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易俗社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發揚秦腔藝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8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06-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西安秦腔社 台北市社教馆 演出通知 易俗社

    秦腔在大陆西北民间广大地区之流行,历久不衰,其艺术价値获得肯定,前几年西安秦腔社曾赴日本访问演出,并曾巡回大陆各地演唱,盛况空前,深得各方人士赞赏,获得好评,目前西北各省电台每周有固定之秦腔节目,并发行有录音、录影带广为传播。各县市均设有秦腔剧团,民间有自组之团体,惟在西安有秦腔大本营之称「易俗社」,因票房差已不经常演出,艺人均下鄕巡回演唱,检讨原因是受电视传播影响很大,一般人多愿在家中欣赏,不去戏院观看,和台湾目前国剧演出情形一样,社会形势变迁。人们

  • 文章淺論秦腔史話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馬天成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秦腔源流 梆子戏 秦剧班社 易俗社 西府秦腔 陕西乱弹

    十一个;民国以后有「陕西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正俗社」等十五个秦腔班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陕西戏曲硏究院」,秦腔一、二、三团,五一秦剧团等团体。陕、甘、宁、青、新大中小城市有国营剧团,特别是陕、甘两省每县,市都有秦腔剧团。近百年来名闻西北的著名艺人陕西有十八红、党甘亭、刘立杰、陈雨浓(外号德娃)王文鹏、王天民、李正敏、毛金荣等。甘肃有郗德育(麻子组)、李夺山(外号十二红)、唐华(俗名唐待招)等秦腔表演艺术家对秦腔的发展和革新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