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江北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光复江北纪实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2期  作者:戴問梅  出版时间:1964-10-25
    关键字: 辛亥 光复江北 纪实 革命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长江下游各省,均为之震动,风声鹤唳,一夕数惊,大有山雨欲来之势。驱除鞑虏,光复河山,已弥满全国人心矣。斯时上海业已光复,由陈其美任都督,而江苏江北之扬州,为苏省大江以北高,寳、兴、泰等廿七县之首,亦为上古九洲之一,二千余年以来,久为南北之通衢,淸庭达官显吏,大都吿老安居斯鄕。其地且为盐务之枢纽,故甚繁华,所有大官及盐商巨贾之房屋建筑,多有花园与楼台亭阁,而饮食之精,与维扬干丝细点,久已名闻全国矣。板桥诗云:「千家养女先敎曲,十里栽花算

  • 文章鄕音最難忘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焦席禩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家乡话 江北 称呼

    籍贯虽为「江苏江都」,可是:都不会说家鄕话。我妻则一口家鄕话,可惜她已去世,家鄕话将在我家逐渐消失了。若干年前,上海一带有一不正确的观念,好似江北人多是「土包子」,所以寓居上海的鄕人,大家都竭力避免讲家鄕话,以讲上海话为时髦。其实各地有各地的方言,都不是国语,何「时」何「土」,标准在那里?况且扬州为历代繁华之区,物产殷阜,人文荟萃,「天下」仅有「三分明月」,倒有「二分明月在扬州」,扬州从来就是一处了不起的地方。讲扬州话有什么顾忌?我还觉得扬州话轻柔婉转,比他

  • 文章談談宿遷省中(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5期  作者:費宜男  出版时间:1978-02-15
    关键字: 江苏 教育 江北 盐城 中学

    此稿係周宣德校長於民國五十八年在宿遷同鄕春節聯歡會所講,費宜男先生私人筆記,今承費先生提供本刋發表,但未經周校長審閱,尙祈周校長見諒。—編者附識

  • 文章余生忆往(上)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48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0-12-10
    关键字:江北日报 扬州报刊 开源机会

    我入新闻界,大约在民国十九年。在这以前,也喜欢写点散文、短评、或是旧诗,如:五卅惨案,哭蔡公时…等;投寄上海报章杂志。后来了解有些刋物,带有政治色彩,也就不敢率尔操觚,免致受人利用。扬州之有报刋,起自何时?最初是何报?予生也晚,不敢妄谈,杜负翁诸前辈比较明白。因为我出生东鄕,对城内的人、事、见闻较少。那时见到一份「大江北日报」,每日一张,鄕间有人经销,发行人为何?已不复知,只知主编人为陆希圃。谈到该报,想起民国廿五、六年间,陆曾要我写点东西,我便写了篇

  • 文章江北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鄧越南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江北 乡音 阜宁 吴承恩 梅兰芳

    清朝乾隆皇帝,有一次大宴群臣,酒过三巡,乾隆开腔了,"各位爱卿,今趁酒兴,何不各自谈谈家鄕,出过多少人物才子?于是"六部九卿,纷纷发言,炫耀自己的家鄕,曾出过多少…多少…人物才子。唯独进士出身的江北人徐锋一这不发,乾隆好奇地问道:徐爱卿何独无言?"徐锋缓缓回答道:"江北人才稀少,千古不过有四位。乾隆问鄕四位?"徐锋扳着手指:"马上文—枚乘,胯下武—韩信,石边孝—徐积,海底忠—陆秀夫。"乾隆听后,发现四位名字的尾字,大加赞赏说:文、武、忠、孝倶臻绝顶,天下

  • 文章宁波江北岸风情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8期  作者:戎行 出版时间:1971-10-31
    关键字: 宁波 宁波江北岸 地志 往事回忆 思乡之情

