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氏族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蓝田知止园翊圣公在台刘氏族志序(草案)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9期  作者:劉陽先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蓝田 知止园 翊圣公 台湾 氏族志序

    ,是为元王,故我族属彭城郡派。自人类始祖黄帝起,至迁湘始祖翊圣公止,共传一五〇代(公元前二六九八—公元一三〇六),计四、〇〇四年。代出贤能帝王将相,氏族历久弥昌,裔孙以刘姓为荣。翊圣公,字益赞,生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一三〇六)十月十五日丑时。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圳上早禾市梅子村,官拜凤阁学士。因忤慢当道,贬衡州(一说潭州)别驾,落籍湘鄕县第十都蟆潭上车埠。殁葬潭台市西北约十里许何家埠上洋潭渡下漩塘鲵鱼山(今湘鄕市苏波鄕何家埠上何家村);一九九二年,裔孙曾醵资

  • 文章東·平·鄉·槪·要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5期  作者:李正塔 出版时间:1972-06-15
    关键字: 东平乡 氏族 名胜古迹 特产 乡贤

    达东关;又有由湖阳仙溪双沟濑,外碧溪而至东关桥,两水汇合经鱼目隘而出南安晋江以入海。湖阳碧溪之杉竹,泉州永春之民船,皆赖溪河而运输。本鄕桥梁最大者为东关之通仙桥,数十年前被火焚烧。由侨领李俊承奉母黄氏命出资修复。冷水亭有永隆桥,霞坵亦有石桥,名路边桥;其他柴濑、黄坑、长安各有木板桥。溪洪大时则将桥板拉起,而以渡船往来。陆路交通,昔为石路,可通泉州、德化、仙游,乃先贤李开芳开藻出资修造,县志明确记载。乡内氏族本鄕氏族以太平冷水碧溪之李姓,东关及大榜之陈姓

  • 文章從龍在中國——淺談「龍及龍的傳人」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28期  作者:邦正楊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氏族图腾 龙文化 民族精神 伏羲

    的一生,英明贤德、悲天悯人、殷忧启圣、心系苍生、建树良多、功勋显赫。传说他因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研创鱼网的编织,教民渔猎,大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创立婚姻制度,将族内婚转向为族外婚,促进了氏族的结盟进化及繁衍绵延。创制瑟的乐器和乐曲,移风易俗,提升人民灵性的领域。更从龟身花纹得到启迪,妙悟宇宙间阴阳变化的道理而绘制八卦,仅仅使用八种看似简单但寓意深长的符号,可以概括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周易记载:「可以上观天象、下察地理、中观万物」,和「一画开天分阴阳,推演万物

  • 文章平遠風物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平远 历史沿革 氏族 教育 物产

    部份地区划出归鎭平县。至淸朝雍正十一年,程鄕县升格为嘉应州,本县乃改属嘉应州。民国成立后,废除府、州、厅后,本县直属于省。本县面积有一、四八二·七五平方公里,行政区分为十三个鄕,人口依据民国二十七年数字,有十万余人。二、居民与氏族本县居民,均为客家人,其祖先均系由北南迁之中原移民。语言均为客家语。至於氏族,计有六十个,绝大部份都是传统的聚族而居。其分布情形如次:⒈仁居鄕有:王、丘邱、朱、李、吴、林、兪、马、涂、袁、翁、陈、郭、冯、曾、温、刘、黎、潘、卢、严等二十一氏族

  • 文章吾祖吾宗陳氏初探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陳墉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陈氏宗亲会 祖宗溯源 宗亲大会 氏族

    中南等门子孙全部编入谱中,迄半个世纪以来,因外夷入侵,内外交争,国难家危,以及春秋沧桑,许多原谱随之失散,年深日久,荒疏失序,辈乱不堪,行若路人,而形成思祖无考、念亲无稽之憾。我阜宁县陈氏族丁繁盛,六门约达五千多分支,族众约达数十万人之众。祭祀祖先,怀念前辈尊长,是中华民族之美德,亦系陈氏宗族之美德,更是每一宗族孝子贤孙之职责,并可激励陈氏子孙后人奋发向上,团结奋斗,愼终追远,为振兴中华文化作贡献。贡献社稷,功在家国常云:黄河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华夏后裔

  • 文章雲南滇中新平李潤之及李氏之興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李械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滇中新平 陇西李氏 氏族文化 历史贡献 李润之

    兰州市东南渭洱上游,以陇西为福荣,以盛唐为组织的李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大姓。在历史发展中代有伟人英雄贤能辈出、播迁各地在今天全中国及世界各地可考九千多个姓氏中,李氏人口逾一亿多,是华宝的巨茂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据史料记载,李氏源自皋陶(商周)为尧大理,官命其族为理姓后裔理利贞时因避难始改理为李,传自李耳(老子)作道德经为首家始祖。李姓始显唐朝是中国社会的全盛时期,生长在李渊父子统御十万英陇逐鹿九州,一统天下时文治武功至为显赫,李世民登基修「氏族

  • 文章山西歷史上四大家族祖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周慶義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山西四大氏族 寻根祭祖 姓氏研究 历史考证

    太原王氏、河東柳氏、河東裴氏、河東薛氏,是歷史上山西四大家族。作者已據裴史舊譜,點校出《裴氏世譜》,據二十五史及其他有關史書,寫出王、柳、裴、薛各自的《歷史人物志》、《裴氏歷史人物志》、《薛氏歷史人物志》及《裴氏世譜》均已出版。王氏、柳氏書稿已寫成。四大家族重要人物,因篇幅限制,不能一一列出,本文僅就其祖根作簡要敘說,請方衆指正。

  • 文章谈我国古代之祝融氏族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4期  作者:朱明熙 出版时间:1994-12-31
    关键字: 祝融氏族 古代事功 历史资料 姓氏繁衍 历史集萃

    一、前言吾人不读史书及家乘,无以知自身所自出及与远祖之渊源。多种史籍均载朱氏之祖邦邾,出自祝融氏族,而祝融,帝颛顼之孙也,载在经典,渊源可寻。朱氏各地系派宗谱,对远祖世系,有仅载世系总源(图表),未载朱氏源流者。多数完善谱牒,都载源流,但都似未见述与宗亲远祖祝融氏族之渊源关系。年湮世远,时代变迁,时至今日,祝融氏族一词,在文史上极少出现,几已被世人所遗忘。祝融氏族,在我国古代部族中,为一有辉煌史迹之氏族。所以有发掘再追述我们先祖先民史迹之必要,以达

  • 文章解紛義助的先賢丘秋輪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丘永平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丘秋轮 教育事业 氏族纠纷 陶瓷业经营 人物事略

    校长期缺乏运动场所需要,此举在当地至今传为佳话。高陂中学特地镌刻「丘秋轮捐赠运动场」石碑一块,坚立于运动场东侧,以示表彰,永作纪念,公生平热爱公益事业,举凡乡间修桥、筑路、摆渡、施茶等无不尽力而为。上世纪廿年代,公告老返乡居住期间,正是湖寮境内蓝罗两大姓族相互械斗多事之秋。他主张氏族不论大小都要和睦相处,反对恃强欺弱或以大压小。曾出钱出力平息了多次即将爆发械斗事件。事后,有某乡绅探悉其最后一次调解纠纷竟花上五百元光洋时,有点未尽理解地跟他说:你年纪老了,本应在家乐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