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琵琶记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則誠和瑞光樓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6期  作者:俞海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高则诚 瑞光楼 琵琶记 旧址

    据《元诗选》和乾隆《温州府志》的记载,高则诚去官后,「寓鄞之栎社沈氏楼,因作《琵琶记》,《记》成,桌上二蜡炬光忽交合,因名曰『瑞光楼』」。光绪《鄞县志》则记得更加详细:「国珍就抚,欲留置幕下,不从;又以礼延教子弟,亦不就。旅寓鄞之栎社沈氏(楼),以词曲自娱。因感刘后村『死后是非谁得管,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乃作《琵琶记》。其填词夜,案烧双烛,填至『吃糠》一出,句云:『糠和米本一处飞』,双烛交为一」。这些资料记录了中国戏曲史上的一段佳话。由此可见,高则诚

  • 文章琵琶记》简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琵琶记 高明 高则诚 戏剧

    琵琶记》为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糟糠之妻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 文章琵琶記作者高則誠後裔今何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陳牧野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高则诚 琵琶记 高则诚后裔 迁居

    高明(一三〇五—一三七五?),字则诚,一字晦叔,号菜根道人,以字行,元末明初大戏剧家,浙江瑞安崇儒里(今阁巷柏树村)人。他所创作的《琵琶记》为中国戏剧名著,誉称为中国南戏的鼻祖,受到世人崇敬。高明嫡孙高可逊,为建文帝重臣,自然会成为朱棣镇压对象。高可逊不是逃(藏匿)就是被杀,下落不明。高氏后裔为避「瓜蔓抄」,只有背井离乡四处逃亡。今经高圻祥查考,高氏后裔就近迁至湖岭南川,文成县玉壶、青田山垉,远迁至青田等地。

  • 文章有關高明卒年一項資料之研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5期  作者:翁同文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琵琶记 高明 陆游墨卷 诗词

    編者按:翁同文敎授,浙江省泰順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系畢業,一九四八年留學英倫后轉法國巴黎研究敎學多年,轉入德國魯爾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加坡南洋大學等校任敎,一九七七回台任東吳大學歷史系敎授,八八年退休后學校仍以研究敎授名義續聘。翁敎授留法期間曾應法國漢學界領袖白樂日之聘參與國際性的「宋史研究計劃」,並授命編篡「宋代人物生卒及第年錄」並著有「畫人生卒年考」、「藝林叢考」等受國際史學界所重視。本文係發表於民國五十七年(一九六八)十一月「大陸雜誌第卅七卷...

  • 文章『南曲之祖』——高则诚与《琵琶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南曲 琵琶记 戏曲 高明 元朝

    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7);中国出了一位伟大的戏剧家高则诚,他所作的《琵琶记》是历代版本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古典戏剧作品,迄今依然是各地方剧种经常上演的剧目。《琵琶记》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戏剧草创时代的结束,是戏剧舞台从内容到形式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但为南方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所赖以依存的传奇体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国戏剧独特的表现形态(戏曲)提供了定向发展的座标。《琵琶记》无论是关目的细腻、布局的周密以及文辞

  • 文章傾心注血譜秋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5期  作者:徐華鐺  出版时间:1999-05-10
    关键字: 秋瑾 孔三传奖 琵琶记 中国戏剧节 主题曲 戏曲 作曲家

    余个器乐曲,多次获得过全国、省、市的奖励,现为嵊州市越剧博物馆二级作曲。那么,陈国良的曲谱是如何走上电视萤幕的呢?这得从浙江省小百花越剧排演《琵琶记》谈起。一九四四年,勇于创新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著名导演杨小青在初排《琵琶记》时想到了陈国良,她邀请陈国良担任越剧《琵琶记》的主题音乐作曲,省小百花越剧团是精英荟萃、流派纷呈的高档次剧团,陈国良内心有点胆怯,但他感到这对自己是一个上进的机会,便风尘朴朴地赶到杭州,接过了《琵琶记》的本子。作曲中,他既抓住该剧主题歌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