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昌共返回1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所思念的家鄕味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4期  作者:萬里鵬 出版时间:1987-07-10
    关键字: 武昌 饮食 特产

    我是湖北省武昌县人,我们家鄕有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现在想吃吃不到,不要说想吃吃不到,就是想看也都看不到,眞是可恨可恼。这情形,都是共产匪党害的,让我们有家归不得,不然,我们今天如果仍然生活在故鄕,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不会产生思念的情形。今天我所要写的,都是我想吃的,但在台湾拿钱却买不到的食品。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甜的食品。我第一个喜欢吃的甜食品是酥糖,酥糖是用麦芽熬成块状的糖,再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用温火烤酥,另在上面撤一些糖粉,用纸包成小包出售,这种糖吃

  • 文章武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5期  作者:韻石  出版时间:1975-04-10
    关键字: 武昌 诗词

    武昌!面临奔腾澎湃的长江东湖波泛绿;黄鹤胜蹟天下扬。西通巫峡;南极潇湘,气呑云梦;波撼岳阳,紧接着八里洞庭,无边无际,浩浩荡荡,是天造地设的鱼米之鄕,也是古战场和商战场。武昌!是孕育革命的温床;也是爆发革命的震央,在东西文明历史的纪录上;曾焕发出焜耀灼热的辉光。在人类专制的浊流中;它曾激扬起民主的巨浪,它是全国的心脏;它的动与静,关系着天下的兴亡。记否?那残民以逞的秦始皇,梦想二世,三世,万世为帝王,用万里长城;亘阻着塞外强梁,搜尽金戈铁马,迁徙富豪入

  • 文章武昌中华大学简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期  作者:中華校友會  出版时间:1968-01-10
    关键字: 武昌中华大学

    淸季湖北黄陂陈再平宣恺公,辞蕲水县敎谕,息影家园,宣统元年已酉春,遣哲嗣叔澄陈时原名映寰者留学日本。叔澄鉴于福泽谕吉之于庆应大学,大隈重信之于早稍田大学,均创始甚简而成功甚大,槪然有倾财兴学之志,宣恺公得其函禀而嘉之,遂于宣统二年创办「中华学堂」于武昌府后街,聘吴德壎、祝维祺诸先生讲学其间,其体制规模大抵略同于日本庆大前身之庆应义塾也。次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鼎革之际,从学者多投效革命阵营。民国肇造,方议复校,适叔澄先生归国,力主筹办大学,育才建国,为

  • 文章革命圣地——武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8期  作者:張周天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 武昌 革命聖地

    所谓「九省通衢」,指的就是隔江鼎立的武汉三鎭:武昌、汉口、汉阳。武汉三鎭位于长江中游、汉水汇入大江处,武昌在长江南岸,汉口在长江北岸,汉阳则在长江和汉水之间。三鎭坐落南北、东西水陆交通要冲,其间江阔水深,又有龟、蛇二山横锁大江,自古就是军事和贸易要地。武汉三鎭历史悠久,公元一世纪初,汉阳、武昌即已建城;汉口在明淸两代,更与江西景德鎭、广东佛山鎭和河南朱仙鎭合称中国四大名鎭。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满淸,创立民国,武昌正是首义之城,留下了不少光辉遗蹟

  • 文章開國紀念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5期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纪念日 武昌 南京

    宣统三年(民国纪元前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成功,继而汉口、长沙、西安、九江、云南等各省市先后响应,接着上海、杭州、贵州、苏州、广西、福州相继光复。于是武昌都督黎元洪通电各省,请派全权代表赴武昌,组织临时政府。十一月三十日,在汉口召开第一次会议,推谭人凤为议长,并决议推举雷奋、马君武、王正廷起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十二月三日议决宣布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二十一条,并决议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需于七天内齐集在南京,选举临时大总统。十二月十三日,各省代表

  • 文章武昌首义后裔谈往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4期  作者:曾蒙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武昌首义 戴季霖 戴润吉

    今天,是十月十日革命成功的「国庆」纪念日,也是中国摆脱帝王统治建立民国的一天,凡是热爱民主自由的中国人,都要在这天热烈庆祝「中华民国」的诞生。在举国上下、海外群侨薄海欢腾的贺声中,记者在难得的机遇里,获得一张已经久藏了七十三年革命史事人物照片,为迎接双十国庆庆贺之时,特引文为简介。这张照片,摄于民国元年四月九日,地点是武昌首义街湖北军政府大门前,是一张很具历史价値难求的照片。在台保有这张照片的人,是现任南投县仁爱分局的组长戴季霖,记者周前在南投问政采访中

  • 文章张之洞规划过武昌外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楊煥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武昌外滩 长江 发展规划

    继汉口新外滩已具规模,焕然一新,可媲美上海黄浦江外滩之后,武昌当局,亦有人倡言:武昌外滩也要开发,让武汉的「长江两岸都亮起来」。据悉,目前武汉市政府已将「开发长江两岸江滩」的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鲜为人知的是,一〇〇多年前,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就请英国人规划过武昌江滩,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抱憾未成,留下发黄的草图一张—这就是记者近日意外发现的一张《武昌沿江商埠图》(史书用此名)。有关人士介绍说该图可能是张之洞一〇〇多年前规划的武昌外滩宏图—记者受不愿透露

  • 文章武昌城二次光复与贺师长对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7期  作者:劉劍儒  出版时间:1973-04-10
    关键字: 贺对庭 武昌起义 北伐

    辛亥武昌起义,推翻满淸,建立民国,恰在阳历十月十日,中华民国于焉诞生,故定是日为国庆日,亦曰双十节,是为首次光复武昌。此后复遭军阀割据,迨至民国十五年今 总统蒋公统帅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复于是年十月十日再度光复武昌,此虽是一种巧合,但在国史上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去年国庆日,某将军曾谈及辛亥及北伐前后两次光复武昌之经过,并指出第二次光复武昌是以策反成功,由本党同志聂世馨和守城的团长贺对庭取得联络,打开保安门,在黎明以前全军进入,光复武昌,此为民国十五年

  • 文章東湖將比西湖好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3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东湖 武汉市 武昌

    世人都晓得有个西湖,却少知道有一个东湖,西湖在浙江的杭州,东湖在湖北的武昌,论地理形势来讲,东西恰恰相反。然两湖名称,并不因此隔省东西而同时命名。据载西湖是以越女西施而命名西子湖、简称西湖。东湖则因在武昌之东而命名东湖,其实两湖并无地缘关系,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但两湖风光之美、不相伯仲。西湖因有西施历史的艳传故事,唐代白居易、北宋苏东坡两大文士、都在那里有了好的治绩与诗句的传诵,南宋又在那里建个都,近代的大都市上海南京都与之较近。交通又方便,而且历代兴建

  • 文章北伐時期的汀泗橋爭奪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0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6-07-10
    关键字: 汀泗桥 武昌 北伐战争

    年的岁月。旌旗北向的第一个目标,是荡平湖南省;进而乘势攻取湖北省的要冲,「武汉三鎭」—武昌、汉口、汉阳。武汉地区,雄据长江中游,早在中华民国奠基的辛亥革命时代,就是首义之地;自古以来,为兵家所必争。㈠迅速攻占长沙——一九二六年七月五日,任命唐生智为前敌总指挥,统驭第四、七、八各军北上,指向湖南省会—长沙。吴佩孚部队至长沙南方的河流—涟水布防迎战,不过北伐军轻易地突破了这一道防线,九日克湘鄕,十日入湘潭,十一日迅速攻占长沙。佩孚所属的湘军总司令叶开鑫率部北遁

共145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