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志共返回2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霑化縣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79-03-20
    关键字: 方志 沾化

    一、沿革縣志(註)云:「霑化爲縣自金始。」取義於漢龔遂爲渤海太守「海濱居民復霑聖化」之意。以前:「秦棣齊郡;」「漢爲千乘郡濕沃縣地;」「晉爲樂陵國濕沃縣地;」「南宋、北魏爲樂陵郡地;」「淸爲渤海平原郡蒲臺將陵縣地;」「唐爲棣州渤海縣之招安鎭;」「宋爲濱州招安縣」宋仁宗慶歷三年升招安鎭爲縣;神宗熙寗六年仍省爲鎭;元豐二年復置爲縣。「金,明昌六年更招安爲霑化,始築城。」元,明,淸,中華民國,相沿爲霑化縣。註:本縣縣志在臺出版者有兩種:一爲淸光緖間修民國二十年...

  • 文章山西方志综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1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方志释义 方志沿革 方志种类与价格 方志问题研究 方志目录研究

    方志释义㈠意义:方志者,地方志书之简称也。依诸向例,在中央者谓之史,在地方者谓之志。故志即史也。如某省志,即某省史;而某县志,亦即某县史也(李泰棻、方志学第一页)。方志之所记述者,范围极为广濶,其主要者,不外地理之沿革,疆域之广袤,政治之消长,经济之隆替,风俗之良窳,敎育之盛衰,交通之修阻与遗献之多寡,「故方志者,盖即以地方为单位之历史与人文地理也」(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序二)。夫史者硏究进化现象之学也。欲观一县人民活动之总成绩,惟县志是赖;欲观一省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0、11期  出版时间:1971-11-16
    关键字: 江苏 地方志

    沿革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爲吳地,戰國屬楚,置金陵邑,秦置秣陵縣,兩煩屬丹陽郡,三國吳改爲建業縣,徙丹陽郡治之,建爲都。晉改建業爲建鄴,又改建鄴爲建康,亦稱丹陽郡治,又分置臨江縣,改爲江寧縣。東晉亦建都於此,宋齊梁陳因之,謂之六朝。隋改置蔣州,省建康入江寧,唐置江寧郡,改爲昇州,又改縣曰上元。五代楊吳改置金陵府,南唐又建爲都,改曰江寧府,謂之西都,復析置江寧縣。宋置建康府,元改集慶路,皆以江寧上元二縣爲治。明太祖定都於此,改曰應天府,永樂時遷都北京,以此爲...

  • 文章江蘇各縣巿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3-10-01
    关键字: 江苏 县市 方志

    邳縣沿革:古邳國,戰國齊下邳邑、秦代置下邳縣,漢封韓信爲楚王,都於此。後漢爲下邳國治。南朝宋下邳郡治,後魏於縣置東徐州,梁改武州,又改縣歸政,東魏復曰東徐州,下邳縣。北周改州曰邳。隋廢州,唐復置而旋廢。宋於縣置淮陽軍。金及元皆曰邳州,明省下邳縣入州,淸因之,屬徐州府。舊治在縣東,金時圮於水,徙治於艾山之陽,稱新邳,即今治,民國改州爲縣。疆域:東界宿縣及山東郯城縣,南界雎寧縣,西界銅山縣,北界山東臨沂蘭山及嶧縣,東西距七十公里,南北距九十公里,面積二千三百...

  • 文章(附)四川方志丛刋第一辑目录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3期  出版时间:1967-11-01
    关键字: 四川方志丛刊 第一辑目录 方志资料

  • 文章續漢囗叢談(八)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汉口丛谈 地方志

    始晓其由来,并知此事乃先见于吾郡,且远沿自明季,此亦科举中一故事也,志之。天完徐氏,元末起义,始都蕲水,继都汉阳,今汉阳府城绝不见天完故都遗迹,草创之朝,又不成功,故世人易忘之也,天完都汉阳,为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天完立国,至是凡五年,迁都汉阳,是岁改元太平,以倪文俊专政,以陈友谅为领兵元帅。计天完汉都凡历太平三年。天启二年,天定一年始徙江洲,在此凡六年,淸初某方志载徐寿辉,初名眞一,姿状魁岸,无他长,至正十一年,中原盗起,寿辉行山中,获铁数十觔,会麻城

  • 文章談談膠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張友三  出版时间:1977-06-20
    关键字: 胶州 方志资料 城圩 疆域交通 物产

    一 城圩建制膠縣原名膠州,民國二年始改爲膠縣。縣城分爲內外二城,狀似濟南府城。但是吾膠內者曰城,外者曰圩。淸咸豐十一年春三月知州張廷揚築圩,夏四月廷揚罷,紳民禀留廷揚,幫辨團練並築圩,秋七月廷揚去,圩未成,八月捻匪寇膠入郛,圍城四十餘日始退。縣城東門(迎陽門)裏左側建有劉將軍廟、常平倉、考院、及膠西書院。民國以還,常平倉改設周劉氏小學,考院改設第一小學,膠西書院改設財政局。右側建有民房,民房以南爲達子塋。縣城南門(卽鎭海門)裏左側建有孔廟,大成殿後建有明...

  • 文章大育鄉誌略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作者:朱彝訓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大育乡 方志资料 地方概况

    大育鄕位於縣城北方,出城八華里卽入其境。淸李爲三都,民國改都爲鄕,以鄕內有大平原名育大而命之。東西寬約十六華里,南北長三十五華里許,境內田多山少,三十八年淪陷前,人口爲二萬零五百餘人。鄕公所設於石磴子,轄十四個保;全鄕人士間無派系之分,但第七保第九保,却因保內人士意見不和,在處理保務上,自行劃分爲上七保下七保,右九保左九保,爲鄕公所承認,惟未報縣政府正式劃分。鄕長之推選,仍按未廢都時下轄之四個區(區下爲册相當於保),輪流出任。全鄕民衆多以務農爲業,次爲投...

  • 文章現坑村與善人村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华同鄉会会刊》 第1期  作者:羅欽城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现坑村 善坑村 故乡回忆 方志资料

    六十五年前,我出生在現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相信衆多的五華鄕親沒有到過,也許連村名都是第一次聽到呢!它的位置從五華水寨沿河而下,約二十華里,與布頭村隔條大河遙遙相對。周圍是山連山,兩山中間有一條長長的山谷,山谷中間是一條源遠流長的小河,村民就在小河兩岸鑿山構屋而居。因爲村中土地高低不平,坑谷特多,先民觀地取名,就稱這裏爲現坑。現坑村民淸一色姓羅,據說開基始祖叫羅友信,從五華縣城洋彬鄕放樹排沿河順流而下,到梅縣或汕頭求售。途中經過這裏,發現這塊處女地...

  • 文章家鄉的燈會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作者:簫宗篤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灯会 故乡习俗 方志谱乘

    遵義 簫宗篤往昔在家鄉,每過年節,熱鬧好玩的,莫如燈會,計有跳花燈、跳牛王燈、耍龍燈。跳花燈為慶祝新年,後二者為答謝「牛」為人們付出辛勞,及期盼「龍」適時降以甘霖。燈會都在年節舉辦,名雖為牛為龍,實則如蘇軾訪惠勤、惠思二僧詩:「名尋道人實自娛」。跳花燈、跳牛王燈民國九十八年春節,臺灣燈會移師宜蘭舉辦,近家之便,斷續看了數次,與往昔家鄉的燈會比較,當然時代進步,製燈的材料及方法,較前有不可想像的改進,難易的差別,展示出的質與量,自非同日可喻。但追憶往昔家鄉...

共220条记录 1/2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