休后,过立先就到台糖担任机工处厂长,被公司调派至花莲,他花了十年时间天天研究、开发,终于让只有七百公顷的农地糖产量从每年三千公斤变成八万公斤。有了花莲糖厂的成功经验,台东糖厂松软、低劣的土质,就不是大问题,过立先先行定区轮流放牧,再利用牛粪当肥料,拿有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瓜子收取 逮鱼活动 跳绳子 打土地宝 甘蔗

    没有好的东西玩,只有玩石头了。划甘蔗:也是一种娱乐性极高的玩艺儿,在台湾也有看见过,不过玩法稍有出入,可能是家鄕的甘蔗比较松软,所以用的也是小刀,而台湾则把划叫为劈,用的刀也比较大。划也好,劈也好,其玩的方式与论输赢的层次则是一样的,都是将甘蔗直立定点之后用刀劈下去,由参加的人轮番划劈,结果看谁划劈的最长,谁就是赢家,在划劈过程中,把每一个人所劈到最下面的部位处切下来,最后再将每一个人所切的接到一块比。至于赌注的多少,则由参加玩的人面议,最多十斤八斤,甚至

  • 文章谈谈元宵节吃甘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馬雲斌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元宵节 甘蔗 地方风俗 民间传说 《楚辞》

    浮梁 马云斌『甘蔗人人爱吃它,清甜润口且高歌,杯中滴滴留余味,埔里闻名出产多。』这是对甘蔗颂赞。忆及小时候在大陆家鄕时,每逢元宵节这天,大家都吃元宵汤圆、闹花灯、猜谜语。新年过后,可算得是传统节日了。但是,还有一项不可少的,就是全家大小都吃甘蔗。谈到元宵节吃甘蔗,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不过,民间都有这样的传说,说是元宵吃甘蔗,会保一年不肚痛,也有的说不牙痛,于是城鄕上下兹兹的吮吸声不绝于耳,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在元宵之夜饱吃一顿甘蔗,彷佛只有这天的甘蔗才格外

  • 文章浙江之水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8期  作者:越人 出版时间:1981-08-06
    关键字: 浙江水果 杭州水蜜桃 青皮甘蔗 桐乡檇李

    浙省水果种类繁多,兹仅就本人所知略擧一、二,以引各鄕长之囘忆。一、杭州水蜜桃:水蜜桃出产之处甚多,但以杭州水蜜桃为最,杭州水蜜桃为眞正之水蜜桃,皮薄核小实大,闻之淸香,颜色晶莹,阴阳融和,食时弹指皮即破,内流质似乳,甜津鲜美,堪称仙果也。二、塘栖靑皮甘蔗:靑皮甘蔗为塘栖之特产,皮靑色故称,塘栖在杭州附近,出产之靑皮甘蔗多销杭州,其他地方似不多见,来台后,台湾似无此种甘蔗种,靑皮甘蔗矮粗节短,质甜美,水份尤多,非般甘蔗所可比拟也。三、桐鄕檇李:檇李为李子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