    宁波「江北岸」是位于鄞县县城的北岸。中间相隔着一条甬江。甬江是由南来的奉化江,和西来的余姚江于江北岸口汇合而成。因此由城中去江北岸,必须经过一条由木船架搭而成的浮桥——「新江桥」才能通行。江北岸可以说是宁波的一个「新兴社区」,对外的主要交通,大都设置在那里,据悉那是五口通商之后,将这块原是荒芜的土地,逐渐发展成宁波对外贸易呑吐要港,以及对外交通的必经中枢。江北岸主要的街道有三,一条是靠甬江边的外马路,那是宁波唯一的柏油路,宽阔而平坦。江边设有大小轮船码头

  • 文章參加江津縣運動會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7期  作者:鍾容昭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江津县 运动会 读书时代 江北公园

    说在四川是最美的,但比之我后来所见的「江北公园」,眞不可同日而语了。这次县运会特请四川省主席刘文辉亲临主持,因此街头巷尾到处都有欢迎刘某的标语。这些标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张挂在东门口的白布横额,写道:「欢迎刘主席莅津,望减轻县民负担」。其时川军在防区的横征暴歛,一年数征,田粮已上到民国五六十年,难怪城头招白哀鸣,眞民不堪命了。此时江津是二十四军刘文辉的防区,由一位副师长张淸平领一团人驻防,后来曾在一次报上见到这位张某在巴黎当街小解,被法警拘留罚款的笑话。县长

  • 文章江北厅志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5期  作者:福珠朗阿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江北 县志 山川风物 政事人文

    郡县之有志,所以记山川风物政事人文,所载虽只一隅,而登诸省志,上之朝廷,即从古十五国风可以观世之遗意也。厅自乾隆二十四年为县治辽濶案内分驻同知于江北,历来并未修有专志,其人物事蹟之在江北者,悉载巴志。然历年既多,后之鄕贤耆德忠孝节烈者,未经编入,考证全无,盍胜浩叹。嘉庆十七年,大府纂修省志,通札采取,江北仅以抄本上呈,其摭取者不过什一,等诸自桧无讥云尔。然则志苟不辑,其何以征文考献,信今而传后哉。道光八年,余捧檄来守是邦,即欲编辑厅志,而多务未遑,辄复

  • 文章民國江蘇大事記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4-12-20
    关键字: 民国元年 江苏大事记 江北驻军 徐瓜铁路

    元年八月十八日苏州人士前以江苏都督,经决定驻紥江宁,曾电京同鄕,进行游说,希望挽囘,仍驻苏州,吴县城市公所,亦以省长问题,电呈总统予以任命。廿日江北驻军饷项困难,下月将无的款,淸江浦刘护军使之洁,赴宁面谒程都督筹商,使署公务,暂委参事官张祖袆代折代行,遇有要公,随时电商办理。廿二日程都督派陈陶遗、赵正平、应德闳为代表,赴京接洽要公,另为因病请辞,举贤(陈陶遗)自代,派遣张一麐赴京陈情。自张謇请变更淸鎭瓜(州)铁路为淸海(门)铁路之议起,扬州各界,连日

  • 文章三費局之始末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2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四川三费局 《广安县志》 《华阳县志》 江北厅三费碑记 《崇庆县志》

    也。周询所著蜀海丛谈三费局条下亦云:光绪二年,丁文诚(寳桢谥文诚)莅川督任,鉴于各属夫马局之累民,且多滥用,爰飭令一律裁撤,另设三费局,以资公用。然详此局之创设,实不始于寳桢,远在道光十五年江北厅同知福珠朗阿倡置三费公田,人民称便。其时徐泽醇知重庆府事,深为嘉许。及道光三十年,徐氏任四川总督,下其法于诸州县,自此以后,各州县相继倣行。其创设之原因,据福珠朗阿道光十六年倡置三费碑记有云:窃照江北幅员辽阔,滨临大江,商贾云集,莠良杂处,每岁之内,不惟命案叠出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