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鸿章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鸿章鸡使大英帝国国宴起了革命性变化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6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李鸿章 女皇 国宴 李相鸡

    食的奇谭在古老英国宫廷中,有一道名菜「李相鸡」,其实是指吃法,不是菜名。事缘于光绪年间,我国首相大臣李鸿章,应聘为英国女皇维多利亚之上宾,时英国属地遍天下,号称为「日不落大英帝国」,女皇为结好远东第一大国,乃邀请清廷首相李鸿章来英访问,公文往返,仅仅说明了彼此免除叩首跪拜之礼,并不涉及其他。李鸿章官式觐见女皇后,一切进行顺利,女皇即日在宫廷开设国宴,李坐首席客位,即主人左手第一位,余者按官职大小,面对面一张长桌上对坐,一男夹一女,夫妻是对面坐,长桌可增可

  • 文章薛福成傳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0期  作者:錢基博  出版时间:1974-10-20
    关键字: 薛福成 李鸿章 治平六策 曾国藩

    本傳資料,係由地方史專家楊保和鄕長所提供,並撰本傳簡介,原編傳首,作爲前言,因版幅有限,不能將原傳全部刊完,不得已將排出之簡介刪去,容再照刊,敬請見諒!

  • 文章黄遵宪挽李鸿章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張淦宏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黄遵宪 李鸿章 挽联 散文诗联

    清光绪廿七年,李鸿章与联军议和事竣,而俄人犹踞东三省,延不交还,要索百端,鸿章愤郁而殁。吾梅先贤黄遵宪有挽诗三首:㈠连珠巨炮后门枪,天假勋臣事业昌。南国旌旗三捷报,北门管钥九边防。平生自诩杨无敌,诸将犹夸石敢当。何竟马关盟会日,眼头铅水泪千行。㈡毕相伊侯久比肩,内政外交各操权。抚心国有兴亡感,量力天能左右旋。赤县神州纷割地,黑风罗刹任飘船。老来失计亲豺虎,却道支持二十年。注:李鸿章使俄,前黄公谒于沪上,李语黄曰:「联络西洋,牵制东洋,是此行要策」。及胶州

  • 文章蔣單樓的雁察林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王善之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蒋单楼 雁察林 肃清土匪 蒋氏墓园 李鸿章

    的名胜佳景—蒋氏墓园的雁察林。德璟公,字孚征,号如农,身系拔贡生,候选直隷州判,性正直,为人忠厚,颇会治家,是一位理财的能手,广有田园,又善积谷,每遇荒年,大量捐献粮食,放账救难济贫,活人无算,只知助人,不求名位,甚为鄕民所称颂。德璟公,生一子,名瀚槎,聪颖好学,博闻强记,少年府考进学,于道光二十四年,鄕试中举,二年后赴京会试,中途遇一靑年寒士,衣着虽朴素,气质却高雅,举止潇洒大方,一见倾心,与之攀谈,问其姓氏,始知系安徽合肥之李鸿章(字少荃)亦自报姓名,小弟

  • 文章李厚基(一八六九——一九四二)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繼松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李厚基 李鸿章 陈炯明 二次革命 孙中山

    一八七三年,民国九年出版之「最近官绅履历汇录」第一集作年四十八岁,上溯生年为一八七三年)。父出身行伍,李厚基自幼随父在营攻读。光绪十五年,李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少荃)之亲兵。十六年,年廿二,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同年毕业,任直隶总督署(直督李鸿章)卫兵,后升卫队管带(营长)。二十二年正月,清廷命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前往俄、德、法、英、美各国聘问;二月,任钦使随员,随李鸿章离沪赴俄;四月,俄皇尼古拉二世在莫斯科举行加冕礼,李鸿章亲临致贺,并签订中俄密约;五月

  • 文章清末歷任四川總督㈢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8期  作者:巴人辑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刘秉璋 四川总督 钱玉兴 李鸿章 赵尔丰

