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源流考证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腔考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4期  作者:馬彦祥 出版时间:1985-08-01
    关键字: 秦腔 西皮腔 源流考证 清代戏剧

    年间,京腔还是很盛的;但想不到会发生了侍御罢官的事,同时又来了秦腔班,竟挤得京腔伶人连吃饭的地盘都没有;而且因魏三之兴,致使京腔班所常演的名剧不能再演,秦腔的魔力也就可想而知了。魏三名长生,字婉卿,小名三儿,四川金堂人。生于乾隆九年,卒于嘉庆七年[2]。幼习伶伦,困厄备至。乾隆四十四年,才随人入都[3]。当时京师有一双庆部,不受观众欢迎;长生来,与部中人相约:「使我入班,两月而不为诸君增价者,甘受罚,无悔。」[4]时京中正盛行弋腔。士大夫厌其嚣杂,缺少声色之娱

  • 文章憶故鄕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3期  作者:李書蘭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李氏宗祠 李氏家谱 源流考证

    我安東縣一般人民,均以耕織爲業,民情純樸,出產以米麥,桐油,花生,菜油,茶油,木材爲大宗,物產頗富,敎育尙未普及,工商業亦不發達。余生長交通不便地處偏僻的小農村—李家亭,距東安老縣城三十華里,距新縣城白牙巿二十華里,附近村落毗連,大胡家,嶺脚,大唐家,燕桂塘,大塘邊,營房嶺,笑岩,八家灣,吊牛坪,散布四週。一般靑年男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終年勤勞,淳樸無華,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可以說是道道地地的農村風味。李氏宗祠,亦稱李家祠堂,是一所古代式的建築物,壯...

  • 文章從江南評彈的源流說起(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9期  作者:思錦樓主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江南评弹 源流考证 弹词书场

    我生也晚,惟正好趕上評彈全盛時期,那時江南地區,不論大小碼頭,除了專營書場以外,有茶館店就有評彈的出現,大都市如上海,更是熱門風行,每家書場,均日夜客滿。此外,各家電臺,都排定節目時間,邀請名角,在空中播送三弦琵琶,吳儂軟語,有些響檔名家,甚至他(她)的私生活起居注以及動態言行等等,也有報刊排日連續報導,其得大衆所關心者若是。他們的職業收入,在獻藝期中,眞是日進紛紛,非常豐裕,書場老闆除了供應食宿管接管送,包底以外,超過底數,另要拆賬,所以他們挾藝江湖,...

  • 文章大埔陳氏源流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陳訪交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陈氏家族 源流考证 家族派系 开创义门

    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播到南方,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把南越族与汉民族融为一体,开发了南方,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所以,陈朝的建立,是陈氏族群史上光辉的一页。2旺公开创义门七十世旺公,由庐山圣治峰前迁居西江州德安县大平乡常乐里艾草坪义门开基,为义门始祖,德安县知事,宋仁宗天圣二年追封晋国公。宋太祖三年,重新旌表,倍其义制,筑高台二丈余,御笔亲书「义门陈氏」。义门陈氏从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八三二年)开始聚居至宋仁宗嘉祐七年,经三朝,十代同房,发展至三、九00余丁。因义门陈氏过于集中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