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枇杷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都別記里人何求篡双峯夢卷之二(32)

    来源期刊:《闽聲》 第38期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闽都 枇杷 菜食

    人脚,个个必关跌死,诸亲即同去拾装入桶遮盖,扛放房边。尙杰又入内抱出五千,家中那有许多银桶,连水桶粪桶并取出装尽,都是冗草遮蔽,俟江西鄕亲着人来取。尙杰站着看十五桶都扛去,又嘱曰那五桶是石可扛倒不可拌乱。百均曰:都即扛去,吾甥紧记,不可离枇杷叶也。尙杰答曰:今就着人去摘,那敢不遵。尙杰自此以枇杷叶食睡皆然,再摘田间各处,枇杷树皆无叶矣。诸亲留之不住即辞去。百均不人见姊亦去。明说都去,暗乃在外面住止。银十五桶寄贮在墙外空房,把门关锁,诸亲画封,百均收锁匙

  • 文章初夏溫州的兩名果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3期  作者:何文煕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温州 水果 枇杷 杨梅

    初夏,在温州西、楠溪的山坡园地里,处处呈现出绿树丛中的金灿灿、黄澄澄、红艳艳、水津津的名果——枇杷和杨梅。温州是它们的原产地,种植历史悠久,三国时期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当时温州属扬州路临海郡)已有记载。宋代大学问家苏东坡对江、浙一带的枇杷和杨梅推崇备至,曾说:「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指温州)之枇杷及杨梅」。今承枇杷及杨梅成熟上市之际,特作介绍:一、枇杷枇杷有一百二十多品种,属于多年生的蔷薇科常绿乔木,每年九、十月间开花,次年五月间果实成熟

  • 文章故鄕土产——枇杷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4期  作者:大孚山民  出版时间:1988-06-20
    关键字: 特产 枇杷 洞庭山 端午节

    枇杷以吴县洞庭山出产的最出名,其次是武进的马蹟山,而吾邑南鄕滨湖的大孚山出产的白沙和大红袍两种枇杷,比起洞庭马蹟二山的产品来,可说有过之无不及。故鄕在端阳节前后是大批枇杷登场的时期,只是大孚山的枇杷是该地少数农民的副产,产量不多,不够本地消费,还是要向洞庭山和马迹山采购应市的。白沙枇杷是白色,大红袍枇杷是橙黄而红色,这两种枇杷,色香味都美;都是名贵的品种。这种枇杷都是以名种的苗芽嫁接在以核子种出来的小枇杷树上培植起来的,核子种出来的小枇杷树,听其自然长大

  • 文章故鄕土产——枇杷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1期  作者:秋心  出版时间:1986-07-20
    关键字: 无锡土产 枇杷 雪浪山 白沙枇杷 大红袍

    枇杷以吴县洞庭山出产的最著名,而吾邑南鄕雪浪山,大浮山一带出产的白沙和大红袍两种枇杷,其品种之美,比起洞庭山枇杷,可说有过之无不及,不过雪浪山一带出产的枇杷只是该地居住靠近山麓的农民利用山坡地种的一些副产,产量不多,不够供应本邑消费需求,一到端阳来临,大家要吃枇杷,还要把枇杷送节礼的时候,水果商还是都向洞庭山或马迹山(在太湖中属武进县)去采购的。故鄕的白沙枇杷是白邑,大红袍是橙黄带红色,都是名贵品种,在核生的枇杷树上嫁接培植起来的,枇杷核生长起来的枇杷

  • 文章有毒植物

    来源期刊:《連聲》 第15期  作者:項廷書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植物 花蕾 枇杷 绿珊瑚 花木

    植物不会开花,是蔓藤观叶植物,其液汁碰到会发炎,碰到口部、嘴唇会红肿,误食会腹泻。四、枇杷:亦是有毒,有毒部位为种子(核)及幼叶。误食有恶心、呕吐、下痢、呼吸困难、痉挛现象,误食二十粒有死亡可能;但老叶煎水喝,可治口干、热咳等,成熟果肉鲜美可食。五、剑兰:是很普遍的花,亦受到人们的喜爱,花色多样化,有毒部位是球茎,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如呕吐、腹痛、血便等疾。六、望江南:这个名词很好听,有毒部位是根及生鲜的花及荚果,误食时会昏迷、恶心、呕吐、腹泻、肝肿大、心跳