    我亦见彼赔款矣,盖指德宗言之。后外人知其事,指名勒革秉璋职,给事吴光奎继劾之,遂永不敍用。去之日,擕资三百万。后殁于家,周馥督两江,以姻娅陈其功绩,复原官。秉璋粗鲁好谩骂人,以翰林从李鸿章军,擢至巡抚。历江西浙江巡抚,酷好八股文,所作亦警拔,精者或足继武明之启桢诸家焉。——近代名人小传岑云阶制府公名春煊,字云阶,广西西林人,襄勤公第三子。由乙酉科举人,官郞中。襄勤公饰终典内,得旨以五品京堂候补。服阕后授光禄等少卿。以疏请裁汰宂员,及励行新政,恺切称旨。擢广东

  • 文章洪楊之亂與常州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3期  作者:湯孝彬  出版时间:1996-07-15
    关键字: 洪杨之乱 常州 太平天国革命 李秀成 李鸿章

    溧水,与李世贤会攻奔牛以援常州。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李鸿章围攻常州三月不下颇愤,乃亲至督战,布置攻城军事。是年三月,李鸿章督率郭松林、刘铭传、黄翼升、杨鼎勋、周盛波、张树声、李鹤章及洋将戈登三路,占领常州。城破,陈坤书犹率部巷战,力竭被擒,太平军被杀者数千人,淮军、常胜军伤亡甚重,一洋将亦死之。陈坤书于审询时,曾慷慨陈词:「欲保常州以为金陵犄角,奈事不成,只有尽忠。」计常州为太平军占领三年。四月,洪秀全自尽,五月幼主即位,六月曾国荃督军苦战,克复金陵

  • 文章梁溪聯話(六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4期  作者:弘農氏  出版时间:1987-08-20
    关键字: 惠山寺 李鸿章 尊贤祠 惠山泉亭

    吾邑惠山寺毁于红羊之乱,同治四年乙丑,就寺址改建淮湘昭忠祠,祀淮湘军克复邑城之阵亡将士,提督合肥李鸿章实主其事,撰联曰:死事念诸君,尙落得一席名山,千秋俎豆;封侯嗤我辈,倒不如杖游南岳,钓隐西湖。此联已载鄕讯第一〇五期,误为李鸿章所撰文将「一席名山」顚倒为「名山一席」,特再刊出更正之,祠不知何时改称「淮军昭忠祠」葢因克复邑城之役,湘军实未参预其间故也,两江总督李鸿章题联曰:将士用命,臣岂有力焉,是享是宜,圣代即今多雨露;精魂何依,余为之归也,以妥以侑

  • 文章清朝官員相見禮(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5期  作者:胡漢君  出版时间:1983-07-20
    关键字: 官员礼仪 官定仪式 清朝官员 李鸿章

    提督就需向督抚「堂参」,例如诗人樊樊山的父亲樊爕,官至署里提督,湖南巡抚骆秉璋命他去见幕宾左宗棠,左宗棠因樊燮未屈膝请安,指责樊爕,未以见巡抚的礼见他,怒加斥责,彼此发生口角,导致樊爕因此丢官,即一明证。淸朝重文轻武,提督官阶虽高于巡抚,政治地位仍屈居于巡抚之下。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一个由新科进士派至广东的「榜下即用知县」,到了广州去总督衙门谒见。李鸿章是大学士,又是伯爵,自恃地位崇高,对于这个区区知县当然不放在眼内,知县向他行一跪三叩礼,他斜坐着未起而还礼

  • 文章洪楊之役常州府城的攻防戰(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2-08-15
    关键字: 李秀成 太平天国 洪杨之役 常州 李鸿章

    如何残忍,如何奸淫,(捻匪入投太平军者,确是纪律败坏)深入人心。城守日记是目击的记录,赵惠甫则系耳闻的转述,加上他自己忆测之词,以「纵戮」作为死了这么多人的注解。殊不知因此与事实大有出入。太平军失守常州,时在同治三年(一八六三年)四月初六日未时。武阳合志中连年月日只写了十六个字。玆据李秀成年谱所引各项史料,其大致情形如下: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忠王李秀成由苏州还经无锡,被淸军提督刘连捷败于万寿桥,便退抵常州。旋即赴天京(即金陵),巡抚李鸿章所部追抵常州城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