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曲子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浅谈河南曲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8期  作者:王荻 出版时间:1984-08-30
    关键字: 河南曲子 大调曲子 小调曲子 特色

    提起河南曲子,一般人对它的印象总是被「红萝卜白萝卜不是大葱」这段有名的小丑「踩场」戏词影响,以为不外是突梯俚俗之流。其实,河南曲子里的学问可大着呢。前些日子,海军陆战队的「飞马豫剧队」在台北公演,颇获好评,而在腔调运用方面,更掺杂了不少河南曲子的旋律,不禁勾起我对「曲子」细说从头的瘾头来。飞马剧队的「豫剧」,其实仅属「豫剧」的一种,它的前身,俗称「河南梆子」,可以说是「豫剧」的代表。据该队「豫剧」文武场的领导人张鸿刚先生告诉我:「『豫剧』有七十二种之多

  • 文章郧阳曲子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3期  作者:尹林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曲艺 郧阳曲子

    郧阳曲子是湖北省地方曲艺曲种之一,又称郧西三弦。当地群众把这种演唱活动叫作唱曲子。它流行于湖北省西北地区的郧县、竹山、郧西等县鄕。其中郧西、竹山最为盛行。湖北省西北郧阳地区与陕西、河南两省接壤,在历史上曾是各地流民聚集的地方,同时也把不同地域民间艺术带入此地,在旧时的县志中就有描述。如明朝成化年间,郧阳府志中就有如下的记载:「民多秦音,俗尙楚歌,务耕少学,流寓杂处。」郧阳曲子何时形成无资料记载。据老艺人讲,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外地姓梁的人到郧西县作官,他

  • 文章雁塔寺祭灵(传统曲子汇编)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2、83期  作者:姜德華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祭灵 曲子 雁塔寺

    (越調)聖上傳旨令,百官帶孝行,滿朝文武排駕出京,去到城南雁塔寺中。(慢訴)金爪鉞斧,鳴鑼開道,炮響三聲,旌旗飄舞,壓定營頭,四馬三寶,劉宏基隨後,段志賢來了,殷開山在後,左右照料,鑼鼓喧天,保駕出朝。(緊訴)英國公徐勣忙立班,護國公秦瓊緊相連,鄂國公敬德把白袍換,曾國公咬金捧香盤,宮內外宦官撑御傘,御林軍士整三千,白旗白號雪花展,白人白馬白衣衫,文武百官把駕伴,士軍披麻理當然,耳聽玉磐哀樂起,只見聖駕離金鑾,(背宮)金鐘三響御離宮,雁塔寺中祭皇靈,老王...

  • 文章九三軍人節豫籍將領聯誼餐會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6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7-10-03
    关键字: 联谊餐会 河南曲子 社会人士

    河南曲子,有一段是这样唱的:墙上画虎不能骑,砖头瓦块和不成泥,要儿不如亲生子,娶寡妇不如娶闺女。各位鄕长功在国家,时至今日眞是俯仰无愧,心安理得,有生之年,妥善安排活动,并保护自己永远健康快乐,乃上上之策也。最后谢谢各位,并请各位鄕长多多示教!

  • 文章郧阳曲子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4期  作者:尹林 出版时间:2007-07-10
    关键字: 郧阳曲子 湖北地方曲艺 曲目

    郧阳曲子是湖北省地方曲艺曲种之一,又称郧西三弦。当地群众把这种演唱活动叫作唱曲子。它流行于湖北省西北地区的郧县、竹山、郧西等县乡。其中郧西、竹山最为盛行。湖北省西北郧阳地区与陕西、河南两省接壤,在历史上曾是各地流民聚集的地方,同时也把不同地域民间艺术带入此地,在旧时的县志中就有描述。如明朝成化年间,郧阳府志中就有如下的记载:「民多秦音,俗尚楚歌,务耕少学,流寓杂处。」郧阳曲子何时形成无资料记载。据老艺人讲,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外地姓梁的人到郧西县作官,他

  • 文章敦煌写本曲子孟姜女的震荡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5期  作者:潘重規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敦煌写本曲子 孟姜女 哭长城 史料记载

    今年九月来巴黎,吴基昱博士以日本出版的第十一[1]、五十三[2]两期「东方宗敎」见示。内中有波多野太郞敎授两篇文章,报导任二北、饶宗颐两位敎授对巴黎伯三七一八号卷子有关孟姜女曲子的论辨,波氏并希望我表示意见。他说:问题的肇端,是由于他的「满汉合璧子弟书寻夫曲校证」,引用了饶著敦煌曲伯三七一八「曲子名目」中的一段:长城下,哭成忧,敢淹长城一朵摧。里半酒楼千万个,十方兽骨不空廻。而任敎授即将出版的敦煌歌辞集则校读如左:长城下,哭声哀,感得长城一朵摧。里畔髑髅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