  • 文章曲蹄婆賀年小調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作者:靜平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枇杷 贺年 荔枝 民俗文学

    正月瓜子齿齮齮(起溪溪)二月白蔗排满街三月枇杷出好势四月黄淡满街排五月池藕白通笼六月荔枝红个红七月番石榴卖(伓)上三界座八月龙眼食积从九月柿仔圆个圆十月滚斗卖(伓)値钱十一月莓梨者出蒂十二月红桔赶过年编者按:贺年小调,极富文学价値,在家鄕无论大人小孩,均能朗朗上诵,为保存故鄕民俗文学,敬请读者就记忆所及,多多录寄,以便整理发表,无任企盼。

  • 文章故鄉拾穗(五二)農業槪況——瓜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3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8-02-15
    关键字: 常州 瓜果 农业 枣树 枇杷

    饼者,现巿上亦有出售。枇杷为常绿亚乔木,高约二丈余,叶长椭圆形,周围有细锯齿,背面并有褐色之浓毛且甚密,各月开小白花五瓣,夏初实熟,圆形,色金黄,实皮亦有细毛,揩拭即落,味甘略带酸性;肉属淡黄色皮亦是淡黄色者,俗称之谓白沙枇杷,尤为甘美。枇杷以产于吾省太湖内东西洞庭山者为最著。本省巿上所出售之枇杷,淡而无味,不甘不酸,与家鄕所产者相较,眞不啻有天壤之别,家鄕黄山之巓为灵霄殿,系供奉玉皇大帝者,院内有枇杷树一株,该殿为尼姑修道之所,每年枇杷成熟之时,殿中主持

  • 文章夏至塘栖枇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8期  作者:汪仲毅 出版时间:1969-05-31
    关键字: 余杭郡贡枇杷 塘栖是杭州的著名水果出产地 塘栖枇杷 软吊白沙

    杭州是笔者的故鄕,唐栖在杭州的东北三十里。地名的由来,据说有唐人栖止于此,故名。语见湖州府志。一名塘栖,乃因唐为国号,避讳改塘。塘栖是杭州的著名水果出产地,有枇杷、甘蔗、梅、橘等,其中尤以枇杷最为出名。唐书地理志载:「余杭郡贡枇杷」唐时,杭州名余杭郡。又本草纲目云:「塘栖产枇杷胜于他处,白为上,黄次之。」笔者于民国十六年,就读于浙大农学院(当时尙称第三中山大学)次年入园艺系,由蒋芸生老师率领与同学成汝基、章恢志等共五人,赴塘栖调査枇杷栽培情形,去今已四十

  • 文章游成都薛涛的枇杷古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羅强智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成都旅行 薛涛 枇杷巷故居 代表诗作

    此次游毕西安古城之后,乘火车抵宝鸡转宝成线南行,次日晨八时已穿越山岩峻岭的万里终南山而抵达广元。中午即到了成都。迳赴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枇杷古巷思古。以红楼梦里曹雪芹赞述其为闻名女诗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逸叟为望江楼崇丽阁写的楹联:「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瞩高瞻,则见玉垒云开,峨嵋月朗,夔门日射,剑阁云消,郁郁葱葱,助金蜀山川,钟灵毓秀;凌景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词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川俊杰,播美扬修。」上联巧借望江楼面临锦江

  • 文章径山茶叶,塘栖枇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10期  作者:樹泉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余杭 特产 塘栖枇杷 径山茶 历史趣闻

    合成杭县,北伐成功后就杭州城及西湖、湖墅、江于等郊区另设杭州市,追本溯源,今日的新余杭仍是我们杭州人的故鄕而有一份浓厚的鄕情,于此先将余杭名产塘栖枇杷、径山茶叶,就见闻所及,娓娓道来。一、塘栖枇杷塘栖盛称水果王国,闻名久矣,去年始亲临其地,就地理位置言,与临平相距约十公里,临近德淸县,距德淸的下舍不远,濒临江南大运河,一座七环洞的大石桥古色古香,已列入历史文化而成重点保护单位了,亦运河流经浙江跨河三大著名桥梁之一,可以发古之幽情。塘栖是全国四大产枇杷产区之一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